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3章:鎬京大捷(8)之王翦VS李世民
鎬京遺址平原上,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之間的戰(zhàn)斗還未結束,秦唐兩軍之間的較量卻已經(jīng)展開。
秦軍右翼八千大軍,在公孫衍的率領下,開始脫離中軍,向唐軍的側翼快速迂回。
這個消息也在第一時間被唐軍探子傳了回去。
“報……啟稟主公,公孫衍所屬的右路軍,步卒五千,鐵騎三千,共計八千秦軍,向我軍右翼殺來了?!?/p>
“命令李克用所部一萬大軍擋住公孫衍?!崩钍烂褚蕾嚹憷潇o的下令道。
“報……啟稟主公,公孫軒轅所屬的左路軍,步卒六千,鐵騎三千,共計九千秦軍,向我軍左翼殺來了?!?/p>
“什么?”
聽到手下的匯報后,李世民的眉頭不禁緊皺了起來。
他還以為王翦會將軒轅留在中軍,畢竟宇文成都不在,軒轅就是秦軍的最強戰(zhàn)力了,留在中軍的話用出更大,卻沒想到王翦將軒轅也給派出去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讓他意外的消息,最讓他意外的是秦軍鐵騎竟再一次分兵了
秦軍之中最令李世民頭疼的,就是那一萬五千鐵騎,
若不是唐軍也有一萬鐵騎的話,以秦軍鐵騎的戰(zhàn)斗力,完全可以正面擊潰六萬唐軍。
李世民本以為王翦會把騎兵集中在一塊使用,卻沒想到對方不但分出三千其給右路軍,竟然還分出了三千給左路軍。
一萬五千鐵騎在一起才是無敵戰(zhàn)力,王翦卻將其一分為三來用?
這樣的安排屬實有些太離譜了呀。
要知道,騎兵數(shù)量越多,凝聚力越強,沖擊力自然也就越大。
王翦要是將一萬五千鐵騎聚集起來,李世民才會感到恐懼。
可現(xiàn)在他主動將騎兵分散,這不是主動給唐軍逐個擊破的機會嘛?
當然,有好處也就有壞處。
秦軍鐵騎分散開來,中軍的戰(zhàn)力削弱了,而兩翼的戰(zhàn)力卻強化了。
唐軍若是不向兩翼支援騎兵,單憑步兵列陣對抗的話,恐怕難以擋住大秦的步騎協(xié)同作戰(zhàn)。
當然,總體而言,好處肯定要比壞處大,李世民就更加不解了。
王翦這么做到底圖啥?
他到底會不會打仗呀?
“本以為王翦乃是一代名將,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嬴昊選他擔任西路軍主將,此戰(zhàn)必敗無疑。”
李世民臉上滿是自信之色,隨即下令道:“傳令趙奢,讓他令本部擋住公孫軒轅?!?/p>
“諾?!?/p>
傳訊兵離去后,長孫無忌道:“主公,趙奢和李克用麾下都沒有騎兵,我軍是否也向兩翼支援些騎兵,以增強兩翼的戰(zhàn)力。”
“不能分兵,起碼不是現(xiàn)在,王翦的中軍尚有九千鐵騎未動,而我軍騎兵總數(shù)不過一萬,分兵就中了王翦的計了?!崩钍烂癯谅暤?。
“可若是沒有騎兵支援的話,野戰(zhàn)一旦開啟,僅憑趙奢和李克用所部,未必能的擋住秦軍的左右兩翼呀?!?/p>
“不用擋住,只需為我軍爭取足夠的時間,讓我中軍吞下秦軍中軍即可?!?/p>
聽到此言,長孫無忌恍然大悟。
原來主公是想集中優(yōu)勢兵力,一舉擊敗王翦所屬率的中軍呀。
秦軍總共不過三萬大軍,左右兩翼放走了一萬七,中軍不過一萬三而已,而唐軍卻還有四萬的生力。
四萬唐軍打一萬三秦軍,這要是還打不贏的話,唐軍也就不用在打下去了,直接投降算了。
長孫無忌覺得李世民這么安排,并沒有什么問題,所以也沒有多勸。
左翼,公孫衍和李克用兩部最先相遇,雙方都沒產(chǎn)生任何交流,直接就開啟了大戰(zhàn),因為就算繼續(xù)饒也饒不過去了。
公孫衍命岳云率騎兵出擊,作為箭頭,而他自己則親領步卒在后方掩殺。
李克用命石敬瑭和康安裕,率槍兵在最前列布置槍陣,親臨刀盾兵、弩兵居后。
