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心中思緒萬千,那三生鏡中的景象卻不曾停歇。
紫霄宮中走出的大能,絡(luò)繹不絕。
繼那幾位圣人之后,又有一位道人緩步而出。
此人面如冠玉,目似朗星,頭戴一頂九云冠,身著一件大紅白鶴絳綃衣,腰間束著絲絳,腳下蹬著云履。
他一出現(xiàn),周遭便有萬寶之氣升騰,瑞彩千條,霞光萬道,端的是氣派非凡。
“那是......”天庭仙官之中,有那識得的,已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
此言一出,眾人心中又是一凜。
這多寶道人的名頭,在封神一戰(zhàn)之中,可是響亮得緊。
他乃是通天教主座下第一得意門生,一身道法通玄,法寶更是層出不窮,故而得名多寶。
當年萬仙陣中,他曾一人獨斗闡教眾仙,雖敗猶榮。
后來據(jù)說是在陣中被太上老君所擒,用風火蒲團卷走,自此便下落不明。
佛門陣中,不少菩薩羅漢在看到此人時,神情更是復(fù)雜到了極點。
只見那多寶道人身上,此刻也是佛光閃爍。
多寶之后,緊跟著走出一位道人。
此人手持一柄拂塵,背負一口寶劍,面容古拙,眼神之中卻透著一股洞穿萬物的銳利。
他周身有玉清仙光繚繞,隱約間,可見一柄古幡的虛影在他身后沉浮,開天辟地之氣彌漫而出,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闡教首徒,玉虛宮撞金鐘的,廣成子!”
又有人認了出來。
這廣成子,乃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首,道行深厚,根基非凡,更是人皇軒轅之師,輔佐人皇定鼎天下,功德無量。
他性情剛烈,在封神之戰(zhàn)中,亦是闡教一方的中流砥柱。
看著這闡截二教的大弟子一前一后地從紫霄宮中走出,此刻的他們,尚是同在道祖門下聽講的道友,彼此間或許還有幾分情誼。
可誰又能想到,日后會因為一場封神大劫,師兄弟反目,引得圣人出手,打得天崩地裂,血流成河。
在場眾仙,不少都是封神之戰(zhàn)的親歷者,或是聽著那些故事長大的后輩。
此刻親眼見到這歷史的源頭,心中皆是五味雜陳。
緊接著,又有數(shù)道身影聯(lián)袂而出。
赤精子、黃龍真人、懼留孫、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
一位位闡教金仙,皆是神光內(nèi)蘊,道韻天成,乃是日后威震三界的大人物。
另一側(cè),亦有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龜靈圣母等截教女仙,一個個風姿卓越,氣息淵深,其道行竟不在那些闡教金仙之下。
眾人看得是眼花繚亂,心神搖曳。
這些平日里只存在于傳說中的上古大能,今日卻如同走馬燈一般,在眼前一一掠過。
然而,這還未曾結(jié)束。
當闡截二教的弟子們走得差不多了,又有幾位氣息更為古老,更為磅礴的存在,出現(xiàn)在了宮門之前。
其中一位,身著八卦道袍,目光之中仿佛有日月星辰在生滅,周身有河圖洛書的虛影環(huán)繞,只是站在那里,便引得天機變幻,萬象衍生。
“人族圣皇,伏羲氏!”
有仙官聲音發(fā)顫,幾乎要跪倒在地。
這可是人族的始祖之一,是文明的開創(chuàng)者。
在場的仙官,無論修為高低,追本溯源,誰又不曾受過他的恩澤?
另一位,則身著麻衣,面容憨厚,周身草木清氣彌漫,手中仿佛托著一株赭鞭的虛影。
“那是......那是神農(nóng)氏!”
“地皇神農(nóng)!嘗百草,定五谷,活人無數(shù)!”
