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不少人看著魏廣榮時,眸色有些變了。
二皇子的事情實在太過湊巧,而且裴覦的話也歧義太重,如果二皇子知情不報,甚至有意隱瞞,那北地的事情恐怕和他脫不了干系。
魏廣榮自然能感覺到他們變化,眼見著龍椅之上景帝臉色也陰沉下來,顯然是將裴覦的話聽進(jìn)去了。
他心里怒罵裴覦無恥小賊,竟拿這種事情污蔑二皇子他們,面上卻是急聲說道:
“陛下,二皇子前往西北巡查,與之前受災(zāi)的汾州、隰州等地相隔甚遠(yuǎn),且他早前就已經(jīng)回京,途中耽擱也是因為五皇子突染惡疾,病的難以起身?!?/p>
“二皇子他們早就過了敦川等地,落腳之處離京不遠(yuǎn),而且他們最遲這幾日就能入城,又怎能知道北地受災(zāi)之事……”
裴覦沒等魏廣榮的話說完,就揚了揚唇:“哦,原來二皇子給魏元輔送了信,怪本侯,未曾聽陛下提起此事,所以誤以為二皇子還未歸京?!?/p>
魏廣榮聞言不僅沒有松口氣,反而臉色更黑。
這不要臉的無恥之徒??!
他心道一聲不好,然還沒來得及辯解,就聽到景帝淡聲說道:“別說是定遠(yuǎn)侯,就是朕也是不知道,五皇子身染惡疾,二皇子他們即將回京的事情,果然,他們二人與你們魏家這個母家更親?!?/p>
“噗通!”
魏廣榮臉色一白連忙就跪在地上,而一旁的魏戌也是反應(yīng)過來不對勁,連忙跟著跪在一旁。
魏廣榮急聲道:“陛下恕罪,二皇子早前便已經(jīng)送信回京,但五皇子怕自身病體驚擾了陛下,且前些時日朝中又因鹽稅之事鬧的不可開交,五皇子不愿讓您擔(dān)憂,所以才央求了二皇子和老臣瞞著此事。”
“是老臣擔(dān)憂二位殿下周全,所以派人前往照應(yīng),這才知道五皇子身子康愈快要回京的事情,臣與二位殿下絕無欺瞞陛下之意!!”
魏戌也是連忙磕頭:“陛下,魏家上下對陛下忠心耿耿,二皇子、五皇子更是小心有加,還望陛下明鑒。”
景帝面無表情看著跪在地上的二人,見他們急的臉都有些發(fā)白,就連魏廣榮那老東西也是面染急色,他冷淡說道:“你們倒也不必如此,你們一個是二皇子他們的外祖,一個是他們的舅舅,他們與你們親近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朕這個父皇對他們太過嚴(yán)苛,自然不得他們親近?!?/p>
“陛下……”魏廣榮臉色一變就想要說話。
可誰知景帝根本不給他反應(yīng)的機(jī)會,直接收回目光說道:“既然五皇子病了,二皇子又舟車勞頓一路照顧他,那等他們回京之后,就讓他們留在京中好生休息,北地賑災(zāi)的事情不用他們?nèi)チ?,至于去的人選……”
見景帝猶豫,太子開口:“父皇,其實兒臣覺得,此事倒也不一定非得要皇室之人。”
“想要壓得住地方貪官污吏,彈壓勾結(jié)官府的貪蠢蠹商,只要前往賑災(zāi)之人手段凌厲,且清正廉明即可,朝中有不少能人,而且兒臣覺得,眼下有一個人就最為合適?!?/p>
景帝看他:“什么人?”
太子道:“漕運司倉司長史,駱巡。”
這人名一出,景帝便微瞇著眼若有所思。
殿中其他人面面相覷,魏廣榮則是面色一沉,太子向來行事謹(jǐn)慎,且北地賑災(zāi)一看便是能攬功的事情,他就算要推薦也該推薦自己人才是,可為什么是駱巡?難不成,駱巡投靠了太子?!
魏廣榮突然就想起之前漕運司的事情,鹽稅一案朝中調(diào)查,按理說不該那般順利,而且魏家一脈的人幾乎是突遭調(diào)查,所以根本來不及掃干凈尾巴,就直接被查了個正著。
如今想來,那駱巡和魏家無冤無仇,又在江南為官,若是無人指使怎會做這般大膽,幾乎是得罪整個江南官場的事情,而且事后魏廣榮曾想要教訓(xùn)他,兩次出手都被駱巡躲了過去。
原來是有太子出手,那駱巡竟然是太子的人!
魏廣榮神色陰沉,難怪今天夜里太子會那么巧出宮去了皇城司,又難怪那駱巡的“密信”會這么湊巧的時間,送到皇城司里,這分明是太子替那駱巡鋪好的路,想要讓他回京得勢。
魏廣榮怎么可能讓他們?nèi)缫狻?/p>
“陛下,駱巡此人管著漕司倉賦,不好輕易調(diào)動,而且他不在京城,也不知其秉性?!彼谅曊f道,“北地賑災(zāi)之事,事關(guān)重大,前去之人須得處處謹(jǐn)慎,豈能輕易動用地方朝臣……”
“那駱長史雖是地方朝臣,卻是個比任何人都謹(jǐn)慎的人?!?/p>
太子直接打斷了魏廣榮的話,“之前鹽稅一案,漕運司上下官員七成涉案其中,駱巡管著倉賦之事,不僅半點未曾沾染,還暗中收集其他官員貪污罪證,裴侯爺帶人南下查案之時便第一時間將罪證送上,為此立下大功?!?/p>
“論秉性,論手段,論為官清廉,對朝廷忠心,無人能出其右?!?/p>
太子說話間看向景帝,“之前父皇就曾提及想要恩賞,只是因為臨近年節(jié)封筆之時,考慮年后再賞,而且此次亦是駱巡發(fā)現(xiàn)江南糧商所行,以密信上告?!?/p>
“此等忠于朝廷之人,若只是留在漕運司,太過可惜了。”
景帝聞言點點頭:“如你所說,的確是可惜?!?/p>
魏廣榮見景帝附和,分明已有意動,緊緊握著拳心。
那個駱巡之前壞了魏家好事,幾乎將他們埋在漕運司里的人拔了個一干二凈,連帶著江南官場的人也折損了許多,后面更是賠進(jìn)去一個戶部侍郎,一個刑部尚書,讓得魏家元氣大傷。
他因此被太后訓(xùn)斥,魏家為了讓白忠杰頂罪也付出良多,那個駱巡簡直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原本還想著等開春之后,鹽稅之事徹底平息下來再好生找機(jī)會教訓(xùn)那人,可沒想到他居然投了太子。
駱巡本就有“檢舉”之功,又有太子力薦。
如今想要將人壓下去不可能,但他絕不會讓駱巡那般輕易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