唐軍算是把秦軍的打法給研究透了,槍陣之后有盾陣、弩陣。
總之節(jié)節(jié)阻擊,層層抵御,一點點的卸下秦騎的沖擊力。
“殺……”
喊殺聲響起,大戰(zhàn)爆發(fā)。
與此同時,被宇文成都纏住的李元霸,聽到遠處傳來的喊殺聲后,不由皺了下眉,而后就繼續(xù)打。
今日外界的一切都跟他沒關系,他只想要打敗宇文成都這個曾經(jīng)的手下敗將,以維護自己的榮譽。
岳云所率的鐵騎,沒有絲毫的猶豫,在投射了三輪標槍之后,直接一頭撞上如同刺猬般的唐軍陣地。
唐國年產(chǎn)鋼鐵量有限,無法做所有兵器都為鋼鐵鑄造,所以槍兵所用的長槍,皆是鋼制槍頭,木制槍身。
準確來說,除了秦國之外,各國的槍兵所用的都是木槍。
也只有氣大財粗的秦國,才能讓槍兵用上全鐵質(zhì)勢的長槍,并且重量還不比木槍重上太多。
木槍身不夠堅韌,哪怕是成片的槍林,也只能抵御鐵騎片刻。
咔嚓,咔嚓……
成片的木槍被直接折斷,隨后大量士兵被撞飛,但秦軍最前派的鐵騎,也有不少被亂槍扎死。
王翦麾下的鐵騎,終究不是重甲鐵騎,只裝備了輕甲,防御力有限,無法抵御太高的傷害。
僅僅是一次沖撞,就讓秦軍損失了百余騎,但也在唐軍的陣地上撕開了一個口子,接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大戰(zhàn)。
“殺呀?!?/p>
岳云奮力揮舞金錘,沖在最前沿,生生殺出一條血路,來為大軍開道,可才剛剛破開了槍陣,他就被一名唐將給纏住了。
來將正是石敬瑭。
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后晉開國皇帝,石敬瑭也是將領出身,參與過“梁晉爭霸”,沖鋒陷陣,戰(zhàn)功卓著,武力達到了巔峰神將級別,距離戰(zhàn)神也只是一步之遙。
對上神將初期的岳云,石敬瑭或許打不過,但絕不會敗得太快。
轟……
錘戟相撞,巨大的沖擊力所形成的風壓,將兩人四周的士兵都給刮飛了。
岳云一番猛攻后,見未能拿下來將,只能穩(wěn)扎穩(wěn)打。
三千秦騎少了岳云這員猛將后,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了影響,沖擊力變?nèi)趿瞬簧佟?/p>
在李克用層層阻擊的戰(zhàn)術下,左翼三千秦騎的沖擊力越來越弱,越陷越深,大有被唐軍完全擋下來的趨勢。
“報……左翼李克用將軍,已和公孫衍所部開戰(zhàn)?!?/p>
“本公沒瞎,看的見。”
言罷,李世民手起了千里鏡,臉上閃過一抹笑意,心道:秦軍對付騎兵的戰(zhàn)術就是好用啊。
論騎戰(zhàn),秦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哪怕是元清兩個馬上之國,都已經(jīng)被秦軍憑借裝備優(yōu)勢而超越了。
論步兵打騎兵,秦軍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現(xiàn)今大部分步打騎戰(zhàn)法,基本都是從秦軍傳出來的。
以前李世民還不削模仿秦軍的戰(zhàn)法,認為自家的戰(zhàn)法更適合自家軍隊,而如今他只有兩個字,那就是真香。
不怪人家秦軍的戰(zhàn)力那么強,裝備好,戰(zhàn)術又那么先進,戰(zhàn)斗力能弱的了嘛。
“王翦,沒想到吧,本公會用秦軍的打法來對付秦軍?!崩钍烂裥χ哉Z起來。
他本可指揮中軍,直接撲向王翦的中軍,并依靠兵力優(yōu)勢將其擊潰。
但王翦的種種離奇操作,每次都和想的完全不一樣,這讓李世民隱隱感到有些不安,卻又不知道問題所在。
所以,在確定兩翼的安危前,李世民自然不敢擅自引爆大決戰(zhàn),萬一王翦真有別的后手的話,那他可就是主動送上門去了。
現(xiàn)在公孫衍被李克用所阻,看架勢,擋一兩個時辰不成問題。
至于趙奢那邊?
