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安平縣。
此刻,隔壁十全縣那則驚破天的大消息,尚還沒有傳到安平縣這邊。
整個安平縣一切如常,城中百姓依然“安居樂業(yè)”,“處處升平”,每日依然都有無數(shù)百姓酒足飯飽后,從驛站門口經(jīng)過......
今日已經(jīng)是“女御史”等人抵達(dá)此地的第六日,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著,明日張尚書等人的大船便即將抵達(dá)港口。
一大早,桂花就嘆了無數(shù)口氣。
整個隊伍所有人,除了孫靈素貼身保護(hù)于她之外,不管是寇偉還是樊順,甚至包括袁非月、曾洪英等人都各自有自已的事忙碌。
一個個的都不見人影,唯有桂花像個吉祥物似的,整日要端坐在驛站內(nèi)。
隨著一聲嘆氣聲后,桂花第無數(shù)次的扭頭確認(rèn)道:“大人應(yīng)該收到消息了吧?”
大人要是再不來安平縣,今夜的慶功宴就得她去赴,她是真的一點都不想去應(yīng)付那些老奸巨猾的老狐貍,光是見到那些人.......
“我就是難受,瞧著一個個都是笑臉,但一見他們笑,我就頭皮發(fā)麻。”桂花嘀咕道。
孫靈素本就是個行事一板一眼的,女騎的其他人聽說都跟著總旗一起辦正事去了,唯獨她被留在驛站,她的心情自然也不算好。
聞言她木樁子似的站在旁邊,一動不動。
桂花見孫靈素話也不說一句,百無聊賴的回過頭來,看了一眼桌上堆得整整齊齊的這些文書和卷宗,這些她也根本就沒翻開過。
因為不必看,能得到胡同知等人許可送來的這些賦稅、刑獄、軍務(wù)的文書卷宗,早就是滴水不漏,什么也不可能看得出來。
一想起胡同知、姚通判那幾人的嘴臉,桂花就只覺得渾身難受,說不出來的那種難受。
自從那日洗塵宴過后,這些官員就變著花樣似的,整日的不是這個宴,就是那個宴,總之有各種各樣的由頭,師出有名。
比如哪處漁港重新恢復(fù)船只來往,哪處的河道又清理干凈恢復(fù)如常,何處的海塘又修補好,何處的房屋又重建齊整........
前幾次,桂花都以水土不服為由敷衍了過去,而今夜席宴的由頭,是安平縣堤壩加固完畢,事關(guān)修建堤壩的大事。
而她這個專門到此督檢此事的巡按御史,無論如何,都沒有再推辭的理由。
“聽周女郎說,她們一進(jìn)十全縣就被當(dāng)成流民趕到了城外,大人肯定吃了很多苦,而我卻頂著大人的名頭在這里享清福.......”
聽桂花碎碎念個沒完,一直站在她身后默不作聲半晌的孫靈素,終于皺眉看了她一眼。
對她的緊張和擔(dān)憂視而不見,只語氣平平的催促一聲:“到時辰了,你該去門口了?!?/p>
桂花聞言一頓,再次嘆了口氣。
生無可戀道:“走吧.......”
等二人剛走出門,遠(yuǎn)遠(yuǎn)的便看到驛站門口已經(jīng)圍了好幾個人,有跨著菜籃的、挑著扁擔(dān)的、提著大桶的.......都是年紀(jì)不一的百姓。
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有。
桂花嘀咕一句:“這是又換人了,天天都換著不同的人來,還真是煞費苦心。”
而門口正安靜“蓄力”的數(shù)人中,頓時有人眼尖的發(fā)現(xiàn)她的身影,“巡按大人來了!”
隨著這一聲,數(shù)雙發(fā)亮的眼睛頓時紛紛看來,驛站門口的所有人都紛紛激動的看來,隨即快步上前,蜂擁而至桂花跟前。
緊接著便是震天的喊聲:
“我......草民要感謝本縣的孫縣令,是他給我家及時送來了賑災(zāi)糧,才讓我一家老小免于被餓死,感謝青天大老爺!”
“草民要感謝青天大老爺們,幫我家修建屋子,讓我們不必遭受風(fēng)吹雨淋,感謝全州的所有青天,救草民于水火之中!”
桂花被這群迫不及待“陳情”的百姓擠到臉上,不慌不忙,一臉淡定顯然是已經(jīng)習(xí)慣。
“我我我........”
她頓時循聲望去,像是例行公事一般,麻木詢問道:“你要感激誰?感激什么?”
“草民要感謝全州的胡同知,是他日夜艱辛的督促堤壩修建,我等才免于洪澇之苦,前兩日還累得生了病,草民對他感激不盡!”
“整個安平縣上下,都對他感激不盡!”
一口官話說得文鄒鄒的,比她說得還溜。
桂花心下簡直堪堪稱奇。
聽到他們挨個口齒伶俐,就像是提前演練過無數(shù)次般,跪哭在前方說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令人感至肺腑。
“巡按大人,還有,還有姚通判.......”
百姓們爭前恐后,迫不及待的向這位朝廷來的女欽差,敘說著自已對此地官員的感激之情,許多人一邊說,還一邊痛哭流涕。
此景此情,感天動地。
起初幾日,桂花頭一回見這樣百姓陳情的場面,還有些蒙,聽他們將胡同知、姚通判等人夸得天上有地下無,都是絕世好官。
那時她還天真的以為,她和大人或許是真的對全州這些官員有什么誤解,這么多的百姓來為他們跪哭功績呢.......
直到,她收到隔壁縣傳來的一系列消息。
此刻的桂花只是面無表情的點頭,回頭裝模作樣的吩咐身后人,“聽到了嗎,百姓有提到的官員和功績,都得拿筆記下來........”
身后的孫靈素拿著紙筆,一臉漠然的正在飛快記錄什么,瞧著一絲不茍,認(rèn)真極了。
“回大人,都記下來了?!彼龘P聲答道。
然而這時,但凡有人壯著膽子湊上去仔細(xì)一看,就能看到她那文簿上,正畫著一只只的大烏龜,活靈活現(xiàn),一只接著一只.......
此時此刻,安平縣的縣衙內(nèi)。
數(shù)名走出去都要令這座縣城抖一抖的官員們,正圍坐在一起,悠閑的品著茶,聽著下人匯報驛站那頭熱鬧的情形。
都紛紛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