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提交成功的瞬間,他猛地想起了什么。
他的頂頭上司張總,是個資深歷史迷,尤其對安西軍的事跡推崇備至,辦公室里還掛著“鐵血安西”的書法。
他立刻找到張總的號碼撥了過去。
電話響了很久才被接起,那頭傳來張總帶著濃重睡意和不悅的沙啞聲音:“喂……小莊?這都幾點了?什么事不能明天說?”
“張總,安西軍,安西軍來了?,F(xiàn)在就在天安門廣場,馬上要看升國旗了?!鼻f田顧不上解釋,對著話筒激動地吼道。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隨即傳來一陣窸窣聲,緊接著是張總瞬間拔高、充滿難以置信和狂喜的嗓音。
“什么?!天安門?!你確定?!消息可靠嗎?!我馬上到!你給我發(fā)定位!”
掛斷和張總的電話,莊田一邊焦急地等著網(wǎng)約車,一邊又迅速點開微信。
在自已那幾個最鐵的兄弟群、朋友群里開始瘋狂@所有人,手指在屏幕上都快敲出火星子了。
【兄弟們,別睡了,速來天安門。安西軍,活的安西軍,就在廣場里面,再不來就看不到了?。?!】
而類似莊田這樣的情形,此刻正在首都的各個角落,在許多夜貓子或早起者的手機屏幕前,不斷上演著。
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在寂靜的凌晨迅速擴散,喚醒了一個又一個渴望親眼見證歷史的人。
無數(shù)人從床上一躍而起,抓起衣服和手機,懷著激動難耐的心情,沖出家門,匯入通往天安門廣場的車流與人流之中。
等到廣場開放的那一刻,早已等候多時的人群如同開閘的洪流,用最快的速度朝著國旗桿的方向奔涌而去。
那里不僅僅是觀看升旗儀式的最佳位置,更是能最近距離看到安西軍的地方。
這一刻,沒有人再顧及形象,所有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氣狂奔,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再近一點,再看得清楚一點!
當(dāng)?shù)谝慌鷽_刺的游客氣喘吁吁地抵達前排位置,穩(wěn)住身形,急切地望向那片特殊區(qū)域時,他們終于清晰地看到了那支心心念念的隊伍。
在江葉和梵梵的陪同下,安西軍的將士們靜靜地站立著,目光沉靜地望向旗桿的方向。
當(dāng)他們的目光掠過郭昕將軍和那些老兵們斑白的兩鬢,看清他們臉上那被塞外風(fēng)沙和漫長歲月刻下的深深褶皺,看到他們身上挺括的鎧甲時,一種前所未有的、真實到令人心悸的感覺攫住了每一個人。
他們是真的!
這些曾經(jīng)只在史書和想象中存在的英雄,真的跨越了千年的時光,來到了他們的時代。
人群中,一個激動到聲音顫抖的年輕人,用盡力氣朝著安西軍的方向喊道:“郭將軍!安西軍的諸位將士!歡迎你們!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的時代!”
這一聲呼喊,如同點燃了引線。
下一刻,更多的聲音從四面八方響起,匯聚成一片真誠而熱烈的歡迎浪潮。
“歡迎你們!”
“歡迎來到北京!”
“歡迎回家!”
郭昕將軍聽到了這來自千年后的熱情問候,他緩緩轉(zhuǎn)過頭,目光掃過那一張張激動而年輕的臉龐,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他抬起手,朝著人群的方向,鄭重而有力地揮了揮。
看到他回應(yīng),他身后的安西軍將士們也紛紛朝著周圍熱情的人群揮手致意。
這跨越時空的互動,讓現(xiàn)場的氣氛更加熱烈。
就在這時,莊嚴的時刻到來。
國旗護衛(wèi)隊邁著鏗鏘有力、整齊劃一的步伐,護送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從金水橋畔走向國旗桿。
那挺拔的身姿、堅定的眼神、無可挑剔的隊列,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也讓安西軍的將士們神情一肅。
當(dāng)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廣場上空激昂奏響,五星紅旗伴隨著朝陽冉冉升起時,整個廣場上成千上萬的民眾,無論男女老少,都不約而同地齊聲高唱起來。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那萬眾一心的歌聲,那股磅礴而團結(jié)的力量,那股深植于每個普通人心中對國家的熱愛與認同,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卻無比強大的“軍魂”,深深震撼了來自大唐的軍人們。
郭昕看著眼前的一幕,眼神有些恍惚。
他仿佛看到了曾經(jīng)的大唐……
那時,萬國來朝,四海賓服。
大唐的律令是西域的準則,大唐的絲綢是遠方的珍寶,大唐的將士走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桿,因為身后是一個強盛無比的帝國。
大唐的子民,亦曾擁有過這般由內(nèi)而外的自信與凝聚力。
可……那樣的盛世,終究是漸行漸遠了。
他們堅守西域數(shù)十載,親眼看著通往長安的驛道漸漸沉寂,看著帝國的榮光在西陲一點點黯淡。
他們成了被遺忘的孤軍,成了盛世余暉下最后的守望者。
如今,在這千年之后的異代,他們卻在另一個強盛起來的民族身上,看到了似曾相識的、甚至更為熾熱的精氣神。
知道故國已遠,盛世難再,那種復(fù)雜的心情——
有欣慰,有震撼,有對比之下的失落,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交織著自豪與悲涼的滄桑感。
讓每一位安西軍將士的心頭,都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沉甸甸的,又帶著一絲莫名的酸楚。
他們靜靜地佇立著,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完成了一次對兩個時代、兩種強盛的無聲凝視與對話。
當(dāng)升旗儀式結(jié)束,國旗在旗桿頂端迎風(fēng)飄揚之時,令人動容的一幕發(fā)生了。
原本準備收隊離去的國旗護衛(wèi)隊,在指揮員的口令下,全體隊員齊刷刷地轉(zhuǎn)向了安西軍所在的方向。
他們神情莊重,目光堅毅,對著這群來自千年前的軍人同行,整齊劃一地、無比鄭重地——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這一個軍禮,跨越了漫長的時空,承載著后世軍人對前輩鐵血堅守的最高敬意。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來自另一個時代軍人的崇高致意,郭昕將軍以及他身后所有的安西軍將士,先是一怔,隨即,他們幾乎是本能地、條件反射般地挺直了早已不再年輕的脊梁。
沒有口令,卻動作一致。
他們抬起右手,以大唐軍人的方式,鄭重地回以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