然而次日杜衡尚未尋得時機前往偏院,便見前院管事李茂急急來報。不知何時,府門外竟聚了一群小乞丐,個個敲著破碗,唱著打油詩,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圍觀。
李茂行事沉穩(wěn)可靠,向來不因小事驚擾主子。此番親自來請,定是事態(tài)非同尋常。
杜衡見他神色緊張,心中頓生警覺,當(dāng)即隨他前往垂花門。人未至,便已聽見府外哄聲漸近,那群小乞丐口中的唱詞也愈發(fā)清晰,一句句直往耳中鉆來。
“杜家兒郎好本事,
年紀(jì)輕輕中解元,
可惜是個無情漢,
忘恩負(fù)義攀高墻,
表妹舍身把刀擋,
哪怕破相也值當(dāng),
誰知尚書千金貌,
哄得解元換新娘,
換新娘!”
一曲唱完,小乞丐們叮鈴咣啷敲起碗來,引得圍觀路人議論紛紛。
“老婆子我沒聽錯吧?這是在罵杜家公子忘恩負(fù)義?”
一顫顫巍巍的老嫗之聲響起,可見那幫小乞丐有多厲害,若不是傳得街知巷問,怎會連老人家也引了過來。
緊接著,又有一尖利女聲插進(jìn)來,聽聲音,她似乎邊磕著瓜子,邊看熱鬧:“不是都說這位解元郎一頂一的孝順嗎?我還記得他披麻戴孝進(jìn)府那日的哀傷模樣,怎的如今竟做出這等背信棄義之事?還有啊,這解元郎找的是哪位尚書的千金?她是知道這杜府有個表妹呢,還是不知道?”
“管她知不知!再說了,攀高墻怎么了?”一男聲不滿地回道,清泉聽著耳熟,像是常年在此地沿街叫賣的貨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杜家公子找個門第顯赫的媳婦,有什么不對?換成是你們,若是被哪個世家公子瞧上了,你們嫁是不嫁?我看,你們還不如這杜解元呢!恐怕早就把家里那個糟心的一腳蹬了吧?”
“我呸!”那尖利女聲啐了一口:“你沒聽清嗎?是人家表妹替他擋了刀,破了相,他就不要人了。這不比拋妻棄子還要遭人唾棄?”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附和。
“是啊,一個姑娘家為他破了相,不知道感恩,轉(zhuǎn)頭便要娶尚書千金,真是情比紙薄,翻臉不認(rèn)人哪!”
“咱大周朝新帝登基不過十年,這底下人就開始亂來了。杜家這個表妹也是太實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給人擋什么刀?這回好了,人家看她破相,不要她了,她以后還嫁得了人嘛?”
“我猜啊,這杜家公子肯定風(fēng)流的很,保不齊私下給表妹許了什么承諾,要不然人家姑娘會那么奮不顧身?”
話說得越來越不堪入耳,跟在杜衡身旁的清泉聽得冷汗直冒。他很想帶幾個小廝把那些胡說八道的小乞丐趕走,可是公子沒發(fā)話,他動也不敢動,只低低喊了一聲“公子”。
只見公子思索片刻,便從懷里掏出了一個荷包,交到他的手上,俯身耳語幾句后,便揮手讓他去辦。
李茂見狀,雖心中狐疑,卻認(rèn)定公子已有對策,遂不急不躁,立于一旁,靜候吩咐。
不多時,果真有一熟悉的聲音傳來:“啊呀,我的荷包破了,你們別撿,別撿,那是我的碎銀子。再撿我就要報官了!“
剎時,府外那些看熱鬧的百姓,頓時被“碎銀子”三字吸引了注意。
“什么?有碎銀子撿?”
“哪里?我去看看!”
“哎哎哎,別擠啊,擠到我老婆子,我讓你賠碎銀子!”
隨著人群躁動,那幫原本圍在杜府門前看熱鬧的百姓便如潮水一般向外涌去,貪念與好奇迅速吞沒了他們方才的義憤與興趣。
杜衡這才回頭看向李茂,李茂立刻會意,帶著幾名小廝準(zhǔn)備驅(qū)趕門外乞丐,可卻在剛出門房一步時,又被杜衡低聲叫住。
......
其實在通稟公子前,李茂早已吩咐人將此事壓下,不得傳至內(nèi)宅。然而先前吵嚷之聲實在太大,終究還是傳到了老夫人的耳中。
老夫人當(dāng)機立斷,讓身邊的朝霞通知松影,告訴東院的每一個人,不得把此事告知程氏,如有人膽敢傳下一字半句,立即發(fā)賣,不容寬恕。
此時老夫人的堂屋內(nèi),只有容氏,以及剛從門房處回來的杜衡。
見孫兒近前,老夫人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柕溃骸澳阕蛉詹湃チ嗽S府,這謠言怎的今日就起?告訴祖母,昨日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杜衡望著年邁的祖母仍為自己操心,心生愧意,遂撩袍跪地,鄭重道:“孫兒不孝,讓祖母擔(dān)心了。昨日無事發(fā)生,但孫兒已有幾分頭緒,現(xiàn)已派人去查,還請祖母寬心?!?/p>
此事尚無確鑿證據(jù),杜衡不愿將心中猜測輕言于祖母耳邊,只能以冷靜語氣安撫。
容氏見狀,隨即接口道:“母親,您別心急。衡哥兒做事素有分寸,他既說有頭緒,便不會無的放矢?!?/p>
一向沉穩(wěn)如山的老夫人,此刻卻因關(guān)心則亂,追問道:“有頭緒?什么頭緒?究竟是誰要害衡兒?盼得他聲譽盡毀!”
容氏聞言,心頭也沉了幾分。她也有了疑心,只是不知是否與衡哥兒所想一致。
當(dāng)清云將小乞丐們所唱的詞轉(zhuǎn)述給她時,她的心中便是一緊。
衡哥兒中上屆解元,眾所周知,不足為奇。
可燈會擋刀之事,除府中之人外,無人知曉。況且衡哥兒昨日才隨嫂子前往許府,這樁私事不過一日,便被編入乞丐的打油詩中,也未免太快了些。
心中已有一個名字隱隱浮現(xiàn),可卻又百思不得其解。那人自來京后便一直留在杜府,若真是她,又是如何做到的?
她與螢兒一樣孤身而來,身邊無人伺候。可若不是她,實在想不出還有何人?
容氏正思忖,如何在無憑無據(jù)的情形下,委婉道出心中懷疑之時。堂屋外,忽有小丫鬟來報:“大表小姐說是來給老太太、公子請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