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nèi)燒著火盆,將冰冷的空氣驅(qū)散。
燕軍麾下所有能叫得上名號的將領,幾乎都聚集在此。
張玉、朱能、丘?!?p>一個個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悍將。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赫然在列。
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地看向了朱棣身邊的那位年輕人。
江澈就站在燕王朱棣的身邊.
比所有將領的位置都更靠前。
他穿著暗衛(wèi)司的黑色勁裝。
朱高煦的眼神最為復雜。他看著江澈的側(cè)臉,腦海中不斷回放著兩天前青楓隘口的那一幕。
他親手拿下了盛庸,享受了斬將奪旗的榮耀.
可他比誰都清楚,自己不過是江澈手中的兵器而已。
那個年輕人,甚至沒去過隘口,卻對那里的每一步都了如指掌。
這是一種他從未體驗過的感覺。
朱能粗重的呼吸聲在安靜的營帳里格外清晰。
他看了一眼江澈,又迅速低下頭,眼神里混雜著敬畏與一絲本能的排斥。
他們這些在刀口上舔血的武將,平生最信奉的就是拳頭和刀子。
可江澈,用一場堪稱完美的計謀,給他們所有人都上了一課。
原來,戰(zhàn)爭還可以這么打。
燕王朱棣坐在主位上,手指輕輕敲擊著身前的案幾。
他沒有說話,只是看著帳內(nèi)的眾將,將他們的神情盡收眼底。
朱棣的目光落在了江澈身上。
“江澈?!?p>“臣在?!?p>江澈微微躬身。
“此戰(zhàn),你當居首功。孤,心甚慰?!?p>這一刻,朱棣已經(jīng)不在自稱本王了,直接變成孤了。
可以說朱棣的心思已經(jīng)飄到了南京城。
此言一出,帳內(nèi)氣氛愈發(fā)凝固。
幾名老將的臉色微微變了變。
燕王治軍,向來是論功行賞,斬將奪旗者為上功。
這次朱高煦親擒盛庸,怎么說功勞也該是他的。
王爺居然直接將首功給了江澈。
江澈仿佛沒看到那些將領瞬間變化的臉色。
“王爺謬贊。此戰(zhàn)能勝,全賴王爺天威,三軍用命,二公子驍勇,臣不過是,拾遺補缺,略盡綿薄之力?!?p>他的話滴水不漏,既捧了朱棣,又抬了朱高煦。
還把功勞分給了在場所有人。
朱高煦聞言,眉頭微不可查地一挑。
“說得好!說得好??!”
朱棣站起身,走到江澈身邊,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孤麾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將,若不能同心戮力,何以取天下?”
他目光掃過全場,尤其是在朱高煦的臉上多停留了一瞬。
“此戰(zhàn),高煦親冒矢石,陣前擒將,當為大功!”
“傳孤的令,賞高煦黃金千兩,寶馬一匹,鎖子甲一副!”
豐厚的賞賜砸下來,帳內(nèi)眾將的臉色肉眼可見地緩和了。
這才是他們熟悉的燕王,論功行賞,簡單直接。
朱高煦心頭那點別扭,也被這實實在在的賞賜沖淡了不少。
他上前一步,單膝跪地,聲音響亮:“兒臣謝父王恩賞!”
他偷眼瞥了江澈一下,發(fā)現(xiàn)對方依舊是那副古井無波的模樣。
仿佛那些黃金寶馬在他眼里,與路邊的石子無異。
朱高煦心里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這家伙,到底想要什么?
緊接著,朱棣的話,就回答了他的疑問。
“至于江澈……”
燕王頓了頓,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來。
“金銀俗物,不足以彰其功?!?p>朱棣轉(zhuǎn)身走回主位,聲音陡然拔高。
“孤決定,擴充暗衛(wèi)司?!?p>“編制翻倍,另設鎮(zhèn)撫一職,專司監(jiān)察軍紀,刺探敵情,暗衛(wèi)司獨立于五軍都督府之外,一切行動,無需向任何人報備,直接向孤負責!”
這句話,比剛才賞賜千兩黃金的沖擊力,大了百倍不止。
連朱能那種粗漢,呼吸都下意識屏住了。
獨立于軍隊體系之外?
直接向王爺負責?
這意味著什么,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心里都跟明鏡似的。
這意味著一柄看不見的刀,懸在了他們所有人的脖子上。
他們再看向江澈時,眼神徹底變了。
之前的敬畏,還帶著一絲武人對謀士的客氣。
現(xiàn)在,那敬畏里,摻雜了最原始的無奈。
這家伙,已經(jīng)不是幕僚了。
江澈向前一步,深深一揖。
“臣,領命。必不負王爺所托?!?p>論功行賞至此結(jié)束,氣氛卻比開始時更加壓抑。
朱棣似乎很滿意這種效果。
他大手一揮,指向帳中懸掛的巨大堪輿圖。
“青楓隘口已下,南軍主力潰敗,下一步,兵鋒所指,便是濟南!”
他的手指,重重點在濟南兩個字上。
“鐵鉉此人,孤有所耳聞,是個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諸將,有何良策?”
帳內(nèi)無人應聲。
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心理上的碾壓,誰也不愿再輕易開口。
所有人的目光,又不約而同地,落在了江澈身上。
朱棣也看向他:“江澈,你說?!?p>江澈上前,目光落在地圖上,只看了幾眼,便收了回來。
“王爺,濟南城高池深,鐵鉉其人,以忠義自居,頗得民心士心。此人不怕死,更想求一個忠烈之名?!?p>“若強攻,我軍必然損失慘重,就算拿下,也是一座殘城。耗時耗力,正中南京朝廷下懷,他們巴不得我們頓兵于堅城之下?!?p>他沒有說具體的計策,只是點出了問題的核心。
攻城,從來不只是軍事問題。
攻心,才是上策。
尤其是對付鐵鉉這種人。
“善?!敝扉χ徽f了一個字,眼神里滿是贊許。
“今日到此為止,諸將好生歇息,三日后,大軍開拔!”
“遵命!”
眾將如蒙大赦,紛紛行禮告退。
經(jīng)過江澈身邊時,他們都下意識地低下了頭,腳步匆匆。
朱高煦走在最后,他深深看了江澈一眼,嘴唇動了動。
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轉(zhuǎn)身大步離去。
他忽然明白,自己和江澈,或許永遠都不會是同一種人。
很快,偌大的帥帳內(nèi),只剩下朱棣與江澈二人。
屏退了左右親兵,帳簾落下,隔絕了外界的一切。
光影在朱棣的臉上跳動,讓他那張本就威嚴的臉,顯得更加深沉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