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市里召開【四水市在外成功人士茶話會】。來了50多位工商界代表。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經商,借著過年回家的機會,受邀參會。
會議由邵市長主持。
張書記作報告,他說:
“各位四水籍在外的工商界代表,上午好。
勝日尋芳四水濱,無邊風水日日新。值此春和景明、萬木爭春之際,市委、市政府誠邀在各位在外成功人士歡聚一堂。
今天的主題是——講鄉(xiāng)話、慰鄉(xiāng)情、引項目、爭資金、出主意、薦人才。
共襄強市盛舉,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談三點想法……”
張書記侃侃而談,他講的三點并不長,但被好幾次掌聲打斷。
我坐在會議室的最后一排,每響起一次掌聲,心里就給自己加一分,畢竟這稿子是我寫的啊。
最后,張書記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說道:
“當初,你們沿著彎彎山道走出四水,走向全省乃至全國。用智慧和雙手,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yè)。
而今,青山綠水的四水,期盼你們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回鄉(xiāng)投資。
你們每一句溫暖的鼓勵,每一條中肯的建議,每一個項目的引進,必將鼓舞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銳意進取,書寫四水美好明天。
四水流日夜,眾鄉(xiāng)親翹首以待;莫峰盼振興,幾千年守候君歸。殷殷我心,盼之望之。我希望在座各位,今天暢所欲言,為我們出高招、獻良策。
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譜寫四水美好燦爛的明天吧。謝謝大家?!?
最后這段話,他講得聲情并茂,激揚高亢。
語音一落。雷鳴般的掌聲像要把會議室抬起來似的。
邵市長連按了幾下手勢,掌聲才停。
他說道:“張書記作了推心置腹、發(fā)自內心的講話,下面,請各位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出主意,提建議,暢所欲言?!?
張書記這番話調動了現(xiàn)場情緒,臺下紛紛舉手,兩個工作人員各持一個話筒,按照誰先舉手,誰先發(fā)言的原則,馬上把話筒遞給第一個舉手的人。
一個中年男子站起來,說道:
“我叫譚唯義。聽了書記這么激情洋溢的講話,心就像黃河一樣澎湃,長江一樣奔流(笑聲)。
大家不要笑,我說的是真實感情。四水的發(fā)展,確實需要我們在外人士回鄉(xiāng)來投資。我翻了翻《招商手冊》,準備回來發(fā)展種植業(yè),我的主業(yè)是藥材種植……”
等譚唯義說完,大家鼓掌。
這時,江左商會會長劉德賽說:
“書記講話激情澎湃,我深受鼓舞,我一直在搞水泥行業(yè),現(xiàn)在白水泥銷路不錯,四水又多白石頭,所以,我想回來辦水泥廠。
當然,這要經公司集體研究,但我會努力說服公司其他人……”
接下來,又有一個人舉手。
大家爭先恐后,暢談自己的想法,因為發(fā)言的人多,會議推遲半小時散會。
最后,邵市長總結道:“我看到好多人還在舉手,但我們也不能空著肚子鬧革命,所以,上午的會議暫時開到這兒。
大家有好的建議,吃了飯再接著講?,F(xiàn)在,暫時休會,請各位移步四水賓館,一起用午餐?!?
中午的宴會自然不必說,眾商云集,觥籌交錯。
吃了飯也沒休息,大家回到會議室,繼續(xù)發(fā)言。直至下午三點,會議才結束。
散會后,我跟著張書記回到辦公室。他在里面辦公,我在外面值班。
一會兒,高秘書長進去匯報工作,我進去泡了杯茶就出來了。
再一會兒,老干局戴局長來了,我又進去泡了茶,出來。
大約二十分鐘之后,他們倆一起走了。
桌上的鈴響了一下,我走了進去。
張書記指了指他對面的椅子,示意我坐。
我習慣性地先看他的保溫杯,見只有一半茶水,便給他先添了茶水,才坐到他對面。
張書記笑道:“這個講話稿寫得好。調動了大家的情緒,所以會議延長到下午?!?
我只笑笑。
他說:“講話稿寫得好不好,就看兩個效果。一是沒有任何掌聲,這叫有震懾力。二是不斷有掌聲,這叫有感染力?!?
我點點頭。
“明天上午,我和高秘書長一起去看望退下來的老領導,也不準備其他禮物,就是一捧鮮花,一個紅包。這些辦公室會準備好。你跟著我跑一趟就行?!?
我問:“幾點?”
“九點吧。”
“我建議十點,因為老同志節(jié)假日起得遲,再說,十點了,老領導家里就有了客人,書記去看望,他們會更高興?!?
張書記看著我,笑道:“你考慮問題很周到啊?!?
交待完工作,他又問:“今天這么多發(fā)言的,你認為有哪幾個是會真正來投資的?”
我說:“這個我算不準,不過有個感覺。第一個發(fā)言的譚唯義,我覺得他應該是第一個真正的來投資的人?!?
張書記反問:“理由呢?”
“第一,我看了資料,他確實是做中草藥生意的。第二,他在廣東發(fā)展,比較務實?!?
,!
“在廣東發(fā)展就比較務實?”
“說錯了,書記可以批評我。”
“在這里可以暢所欲言?!?
我說:“我接觸過一些廣東人,整個廣東的環(huán)境比較務實。就算在外地人,在那么呆久了,也被漸漸同化。
比如譚唯義發(fā)言時,我就看了他的資料,他在廣州打拼12年了?;旧媳煌恢v繁文縟節(jié)。
而我們內地人喜歡論資排輩,要等有會長、副會長頭銜的人先講。他不同,有感覺,站起來就講。
這種人務實,反而真實可信。
再則,他講的種植業(yè),就是沖著莫林山開發(fā)來布局的?!?
張書記點點頭,再問道:“那你認為四水駐秦江商會的劉德賽怎么樣?”
我微微一笑:“書記心里有數(shù)?!?
他說:“要你講,你就放心講?!?
我也放大膽子,不顧一切說開了:
“我覺得整個我們秦江省的風氣都不行。就像上次,一頓酒喝一個多小時,在酒桌上拍胸脯表硬態(tài),這叫喝酒很行,拍胸脯很行,真的要落實了,就說要回去研究?!?
書記笑道:“你去過廣東沒有?!?
我搖搖頭,說道:“沒去過,讀大學時,有個同學是廣州本地人,其中有一位同學的父親辦了燈飾廠,汽車配件廠兩個廠子。
他父親請生意上的客戶吃飯,我也參加過幾次。吃飯就吃飯,不拍胸脯不斗酒。我還幫我同學家發(fā)過發(fā)廣告紙。
即算是同學,發(fā)廣告紙也是計件的,發(fā)多少張,給我多少工資?!?
“你還發(fā)個廣告紙?”
我點點頭:“就是那種【掃樓】,一戶一戶從門縫里塞進去,當然,那是一些戶主還沒入住的樓盤。”
張書記來了興趣:“你說說。就當閑談,不要怕丑,說得越真實越好?!?
我也不知道他為什么對我發(fā)廣告紙感興趣,反正還沒正式上班,沒人來打擾,書記又愿意聽,我就談起了我與邵子勛爬樓的往事——
喜歡官場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