這二位圣皇之后,又走出了兩位氣勢滔天的身影。
一人身穿金烏帝袍,頭戴平天冠,面容威嚴,雙目之中有大日真火跳動,睥睨之間,自有無上皇者之氣。
另一人同樣氣度不凡,手托一口混沌色的大鐘,鐘聲未響,便有鎮(zhèn)壓鴻蒙,惟我獨尊的氣概流露出來。
“妖......妖帝帝??!東皇太一!”
那可是上古妖族天庭的至尊!
是統(tǒng)御萬妖,與巫族爭霸天地的無上存在!
雖然后來巫妖大戰(zhàn),雙雙隕落,可他們的威名,至今仍在三界流傳。
天庭的仙官們,臉色更是難看到了極點。
他們?nèi)缃袼诘倪@個天庭,說白了,不過是撿了上古妖族天庭的舊址。
如今見到這正主兒,一個個心中都覺得尷尬無比。
這還沒完!
緊跟著妖帝走出的,是十二道頂天立地的身影。
他們一個個肉身強橫到了極致,不修元神,只煉體魄,舉手投足之間,便能引動天地間的風雷水火,空間時間。
“祖巫!是十二祖巫!”
“掌控時間法則的燭九陰......掌控空間法則的帝江......”
看著那十二道代表著世間最本源力量的魔神身影,在場所有人都覺得頭皮發(fā)麻。
巫妖二族,乃是龍漢初劫之后,天地間的主角。
他們之間的那場大戰(zhàn),直接將洪荒大陸打得支離破碎,天柱不周山都被撞斷,引得天河之水倒灌人間,險些造成滅世之災(zāi)。
今日,這昔日的死對頭,竟也曾在這紫霄宮中,同為道祖座下之客!
伏羲、神農(nóng)、帝俊、太一、十二祖巫、多寶、廣成子......
這鏡中走出的任何一位,放在三界之中,都是能讓無數(shù)生靈頂禮膜拜的傳說。
可他們,都曾是這紫霄宮中的聽道者。
說來也是人之常情,這恐懼到了極致,反倒生出一種麻木的坦然來。
南天門外的眾仙官,起初見到那紫霄宮三個字時,確是魂飛魄散,只覺得天道傾頹,大禍臨頭。
再看到那些只存在于上古典籍中的名字一個個活生生地走出來,那份驚駭更是無以復(fù)加,個個都恨不得自戳雙目,自封六識,好當自已從未來過此地,從未見過此景。
可當那鏡中走出的身影越來越多,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號在心神中炸響,這股子極致的恐懼,卻在不知不覺間,悄然地變了味道。
起初,眾人怕的是窺探了某個大能的過往,惹來滔天因果。
可如今這鏡子里,烏泱泱地走出了一群來。
三界之內(nèi),開天辟地以來但凡有點頭臉的人物,怕是都在這里頭露了個面。
這一下,反倒沒人怕了。
有那心思活絡(luò)的仙官,原本僵直的身子不知何時已松弛了下來,心里頭那根緊繃的弦也漸漸松了。
怕什么?
我一個人看是看,這滿天神佛,有一個算一個,誰的眼睛沒瞅著那鏡子?
這叫什么?
這叫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因果降下來,大家伙兒一塊兒擔待。
再者說了,方才那鏡子里,帝俊太一跟那十二祖巫可是前后腳出來的。
這兩家是何等血海深仇?
還有那闡截二教的弟子,日后也是要打出腦漿子的。
這許多冤家對頭,都被我等看了個底掉。
他們?nèi)蘸笕粢底?,難不成還能聯(lián)起手來不成?
怕是還沒到南天門,自個兒就先打起來了。
是啊,法不責眾嘛。
這道理,凡間的胥吏都懂,他們這些修了千百年的神仙,如何會不明白?
于是乎,那先前一片死寂,人人自危的南天門外,氣氛竟又詭異地活泛了起來。
見得多了,膽子也肥了,反倒開始興致勃勃起來。
這樁潑天的因果,既然躲是躲不掉了,那索性就看個痛快,看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