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沒亮,錢慧就和阿梨她們幾個早早起來,把連夜做好的鹵肉分裝在桶里,舀上鹵汁,再打包好調料。
才弄好,那些嬸子就迫不及待地上門來取貨了。
這些嬸子分到去路近推銷的,就背了背簍來,錢慧給她們裝進背簍,她們就趕緊動身去推銷。
之前羅秀萍招她們的時候,給她們培訓過,還讓她們都嘗了味道。
蕭遙的辣椒大部分都結果了,除了留做種的,這次也加了些在調料中,弄成干濕兩種蘸料。
就這蘸料,也是西陵國獨一無二的,蕭遙相信推出去,一定會受歡迎的。
蕭遙空間里的辣椒成熟得更早,收下的辣椒都可以做種了。
而且蕭遙發(fā)現,空間沒有季節(jié)的分別,她不管種什么,都能生長,而且外面種植需要兩到三個月才能收獲,可空間里一個月就能收獲。
所以蕭遙把種子全種了下去,等收獲幾次后來年就可以在自己的山莊都種上辣椒,還能出售。
分到去州府酒樓推廣的大嬸們,家里有馬車的都自己趕了馬車來,沒馬車的蕭遙讓姚四爺從唐毅閑著的鏢局里借用了幾輛。
這樣忙忙碌碌一個多小時,推銷的大嬸都帶了鹵肉和糕點走了。
姜小滿她們找來了推車,就把錢慧的鹵肉裝上車,運到店里去開張。
姚四爺給蕭家算了吉時,巳時開業(yè)。
頭天羅秀萍就帶著丫鬟過去,把店里都清掃了,掛上了牌匾。
紅綢蒙著牌匾,就等吉時到了,放了鞭炮就開張。
蕭遙讓蕭立峰幫忙找做竹活的師父編了四個花籃,蕭蕓和蕭靜負責收集鮮花,做成了花籃,分別擺在錢慧和徐曉蘭的店鋪外面。
因為這花籃的事,蕭遙給姚四爺又提供了一條照拂村民的生計。
讓這些家里還有田地,擅長種花的婦人,可以栽花賣。
就按照蕭家這樣祝賀的花籃去做,以后遇到有人過生辰,或逢年過節(jié),都可以售賣。
關芷喜歡設計,就主動提出負責推廣這門生意,只要種植出來的花蕭家都收購。
這也是蕭遙給她的底氣,蕭遙是借著讓這些村民種花,暗中提供做護膚品的原料。
這樣村民收入有保障,她的原料也不會斷了。
這些花籃一擺出去,上面的祝賀的條幅還有花籃的款式頓時引起了路人的圍觀。
就連之前已經開業(yè)的幾個店主,過來一看,就羨慕地道:“羅嬸子,你家有這種好東西怎么不早說啊,早說我們就和你定幾個花籃,開業(yè)的時候也沾沾喜氣!”
羅秀萍對外已經是蕭家的大管家,她一聽就笑瞇瞇地道:“現在也不晚啊,以后各位有需要,就找我弟妹訂貨,我們都給送上門的!”
關芷從知道花籃的事,就趕緊在街頭靠路邊租了個鋪面,只是很快就要進入冬季,鮮花可能供應不上,暫時不打算開業(yè)。
但蕭遙已經給了她靈感,橫豎花籃只是討個彩頭,沒有鮮花,可以用布藝、紙藝花來代替。
關芷已經在研究怎么做,等準備的差不多再開業(yè)。
青杏和嚴管家也擠在圍觀的人群中看熱鬧,看到蕭家這些花籃,青杏臉色難看。
可她已經被梁萱萱警告過,就算妒忌蕭家的熱鬧,也不敢再冒然生事。
錢慧和徐曉蘭都在店里忙碌著,還沒到吉時,兩家店鋪的門都緊關著。
蕭遙從側門進去看,阿梨她們都在幫忙,鹵肉鍋架在灶臺上,這灶臺面對街面,讓人一覽無遺。
既然是鹵菜館,那就有葷有素,一個鍋是肉食,一個鍋就是菜。
這個時節(jié)已經有藕,鹵菜就有藕,有鹵豆腐,鹵蘿卜,甚至還有蕭遙專門讓虎子爹去海邊村子收來的海帶。
海邊的人也吃海帶,烹飪方式就是燉,蒸,有些人不喜歡,覺得腥。
可鹵過后,味道超好,孩子們都愛吃,大人也很喜歡這種口感。
而蕭遙指導了錢慧和何水蓮,她們兩都學會做涼拌海帶絲。
蕭家的鹵菜館只賣外賣,但錢慧舉一反三,她看到自己家旁邊原來是家面店。
店主是個帶了兩個孩子的婦人,叫月娘,她夫君死了,家里還有個婆母,一人要養(yǎng)活一家老小。
這個面店是這家人的祖產,婆媳四人都住在后面的院子里。
面店生意不是很好,每天門可羅雀,一天售賣出二十來份,都不夠維持生計。
錢慧觀察了幾天,發(fā)現月娘老實本分,但養(yǎng)的兩個孩子都很孝順,每天幫她揉面做事。
錢慧又詢問了村里人對月娘的看法,心里有譜就去找蕭遙談。
“四妹,我想和月娘談,和她合伙開這個面館,這樣我們的鹵菜可以在她家堂食,還可以用鹵汁澆面,做鹵肉面,做鹵肉飯,你覺得怎么樣?”
蕭遙一聽就笑了:“三嫂厲害了,都懂怎么開發(fā)副產品了,你提的這個建議很好,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錢慧已經學會了思考,但得了蕭遙的肯定,更是信心十足。
她沒費吹灰之力就說服了月娘,月娘以店鋪和自己做面的技術入股,錢慧提供鹵肉、鹵汁,除去成本,兩家四六分。
月娘的兩個孩子一個十四,一個十二,兩個孩子都跟著月娘會算賬。
錢慧就讓月娘的大兒子負責面館,小兒子就負責跑堂。
談好后,面館就關門粉刷,錢慧做了新的桌椅,還按蕭遙給的靈感,定制了規(guī)格統一的碗碟。
兩家店鋪中間的墻打通,這樣店鋪就顯得寬敞明亮。
兩家選在同一天開業(yè)。
吉時到,鹵菜館和徐曉蘭的糕點鋪都打開了大門。
今日這條街就這兩家鋪面開張,街上的人早好奇地把路都堵死了。
蕭遙就和蕭蕓她們站在面館這邊,看錢慧和徐曉蘭主持開幕儀式。
錢慧已經放開了,她笑瞇瞇地給眾人行禮,大聲道:“各位父老鄉(xiāng)親,今日我家的鹵菜館正式開業(yè),一會放了鞭炮,大家都可以領取試吃,吃得舒坦,以后多多捧場……”
錢慧和店里幫忙的阿梨還有月娘母子幾人都穿了定制的統一服裝,干凈清爽的粉綠色。
頭上也帶了款式一樣的帽子,每人都系了一條繡著店鋪名字的圍裙。
“鹵往直前!”
這店名是蕭遙起的,齊夫子給錢慧題的字。
門口兩邊柱子上左題了四個字,右邊也提了這個字。
連起來就是:“人生苦短……先鹵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