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上班,就開始到外面轉轉。
當然也有理由——科里明確由我負責寫材料。
我到聯(lián)系教育的劉水初那兒坐坐,問問教育方面的情況,他非常樂意提供。
我到聯(lián)系衛(wèi)生這一塊的陳升那兒坐坐。他向我詳細介紹全市衛(wèi)生現(xiàn)狀。
我到聯(lián)系文化,科委的劉維那兒,他談起四水市的文化,頭頭是道。
為什么他們對我很熱情,介紹情況就像向領導匯報一樣——面面俱到,十分詳細呢?
我馬上總結出一條道理。
他們希望我在寫材料時,多寫寫他們各自聯(lián)系的部門。
寫得越多,寫得越好,他們就越有成績。
所以,我到他們那兒去坐坐,他們把我當成了領導的調查人。
說實話,蕭市長的發(fā)言報告,過去是聞科長執(zhí)筆,現(xiàn)在會漸漸轉移到我身上。也就是說,我去了解情況,在某種意義上是代表蕭市長了解。
真是:思路一改,道路寬廣。算盤一響,黃金萬兩。
他們都是30歲上下的干部,正等著領導賞識,等著迅速進步的年齡段。需要我在報告中多寫寫他們的工作。
我到他們那兒坐坐,他們非常熱情。開始約我吃飯,一起玩,我們之間也漸漸熟悉起來。
吃飯也好,打球也好,打牌也好,散步也好,甚至唱歌也好,我都去。
正如少澤說的——你認識的人越多,你的信息就越靈通。
有一天,張科長把我叫去,我習慣性地把門一關。
他說:“不要關門,等會還有人要來。”
坐下之后,他問了我一些情況。
我匯報道:“目前寫一般的材料,應該沒問題。我把前面的一些重要報告基本上能背下來。”
他吃驚地望著我,說道:“你背一段。”
我把蕭市長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的幾個要點,背了出來。
張科長非常欣賞地望著我:
“曉東,工作做到這一步,說明你是一個記性好的人,是一個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是一個努力求上進的人。你寫了入黨報告,這個月底就討論?!?
“我不要在家吧。”
“不要。”
“那就好,月底不是說要和蕭市長一塊外出嗎?”
他說:“我叫你來,正是要說說這件事。蕭市長另外有一項工作,當前要一心抓,全力抓。所以,外出要移到12月份去了?!?
我點點頭。
他叮囑道:“至于你呢,有時間就讀讀書記市長的報告。”
我認真地點點頭。
回到辦公室,我問要陳姐資料。
她說:“這些報告都有。你要哪一些?”
我說:“書記市長近幾年在全市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吧?!?
她到檔案室找了出來,笑道:“是你想讀,還是領導安排你讀?”
工作了幾個月,我懂得這里的玄關,便笑道:“是我想看一看?!?
既然跟蕭市長外出推改完到12月份。我就輕松多了,每天上班讀讀文件,做做筆記,了解領導思路。
市長的報告的好說,他的思路一如既往。
新來的市委書記張際明,他講話比前任更注意文采,經常引用一些成語典故。
我就買本成語大全。時時翻翻。
其他時間就放心玩。
與同事玩,與其他單位的人玩。
社交,是每個公務員的第一件要事。
不社交的人,在機關會混得不好。
當然,有了社交,一些心中的疑團就逐漸解開。
比如,我不用專門去了解陳姐,其他機關的朋友問我跟誰一間辦公室。我說跟陳姐在一起。
于是,別人就說起陳姐。
張三說陳姐,李四說陳姐。陳姐的情況就在我心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圖。
正如少澤分析的那樣。陳姐到檔案館,是她主動要求的。
原因很復雜。陳姐當時分到科里是搞辦公室。她父親當時是當衛(wèi)生局長。但他父親比較剛直。前任市委書記有一次在一個小會上批評了衛(wèi)生局有些事情沒有做好。
陳姐她爹就站起來說明情況。
前任書記說:“你沒做好就改,要解釋做什么?”
