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燈:一個為女子行方便之事,接受女子委托的存在。
他那時認為,喊出這種口號的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暗中做的多是不能見人的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世上沒有白得的好處,也沒有全無私心的好人。
可深入一查,卻又發(fā)現(xiàn)這個掛著賣燈籠名頭的鋪子,幾年來還真沒做過什么讓人指摘的事,反倒切切實實的幫了許多女子,但也并不是他以為的不收取任何報酬,只是怎么收,卻是對方說了算。
從查到的消息來看,卻也有規(guī)律可循。
日子好過的收得多些,多數(shù)是產(chǎn)業(yè)的兩成,日子一般的收取一成,日子不好過的,比如他們查的那個案子,最后‘逢燈’只收取了十兩。
再從‘逢燈’幫的那些人來看,也都不是惡人,可見還是挑人的。
不算行善,但切切實實的幫到了有需要的人,再有足夠的金錢支撐,才能做得長久,這是極聰明,也是有心人才會選擇的做法。
這樣的人,讓他想結(jié)交一番。
但他手頭要忙的事實在太多,對方又不在京城,便放下了這個念頭,不再關(guān)注。
可如今,‘逢燈’開到了京城,又是以這樣稱得上囂張的方式出現(xiàn),他就不得不多想一想了。
能托舉出‘逢燈’這樣一個存在,該是聰明人,既是聰明人,就該知道在一塊牌匾能砸到三個貴人的京城,囂張不得。
而她敢一進京就得罪一個侯府,這不止是膽大,是有所倚仗。
“順著余知玥這條線去查這個女人的身份,再將‘逢燈’這兩年的情況查一查。另外,這里留個人盯著,有情況立刻回稟。”
左立應(yīng)是。
林棲鶴目送那一行人進了鋪子:“小心些,她身邊那個叫照棠的身手不弱,別被發(fā)現(xiàn)了?!?/p>
“是?!?/p>
逢燈,明面上確實就是個賣燈籠的鋪子。
進了門,入眼所見即是各種各樣的燈籠,有掛著的,有擱在特制的珍寶架上的,有放置在各個置物架上的,精巧,華美,每一個都不重樣,一看就和普通的燈籠不一樣。
當(dāng)然,價錢也非常不一樣。
‘逢燈’開到哪里,便是哪個地方最受女子和孩童喜歡的鋪子,曾經(jīng)還發(fā)生過兩人為爭搶一個燈籠大打出手,為此,逢燈不得不定下先到先得的規(guī)矩,這才免了是非。
“看起來就很貴?!?/p>
常姑姑很滿意姑娘這個評價,笑得眼睛都瞇起來:“賣便宜了豈不是看不起京城的貴人?!?/p>
有道理,蘭燼認可的點頭:“讓作坊的人挖空心思做些新花樣出來,貴人們什么好東西沒見過,凡是供京城的燈籠要奇,要巧,還要華貴。”
“是?!?/p>
蘭燼走向二樓,這里布置成了一個待客的地方,地上鋪著地毯,有桌有椅,靠窗放著一張貴妃榻。旁邊則單獨僻出來一塊地方,擺放著一張長方形的大桌子,上邊整齊的碼著大小合適的竹條,裁剪好的紙張,以及筆墨紙硯和丹青。
常姑姑牽著姑娘過去笑道:“姑娘在前八家鋪子都不久待,可京城這一處姑娘要長駐。所以我擅自作主,在這里為姑娘開辟出一個角落給姑娘做燈籠。若有哪位貴人能得了姑娘青睞,在這里一起喝喝茶,做做燈籠也是一樁樂事。”
是貴人得她青睞,而非她得貴人青睞,不愧是常姑姑,誰主誰次分得很清。
蘭燼輕撫桌面圍著長桌走了一圈,在決定這條路要怎么走的時候,她就打算用燈籠作引,她年幼時最美好的記憶,很多都和燈籠有關(guān)。
她的祖父是丹青圣手,極擅畫。她的大哥詩賦一絕。她的父親手巧。
她院子里的燈籠,要么是祖父作畫,要么是大哥作詩作賦,然后由父親將之做成種種形狀的燈籠懸掛在她院子里的每一處。
每天點燈時分,哪怕出門在外她都會趕回家,守著看燈籠一盞盞亮起來,若她晚上片刻回家,下人也會等著她回家了再點燈。
每年的花燈節(jié),她的燈籠都是最好看,最與眾不同的。
數(shù)年的耳濡目染,明明小的時候從沒動手做過,卻第一次做燈籠就做得像模像樣。
祖父的畫她臨摹得很像了,大哥的詩賦她都記得,父親的手藝她雖然比不上,這些年也有所長進,總有一天,她會光明正大的讓自已重新?lián)碛心且辉鹤拥臒艋\。
那是她的祖父,她的父親,她的兄長從未對她訴諸于口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愛。
“謝謝姑姑,我很喜歡。”
“姑娘喜歡我就開心?!背9霉眯奶酃媚铮嫔蠀s半點不顯,笑瞇瞇的拉著姑娘來到靠近角落的地方,在一個地方輕按一下,再一推,露出一個口子來,外邊就是樓梯口。
“姑娘看這里。”常姑姑又按了一下墻面:“平時這門有一個暗栓栓住,按一下就打開了,從這里可以直接去到住處?!?/p>
常姑姑帶著她跨過門檻,樓梯仍在室內(nèi):“從外邊看不到這樓梯,一樓也有一道暗門可以過去。平時我們都會正門出入,這鋪子里的門可用來應(yīng)急。這些也就是圖個方便,也能用來應(yīng)急,就算被人發(fā)現(xiàn)也沒什么?!?/p>
蘭燼透過樓道的窗戶,居高臨下的看向鋪子的背面。
‘逢燈’選址的時候她就說過不要求臨街,但也不能想著酒香不怕巷子深,最好是選在鬧中取靜的地方。
眼下這處地方就選得極好,不臨街,但這一片是京城最繁榮的地方,無論是商鋪還是宅子都蓋了兩層,像‘逢燈’一樣選擇開在這里的鋪子并不少,但都看起來就不便宜,囊中羞澀的人不會往這里來,來的都不差錢。
鋪子的背面和宅子的正面形成天井,不大,但是光線充足,看著很舒服。兩邊各有房間,都可住人。
沿梯而下,經(jīng)過天井,來到正院。
院子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一樓是三間正房帶耳房,東西廂房各兩間,不算大,但是足夠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