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大雷音寺。
這座佛門最為頂尖的殿堂之內(nèi),也是所有佛修最想踏入的傳說之地。
大雷音寺立于西山之上,高云座底,流虹為橋,靈力涌動化作七彩之光,襯映佛門金光照耀而下。
西山之下有一條主流靈脈通往西牛賀洲,對于這條靈脈之山,早些時候,西牛賀洲對于這座山峰的昵稱則是更為樸素——靈山。
只是稍后來,這靈山之名便被佛門改去。
大抵只剩下西牛賀洲的老人,還記得如今佛門西山,原名是靈山。
大雷音寺正殿外側(cè)。
左右兩條蛟龍盤踞低頭,身形盤踞在一條碩大的琉璃玉壁之上,身形一動不動,唯有身上沒有壓制的氣息在展露這兩蛟龍是活著的。
數(shù)十位羅漢菩薩分站左右,紛紛低頭手掐佛訣。
“引,八轉(zhuǎn)真佛即位!”
“引,流霞音佛即位!”
“引!天應真佛即位!”
“引!…………”
一位位常年不在大雷音寺,身形隱匿的佛陀今日卻都紛紛出了世,共赴了大雷音寺。
佛門所修不同,理念之中對立也有不少,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才一同留在了佛門之下。
亦有修大道的大乘修士,為求突破渡劫之境,或是機緣,或是所求資源,選擇拜入佛門之中。
原是修大道,成了渡劫便也成了佛,坐上了雷音法寺之上,讓佛子低頭稱尊。
不過比起大宗悉心一路培養(yǎng)成才得渡劫修士,只能說亦有差距。
佛門真正抗打的,也只有本身一路佛修成真的真佛。
不過無論怎樣去說,佛門渡劫修士最多,倒也是天下共認的事情。
至于水不水貨,那也不是十八仙門之外的人該考慮的。
至少除中州之外的其余四大洲,渡劫修士已經(jīng)是傳說之中見不著的人物了。
大雷音寺正殿之內(nèi)。
大殿極大,一眼望去讓只讓人覺得壯闊。
羅漢威武肅立,諸多佛陀坐上以及分好的金蓮之位,由于佛陀眾多,整個金蓮設位繞滿了整個大殿之內(nèi)。
正中央主位之上,一位模樣威嚴,目光顯得慈愛,身形有些小胖的佛陀靜坐金蓮之上,右手伸出向著每一位踏入店內(nèi)的佛陀示意問好。
左手持著金色佛珠串,上刻道韻銘文,散發(fā)極為純粹的韻力。
一位位佛陀漸漸歸位,金蓮之上所坐佛陀也圓滿起來。
等待最后佛陀入座,兩名羅漢便將厚重金門關上。
身坐正位,現(xiàn)在佛——如難。
他眼眸掃過眾佛,臉上笑意溫和,聲音柔卻又讓人覺得威嚴:
“我同諸位也是許久未見了,卻不曾想,再見是現(xiàn)在情況。”
如難佛左側(cè),八轉(zhuǎn)真佛見總算入了議題,連忙開口道:
“如難佛,這次事情來之前也已聽聞,玄清,天衍,太道三宗聯(lián)合入了西牛賀洲?!?/p>
“衍韻拆了萬佛寺,玉陽道子又平了正音法寺,普渡江上黃渺阻攔,去支援的圓歸真佛,至今還在普渡江上過不去?!?/p>
“三宗出的不是核心弟子,就是渡劫真修,這等實力,別說平定西牛賀洲,就連橫掃四大洲恐怕也非難事,”
“哪里是在平事,分明是在平西牛賀洲的佛寺。”
“這要退步,恐怕就要步步退,這大雷音寺恐怕也得被人奪去?!?/p>
如難微微抬眸望向八傳真佛,先是輕輕頷首表示,隨后才將目光看向其余眾佛,繼續(xù)詢問道:
“除了八傳真佛所說,還有其他意見嗎?既是大會,無論對錯與否,商談一二,集思廣益總是好的。”
話音落下片刻,右側(cè)聲音平靜傳來。
“如難佛,我許久未歸,世間事也許久未問,故所以來之前消息探的多了些?!?/p>
如難側(cè)目望去,只見是華悟佛陀,對于這位佛陀來此,他還是有些驚喜的。
這位佛陀本就是佛門最初的佛子,一路悉心培養(yǎng),成的是大成果位,不論修為還是處事,這位佛陀在佛門都是最為頂尖的那一批。
只是自從大乘佛法之亂之后,就再也不歸佛門,只身去了蓮花泥,說是畫佛悟佛去了。
自此之后,再有大事,請書不來,請命不聞。
只是身份在哪,佛果純正。
在佛門,外來的佛,有個不成文的外號叫——塵事佛。
唯有從小在佛門培養(yǎng)的佛子和憑借努力修行上來的佛,外號叫——因果佛。
先想成佛,種下因來,最后開花成果佛。
因為修行而入佛門的,塵緣不斷,只能成塵事佛。
如今的佛門,因果佛以及比塵事佛更少,但因果佛在佛門才真正能算的上佛。
因果佛之間的關系也遠比塵事佛更加牢靠,不是因利益結(jié)合,而是為了追求心中的真理,是真的志同道合。
如難見華悟真佛這次來了,心中自然有溫和暖意。
他沒等華悟真佛說完,就開始點頭。
華悟真佛便是無空帶著冬瓜親眼所見之佛,他應了空無的要求之后,并未急匆匆的就歸佛門,畢竟他不在佛門已久,大搖大擺回去難免讓人生疑。
凡事行動,急則難成,這淺顯道理他是明白的。
應邀而來,身正位正,發(fā)言才會被接納。
華悟真佛目光看向其余諸佛:
“除卻三宗入西牛賀洲一事之外,我更聽聞西牛賀洲忽有暴戾妖獸肆虐,致使生靈涂炭,佛門推信西牛賀洲多年,多有佛門弟子便是去西牛賀洲歷練?!?/p>
“可這次妖獸肆虐,似乎佛門并未多管,我不知是什么原因,是不想管,還是不能管。”
“可到底是管不過來,那交給能管的便是,眾生之命,不比諸位輕賤多少。”
“如此說來,西牛賀洲并非是三大宗欲從佛門手中要取,而是我們親自不要才是。”
如難微微沉吟。
八轉(zhuǎn)真佛看著如難沉思模樣,連忙輕嘆一聲:
“萬佛寺,正音法寺也接納了不少生眾,也有不少弟子以及前去,只是一時之急,難免錯漏?!?/p>
“西牛賀洲也是佛門根本,信徒茫茫,要佛門就此放棄,昔日尊佛所應大誓,不可就一切成空?如今他可不能再受風波?!?/p>
“今日佛門更有佛陀前去,只是被攔在普渡江前了。”
“怎能算我們不管?”
華悟輕笑搖頭:
“一年之前,普渡江上空無一人,但妖獸肆虐已現(xiàn),那時過江難嗎?”
八轉(zhuǎn)真佛聞言沒敢去應。
華悟語氣正肅道:
“今日普渡江上有人,西牛賀洲也早已生靈涂炭,此時過江說難?”
“何時,我們只見自已難,不卻見他人難?”
話音落下。
正殿內(nèi)一片寂靜。
沒人敢簡單去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