她爹說:“這里面有些數(shù)據(jù)不準?!?
“不準,下次你搞準一點?!?
“我搞準了,是寫材料的混淆了?!?
“我說了下次搞準嘛?!?
“沒搞準,我有權糾正,不能讓衛(wèi)生系統(tǒng)的人蒙冤?!?
前任書書記把桌子一拍:“你愿意開就開,不愿意開會就走?!?
結果,陳姐他父親——軍人出身的陳局長,一怒之下,真的夾著公文包就走了。
這還了得?
過了一個月,前任書記把陳局長的職務抹掉,讓他到政協(xié)當個委室主任。
就是說,不聽老子的話,你就到一邊去休息吧。過了幾年,船到碼頭車到站,陳局長就退休了。
陳姐原來搞辦公室,自從她爸撞頂了原市委書記后,也覺得工作起來沒意思。
事情做了,當時的科長從不表揚她。
她一氣之下,跟政府辦主任提出,她要求去檔案室。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那時政府辦主任不是孟主任。那主任也同意了。
了解這些事情后,我不得不佩服少澤。
真是他爹在官場混。他對官場這一套非常熟悉,從一個30多歲的美少婦坐檔案室,他就能分析出一堆道理。而且,事實還果真如此。
其次是高曉雯,我了解到她是機關事務局高局長的侄女。
我的個爺爺加奶奶,難怪她中專畢業(yè)就進了市政府辦。
當然,還有很多的情況,不用你專門了解。
打牌時,散步時,喝茶時,總能聽到一些正宗消息或者八卦逸事。
不一定是我同事們說的。有些是一起玩的其他單位干部,甚至社會上的人說出來的。
比如聞科長沒人敢惹,但是在老婆面前卻不敢還嘴。
因為聞科長原來是一中一名普通老師。被當時的校長看中,極力推薦給市領導,結果進了機關。
老校長不僅把聞先知送進了機關,還撮合了女兒的婚事。在退休之前,把女兒從團委書記提為副校長,順利完成【后繼有人】。
還有,他們也議論我老家舒書記的逸聞軼事。
當然,他們都不知道我和舒書記的女兒舒雨睛是同學。
他們說舒書記好大喜功,弄出一個驚人之舉——把所有的師范生都分到鄉(xiāng)里去教書。
結果,天怨人怒。在秦水縣有點坐不穩(wěn)。干部們告狀不斷。
老百姓告狀,他可以把人抓進監(jiān)獄。干部們告狀就難處理了,有人在市里有關系,有人在省里有關系,隨便抓人,說不定惹火燒身。
萬般無奈的舒書記到處跑門路。市里不會提拔他,就只好平調到省里一個廳里去當個普通處長。
反正,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干部不八卦。
他們非常八卦,但要和信得過的人才八卦。
他們不是不八卦,只是和我有限地八卦。一些不能說的,他們絕對不會告訴我。
日子過得飛快,一下就到了十二月初,張科長通知我,十二月五號隨蕭市長外出考察。孟主任也會一同去。
張科長說:“你有事就問孟主任,不要拘謹,每個人都是由不知道到知道,由不會到會?!?
我回到辦公室,跟陳姐說了情況。
她笑道:“祝你一路順利。這兩天,你可要好好做點準備工作啊。”
我說:“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她說:“養(yǎng)好精神嘛,天氣冷了,別感冒,多呆在家里,不要去會女朋友?!?
我笑道:“會什么女朋友?”
她說:“上次那個,我想喊你到外面走一走。你那房子一直關著,不是談戀愛?”
我哈哈大笑,說:“在一起打牌呢?!?
“啊?你喜歡打牌?”
“不是喜歡打。我同學少澤一定要打?!?
“哦——”
她長長在“哦”了一聲,沒說話了。
接下來,我將與從沒打過交道的蕭市長一道出訪了。
喜歡官場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