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姜瑜曼醒過來的時候,傅景臣已經(jīng)不在床上了。
她想著他要去辦下鄉(xiāng)的事,下樓的時候也沒多問,吃了飯也出門去了。
這時候?qū)ν稒C(jī)倒把抓的很緊,經(jīng)常有戴著紅袖套的人到處抓。
要是被抓到就要蹲號子游街,所以黑市開市都很早。
想著今天要去黑市,姜瑜曼還特意放了圍巾和帽子在空間里。
等從家里一出來,找條小巷子將圍巾帽子往頭上一戴,只露出兩只眼睛。
接著再穿上灰撲撲的外套,挎上蓋著布的籃子,再出來的時候,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籃子里什么東西也沒有,主要是障眼法,到時候從空間里拿錢的時候,可以裝作是從籃子里拿出來的,免得惹人懷疑。
提著籃子,喬裝打扮過的姜瑜曼直奔黑市。
不同于其他街道熱熱鬧鬧的,這里人雖然多,但是每個人都心照不宣的喬裝打扮過,像姜瑜曼這樣只露出兩只眼睛的不在少數(shù)。
也是巧了,姜瑜曼剛走進(jìn)去,就看見路邊上有個大娘在賣雞蛋。
雞蛋是個好東西,煮、炒亦或者是蒸都行。
還可以拿來碼肉,炸肉圓子,用處多多。
據(jù)大娘說,這些雞蛋都是土雞蛋,家里的雞吃糧食下的。
聽到這里,整整兩大筐雞蛋,姜瑜曼直接全部包圓了。
這年頭雞蛋可是稀奇貨,大娘本來還好奇姜瑜曼為什么買這么多雞蛋,但是看著她挺著個大肚子,頓時不說啥了。
孕婦生了孩子要吃雞蛋補(bǔ)身子,要這么多雞蛋也正常。
還是城里媳婦兒會吃,她們鄉(xiāng)下女人生孩子,最多兩天吃一個雞蛋!
兩筐雞蛋,足足有60斤!
姜瑜曼借口說自己男人等會兒來,讓大娘將雞蛋搬到了一個小巷子里。
接著她伸手進(jìn)籃子里摸,實際上是從空間里把錢拿出來數(shù)給了大娘。
等大娘一走,立馬就將雞蛋全都收進(jìn)了空間里。
這些東西放進(jìn)去不怕壞。
昨晚上她已經(jīng)用開水試探過了,晚上放進(jìn)去是什么樣,早上拿出來就還是什么樣。
在空間里,時間是靜止的。
兩筐的雞蛋當(dāng)然滿足不了一家人下鄉(xiāng)兩年的用量,但目前先這樣,以后有需要再買。
出了小巷子,姜瑜曼繼續(xù)在黑市里溜達(dá),想看看能不能買到肉。
她運氣不錯,轉(zhuǎn)頭恰好看見有個小伙子從小巷子里扛著半扇豬肉出來。
在黑市來的人都盯著肉和細(xì)糧,幾乎是這人剛出來,大家都用唯一露出來的眼睛緊緊盯著。
姜瑜曼趕緊上前,壓低聲音:“多少錢一斤?我全要了。 ”
小伙子一愣,“你全部要了?”語氣有些不可置信。
“對,就這點我還嫌少呢?!?/p>
聽了這話,其他跟上來想問的人頓時散開了。
人家全包圓,哪里還有他們的份兒。
同時忍不住暗暗咋舌,這可真是大手筆啊,這么多肉還嫌棄少。
他們最多買一斤,還得抹上鹽,分成三次吃。
小伙子道:“姐,這豬肉原本是一塊錢一斤,你要是全要,我這邊就給你算九毛五?!?/p>
姜瑜曼點了點頭,原主在供銷社上過班,這價格確實比供銷社高。
但是供銷社的肉可不是那么好買到的,要是不去早點排隊,買到的肉品質(zhì)很差。
哪像面前這半扇豬肉這么新鮮。
小伙子看姜瑜曼這么爽快,還壓低了聲音,“姐,我家里還有半扇豬肉沒拿來賣,那些你要不要?”
