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七皇子,自是不叫浮笙的,他叫承恩,承受君恩的承恩,這話倒也不錯,畢竟他的出生,他的地位,都是他的父皇給予的。
姜蕪和系統(tǒng)一起坐在宮中的屋頂上,感覺現(xiàn)在就和看電視差不多,隔著一層玻璃,清晰的虛假的故事。
當然,也同樣是狗血的。
當初,七皇子承恩是因為一個仙師的批語,所以才會被厭棄,甚至說出,讓七皇子早早去侍奉先帝,也算是七皇子有孝心了那種話,現(xiàn)在,七皇子承恩,依舊是因為一個批語,忽然就成了他父皇最看重的皇子。
姜蕪也見到了周知瑾,還有蘇拾卷,周博,這些極熟悉,但好像又不那么熟悉的身影,周知瑾現(xiàn)在還是個豆蔻少女,也的確,很受前朝皇帝喜歡。
但是,周知瑾應該是知道的吧,前朝皇帝喜歡一個人,還是不喜歡一個人,甚至連納入宮中的妃子,他寵幸妃嬪的時辰,都要一樣樣的卜算,周知瑾比七皇子幸運,她的八字好,也或許只是哪位仙師隨口一說,恰好便應在她的頭上了。
姜蕪看著周知瑾,現(xiàn)在的周知瑾,雖然已經(jīng)是滿腹才華了,但她卻是這京城之中的金絲雀,華麗,卻被豢養(yǎng),所以她看不見外面的世界,看不到外面的疾苦。
姜蕪長出一口氣,“幸好,我們攻略的是那個已經(jīng)在世上摸爬滾打一番的周知瑾,她受了苦,看了那個滿目瘡痍的天下?!?/p>
所以,她才能被輕易說服,但現(xiàn)在的周知瑾,可不會被說服,她若是見到神女,大概率會直接獻給皇帝。
姜蕪端著奶茶,看著那個錦衣華服的周知瑾,眉眼之中都是顧盼生姿,是她從未見過的樣子,她見到周知瑾的時候,周知瑾已經(jīng)是暮氣沉沉的模樣了。
她所能做的,也不過是讓周知瑾多那么一口氣,支撐著她走過這跌宕起伏的一生。
“這就是命數(shù)啊,命數(shù)這東西,還真是說不好?!?/p>
七皇子偶爾也會在皇城之中遇到周知瑾,兩人擦身而過,對彼此只有陌生的一點好奇,再多,便沒有了。
姜蕪其實曾有過一個念頭,這二人實在是太過相似,說不好能拿著一個相愛相殺的劇本,但她站在高處看過去的時候,才明白,在這皇城之中,這樣的劇本,其實也半點不精彩。
他們在皇城之中,也不過是渺小的,被人左右擺弄的一個棋子,情愛,在這兩個經(jīng)歷截然不同,卻同樣聰慧的人之間,實在是生不出來幾分。
這個七皇子還沒享幾天的福分,就被帶去了仙師那里,姜蕪和系統(tǒng)跟去看了,倒是和某些暗黑系的書中寫的差不多。
姜蕪和系統(tǒng)站在角落里,看著他們給七皇子喂了各種各樣的藥物,然后,便是取血,以及血肉,說是要給陛下煉藥。
第一天,七皇子是被人抬回去的,他終于明白,他這個忽然找回來,卻備受盛寵的皇子,為何卻不見人嫉妒,他們看著他的眼神,甚至是憐憫的。
然后便是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被養(yǎng)得稍稍好一些,便要被帶去,然后再被抬著回來,畢竟,他父皇的藥不能斷。
皇帝身邊的那個太監(jiān)來送賞賜的時候,笑瞇瞇的同他說,“七皇子命好,是個有大造化的人,您這也是為了陛下啊,陛下為了江山社稷而殫精竭慮,如今七皇子也是為這天下萬民出了一份力?!?/p>
姜蕪點頭,看著系統(tǒng),神色有些復雜,“我大概知道,他的執(zhí)念來自于何處了,命數(shù),和江山社稷,這些他的父皇,以及太多人用來PUA他的話,但這些人大概也沒想到,最后,他當真都做到了?!?/p>
浮笙聰明,但在這皇宮之中,在手握權(quán)勢的皇帝面前,聰明,其實掀不起太大的風浪,他不能私聯(lián)大臣,無權(quán)無勢,也沒大臣選擇這個七皇子,他身邊盯著的人太多了。
他的聰明才智,也一樣沒有用武之地。
但他會反抗,這樣的大起大落之后,這個最會趨炎附勢,惹得皇帝越發(fā)看重的皇子,用了最糟糕,但他唯一能做到的辦法去反抗。
皇帝要他的血去制藥,他就給,但在那之前,姜蕪看著浮笙避開很多人,然后去吃毒藥。
“這個時候,我倒是覺得,他有點像是浮笙了,不是每個人,每一次都會選擇這種自損一千,傷敵八百的法子的?!?/p>
姜蕪看著殿中伺候的人,偶爾會悄悄說話,在看到七皇子身上的傷痕累累之后,他們說,七皇子,命不好。
怪不得,他信命,卻又恨這命數(shù)。
美強慘是什么樣子的,該是什么樣子的?在小說之中,是作者毫不吝嗇自已的筆墨,讓一個人歷經(jīng),忍受常人所不能經(jīng)受的苦難,然后等待一個救贖,獨屬于他的,能將他拽出泥潭的救贖,這樣,那個救贖才顯得足夠重要。
在現(xiàn)實之中,那是你命不好,你擔著這么不好的命,要么認命,要么自救。
姜蕪站在那里,看著被抬著的七皇子從她身邊經(jīng)過,他的手無力的垂在旁邊,幾乎要碰到姜蕪的衣裙,觸手可及,讓姜蕪都要懷疑,他是不是在等,等自已這個頭頂“救贖”二字的主角登場。
但姜蕪只是站在那里,甚至沒多看他一眼。
她的攻略,喜歡自已為攻略目標書寫劇本,但眼前這個劇本,可不是她寫的,而是被硬拽進來的,她什么都不做,就是看客,一旦做了什么,便會被安上角色。
七皇子活到了及冠的年歲,皇帝十分滿意這個乖巧聽話的兒子,但他不知道,這個兒子寧可用自已的血肉也要將毒下給他。
“我曾經(jīng)在哪里看過,有貴人喜歡用最鮮嫩的驢肉,便想了個法子,將那驢子最嫩的那一塊肉挖去,卻不殺了它,而是讓它活著,然后等到那傷口上新長出來的肉,便是貴人喜歡的,最嫩的肉。”
姜蕪說這個故事的事情,七皇子承恩在那一日取血肉的時候,殺了那個仙師,用的凌遲的手法。
“先生怎的沒算到,自已會死在我手上。”
說對了,他不信命。
怪不得,他試探自已的辦法,就是試圖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