趙奢在李世民心中,是唐國軍事才能僅次于他的將領。
李克用都能用一萬大軍,擋住秦軍步騎一兩個時辰,以趙奢的才能肯定也沒有問題。
有著一兩個時辰的空擋,己方中軍完全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將秦軍中軍給一口吞掉呀。
李世民之所以將精兵強將都留下,就是想一舉擊潰王翦的中軍嘛,現(xiàn)在勝機已至,他自然不會無動于衷。
“傳令本部……”
李世民剛準備下令,卻發(fā)現(xiàn)左翼戰(zhàn)況,完全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倒不是趙奢比李克用差,同樣的兵力干不成同樣的事,而是他們所面臨的對手,公孫軒轅比公孫衍猛上太多了。
公孫軒轅麾下的兵力,雖只比公孫衍多一千,但加上公孫軒轅的話,戰(zhàn)斗力的增幅可不是一星半點。
公孫軒轅親臨鐵騎,一路碾碎了趙奢布下的槍陣、盾陣、刀陣,連斬唐軍三員將軍,幾乎如入無人之境。
至于負責左翼的馬山威,見軒轅猛到了這種程度,哪里還敢單獨出戰(zhàn)。
趙奢也不敢讓馬山威單獨出戰(zhàn),只能派人來向李世民求援。
若是在沒有人擋住他的話,左翼張開的口袋,可就真要被其鑿穿了。
所以,趙奢既求騎兵支援,也求猛將支援。
左翼不穩(wěn),李世民也不敢貿(mào)然出擊了,當即命高思繼、高思祥、高行周四將,率領兩千騎兵和三千步兵前去支援。
高思繼的救援非常及時,在晚上半柱香的話,趙奢所部都有可能被軒轅擊潰。
有了高思繼和兩千騎兵的加入,左翼不穩(wěn)的局勢,這才逐漸穩(wěn)定了下來。
馬山威更是聯(lián)合高思繼、高思祥、高行周三人一起出戰(zhàn),合四人之力擋住了公孫軒轅。
李世民見此,心中頓時松了口氣,可緊接著右翼又出了問題。
石敬瑭實力不弱,但戰(zhàn)馬普通,在岳云的連續(xù)重錘下,戰(zhàn)馬被活活震死,落馬后負傷逃回。
梅山兄弟中的老大康安裕,接替石敬瑭后雖擋住了岳云,不過卻難以挽回其落敗,對唐軍士氣的打擊。
與此同時,公孫衍也進行了發(fā)難,他親率陌刀隊沖擊李克用側翼,打的唐軍叫苦不迭。
很顯然,單憑李克用和一萬大軍,顯然是也擋不住公孫衍的。
沒有辦法,李世民只能繼續(xù)分兵,但又不能在分騎兵了,畢竟騎兵再減少的,他沒有把握打贏中軍的王翦,于是命徐榮所部一萬大軍前去支援李克用。
公孫衍所部八千步騎,同時面對李克用部一萬大軍,和徐榮部一萬大軍,共計兩萬大軍的合擊,一時間壓力倍增,顯然是沒有余力將其擊潰了。
分出去一萬五千兵力,李世民的中軍還剩兩萬五千,其中還包括五千飛熊軍精銳,總體而言依舊占據(jù)極大的優(yōu)勢,可他心中的不安卻也更為強烈。
李世民已經(jīng)隱隱察覺到了,他好像一直都再被王翦牽著走。
在按照對方的步調(diào)走的話,在大的優(yōu)勢也有消耗光。
所以。他決定打破常規(guī),絕不再被王翦牽著走。
李世民親率八千鐵騎,一萬七千步卒,以及李唐和三教英杰,直撲王翦的中軍而去。
一直沒有動靜的王翦中軍,見李世民這邊全軍出動,也跟著立馬行動了起來。
所有秦騎都在王翦的帶領下迎上了唐軍鐵騎。
李世民見此大喜過望,畢竟秦中軍沒了王翦,指揮協(xié)調(diào)能力定會大減。
李世民當機立斷,果斷親率八千鐵騎出戰(zhàn),以及一眾猛將迎戰(zhàn)。
李唐沒有比他更擅長騎戰(zhàn)的統(tǒng)帥,只有他才能讓唐軍鐵騎發(fā)揮出全部的戰(zhàn)力。
【叮咚,李世民技能‘貞觀’效果4發(fā)動,當親自加入戰(zhàn)斗時,全軍將領武力+1,并降低敵軍部分士氣。
當前李元霸武力上升至……
馬山威……
高思繼……
……
】
轟……
鐵騎對沖,再加上兩軍主帥的正面硬杠,也將這場秦唐大戰(zhàn)推上高潮,整個鎬京平原都化為了血肉磨坊。
才一開戰(zhàn),李世民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普通秦軍鐵騎僅能擋住他飛熊軍精銳?
仔細一觀察后,差點沒被氣死。
哪個王八蛋跟他說王翦麾下沒有精銳營的?
難道白馬義從都不是精銳嗎?
曾經(jīng)的白馬義從,雖叫這個名字,但騎乘的并不都是白馬。
白馬本就稀少,公孫家的勢力最大的時候,也湊不出幾千匹白馬來裝備軍隊。
但是大秦不一樣。
大秦坐擁九州之地,富甲四海,光是馬匹儲備就超過了兩百萬匹,湊出幾千上萬匹白馬來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大秦的皇帝嬴昊又偏偏是個強迫癥,所以公孫軒轅降秦之后,‘白馬義從’的名號才算是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