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三人還找到了通往大榆樹村的石橋。
石橋坍塌了一半,但兩邊的橋墩都還在。
蕭遙看看石橋,蹙眉問道:“南將軍,大榆樹村那邊情況怎么樣?”
江南城就在附近駐扎,對附近的村鎮(zhèn)也熟悉了,他道:“那邊離岔河鎮(zhèn)更近,離我們的營地也近,士兵休沐都會下山去吃吃喝喝,鎮(zhèn)子里因此也有不少青樓酒樓,繁華程度不比縣城差!”
“大榆樹村的村民也會種蔬菜、糧食去售賣給我們,日子就比淺水村這邊好過?!?/p>
蕭遙隔著河道,都能看到那邊的房子比這邊好。
她問道:“那大榆樹村的村長是個什么樣的人?”
江南城嘲諷地勾了勾唇:“以前是周家的親戚周大勇?lián)?,他們像彭家一樣把持岔河?zhèn)和大榆樹村,收租收賦稅?!?/p>
“四大家族被抓捕后,這里暫時就由江懷瑾臨時指派了一個村長?!?/p>
蕭遙琢磨了一下,道:“南將軍,你明天能不能派人來先把橋修了,銀錢找江懷瑾要吧,你再去幫我找找人,來幫我家種田!”
江南城微微一笑道:“蕭姑娘在虞山找人做事,都給錢,這種好事就給我吧,我給你調(diào)一支隊伍來,你管吃,一天給五十文,保證三天給你把地都翻完!”
江南城是知道當初江懷瑾和蕭遙和離后給了她三萬銀票補償,蕭遙有錢,他趁機給自己的屬下賺點外快。
蕭遙一聽,眼睛都亮了。
一天五十文找士兵來干活,真不算什么,她一口就應(yīng)下了,還和江南城講好,再找些士兵來幫蕭家建房。
等兩人談完,江南城還得回去軍營安排人手,就先告辭了。
蕭遙幾人就回了虞山。
蕭遙回去后安排了大嫂她們照顧孩子們,她打算次日先帶蕭立峰,二叔他們過去督促建房,等房子建好,再搬遷。
安頓好家里,江守沅過來了。
“蕭姑娘,江大人請你過去議事。”
蕭遙就和蕭立嶂一起過去,去到看到姚四爺和楊海都在。
姚四爺看到蕭遙就瞪眼,沒好氣地道:“四丫頭,你還真會給四爺找事做?。 ?/p>
蕭遙一聽,就知道江懷瑾同意讓姚四爺做村長了,她笑瞇瞇地道:“四爺能照顧好虞山這些兄弟,做一個村長有什么難的!四爺就能者多勞吧!”
江懷瑾見人都到齊了,就道:“蕭姑娘,江主薄已經(jīng)把你的要求告訴我了,我和戶部的官員商議后,同意你說的條件,賦稅減免兩年!”
“你要買的那座山頭,不能賣給你,但可以租給你,一年租金五十兩!三年增加兩成,賦稅每年二十兩不減免!”
蕭遙愕然地瞪著江懷瑾,咬牙切齒。
真不愧是探花郎出身,腦袋比一般人都精明啊!
買一座荒山,最高也就八百兩到一千兩,還是永久的。
按江懷瑾這樣算,她的八百兩都撐不到十年。
江懷瑾這出租的靈感,是來源于自己租農(nóng)具的點子吧!
真是活學活用!
“江大人不該做知府,你該去做內(nèi)務(wù)大臣,保證國庫充盈!”蕭遙沒忍住嘲諷道。
江懷瑾也不生氣,微笑道:“蕭姑娘過獎,國庫空虛,本官能幫皇上一點是一點。而且本官相信,就算收了這點租金,以蕭姑娘賺錢的本事,也不會放在心上!”
蕭遙冷冷一笑:“江大人要這樣算,那我不要了,照管官田和制造司都夠我忙的,我也顧不上山頭了!”
江懷瑾誠懇地道:“蕭姑娘,我不是算計你,這越州甚至整個西陵國,這么多的山,如果都被人買走了,百姓以后怎么生活呢?”
“就拿彭家以前買的山頭來說,山頭歸他們,百姓想上山砍柴和打獵都受限制,這對他們很不公平!我提的這個建議不止是針對你,也會建議皇上在全國推行的!”
“這些租金也不會歸官府,我會留在淺水村,修橋修路,給那些沒勞動力的人補助!”
蕭遙愣了一下,沒想到江懷瑾還有這樣的遠見和慈悲心。
她小看江懷瑾了。
不管江懷瑾是不是為升官積攢聲望,他這幾點建議對百姓都有利,她就不和他計較了。
她想了想,放緩了語氣:“既然江大人這樣說,那就按江大人說的辦吧!我租了這個山頭,也會劃出區(qū)域允許村民上山砍柴打獵的。”
江懷瑾起身行禮:“那我就代表村民感謝蕭姑娘了!”
江懷瑾坐了回去,道:“淺水村窮困,住戶少,而大榆樹村現(xiàn)在沒村長,所以本官和戶部的官員討論后,決定將兩個村子并為一個村,以后都叫大榆樹村!”
“姚四爺,你明天開始就上任,先緊著虞山這些恢復良籍身份的百姓安頓好,盡快熟悉了兩個村子的事務(wù),把秋季種植推行下去!”
姚四爺在蕭遙來前,江懷瑾就和他說了任命他為村長的事。
他本來不想做,禁不住江懷瑾懇求。
又想著虞山這些兄弟出去,如果遇到不好的村長也受氣,再加上聽說是蕭遙推薦自己的,他琢磨著蕭遙是不是別有用意,就應(yīng)下了。
此時看江懷瑾把兩個村的管理工作都交給了自己,姚四爺已經(jīng)沒機會后悔了。
他起身道:“屬下遵命?!?/p>
江懷瑾就讓江守沅理了租山頭的契約,還有減免兩年賦稅的公文都理了出來,蓋上官印,讓姚四爺拿去粘貼。
江守沅先寫了公文,再和蕭遙、姚四爺討論租山頭的契約。
這份契約會由江懷瑾上交朝廷做示范,細節(jié)就比租農(nóng)具多。
一條條幾人推敲,各抒己見,達成一致了才定下。
等理順,都夜深了,姚四爺和蕭遙、蕭立嶂就告辭,三人一起往回走。
姚四爺感嘆了一句:“沒想到一個山頭都有這么多名堂,看來萬物皆學問的俗語的確是對的!”
蕭立嶂也感嘆道:“以前覺得江懷瑾和那些世家公子比就是會念書,其他沒什么特別的!沒想到他做知府也做得像模像樣,他對越州這些村子能了如指掌,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蕭遙贊同的頷首。
不管江懷瑾對原身如何無情,只從今天這些觀點來看,江南城沒說錯。
江懷瑾真的是懷了一顆干實事的心來的。
西陵國要是多些這樣的官員,何愁不繁榮昌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