這都是他們在老家偷偷養(yǎng)著的豬,費了很多心思,就想來黑市賣了換點錢。
一次拿太多,他害怕出什么事兒,所以先拿了一半。
聽見姜瑜曼說不夠,見她也不像是多事的人,才這么問。
“要?!苯ぢD時眼睛一亮。
她提要求:“你把這肉搬到巷子里,我讓我男人來拿,另外半扇豬肉我也要了?!?/p>
本來隨口說一句,沒想到有意外之喜。
“行?!毙』镒涌钢膺M(jìn)了小巷子,稱重拿了錢之后,又急匆匆走了。
姜瑜曼看著四周沒人,又故技重施將肉都收進(jìn)了空間里。
等了一會兒,小伙子果然又扛著半扇豬肉來了,照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看見豬肉沒了,小伙子也沒多想,還以為是姜瑜曼的男人剛才來過了。
拿著錢還挺高興,沒想到這次這么順,居然遇見了一個這么爽快的大主顧。
小伙子一走,豬肉再次被收進(jìn)了空間里。
姜瑜曼繼續(xù)逛,又繼續(xù)買了白面,大米。
只要是有人賣,她都是照單全收。
一家人下鄉(xiāng)兩年的嚼用,要在今天一天買齊,一點東西可解決不了燃眉之急。
她也不擔(dān)心別人注意她,這個時候民心淳樸,大家在這里買東西自己都心虛,沒空去害人。
再說了,她東西都放在空間里,根本不怕。
逛了一圈,空蕩蕩的空間已經(jīng)多了不少東西。
米面,肉,還有雞蛋,后來買的紅糖冰糖。
尤其是紅糖,女人來那事兒的時候,還有自己坐月子的時候都需要用。
涉及到自己,姜瑜曼一點都不含糊。
只可惜紅糖是緊俏貨,逛遍整個黑市,還是只有五斤。
不過這個黑市沒有,其他黑市不一定。
省城這么大,可不是只有一個黑市。
接下來的時間里,姜瑜曼換了帽子,在兩個黑市里繼續(xù)大量收購雞蛋,大米白面。
豬肉和紅糖這些,只要看到,全都要。
甚至還碰見有人來賣牛肉,牛應(yīng)該是摔死后才處理的,這年頭的牛稀罕,輕易不殺。
牛肉也是她喜歡吃的,她也來了十斤。
她雖然懶,但是得益于饞嘴,廚藝很好。
這些東西買上,下鄉(xiāng)之后雖然不下工,但是可以保證一家人的三餐。
想著這些,姜瑜曼繼續(xù)掃蕩,一個上午過去,她的空間里已經(jīng)放了將近三分之一。
僅僅是這些吃的,就花去了將近七百塊錢。
至于用的穿的,姜瑜曼接著轉(zhuǎn)戰(zhàn)百貨商場。
因為手里有公婆給的票,拿出工業(yè)票,大鐵鍋首先安排上。
現(xiàn)在鄉(xiāng)下都沒有大鐵鍋,炒出來的菜都不香!
鋁制飯盒,紅星水杯,還有暖水瓶,鍋,碗筷這些都不能少。
現(xiàn)在是秋季,一去就趕上秋收,手套、擦臉擦身上的保養(yǎng)品也不能缺。
一家人帶的行李不能太多,秋天過了就是冬天。所以打毛衣的毛線也要買。
普通的土布大量買,柔軟舒適的棉布也要買……
還有針線,紐扣這些小物件……
至于棉花,姜瑜曼不著急,下鄉(xiāng)的地點應(yīng)該也有上街的地方,以后去了采買都來得及。
這些東西,她不擔(dān)心給一家人解釋來歷。
其他人要上工,她一個人待在家里的時候,就說去買東西了,很輕松就能解決。
將這些日常必需品買完,她從娘家要回來的那一千八已經(jīng)用的干干凈凈。
東西總算占了空間大半位置。
姜瑜曼就像是只囤積糧食準(zhǔn)備過冬的倉鼠,看著擺著不少東西的空間,總算松了口氣。
有了這些東西,下鄉(xiāng)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