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當然知道李青的話中意思,默了下,輕輕頷首:
“知道了,退下吧?!?/p>
“是,奴婢告退。”馮保微微松了口氣。
同時,他也有些詫異,皇上竟然沒有問永青侯和不列顛女王的那些二三事。
黃錦笑呵呵道:“李青還是有品的,既然這樣說,就一定會盡早回來?!?/p>
朱厚熜斜睨了他一眼,嗤笑道:“朕記得,李沒品的外號,就是你給起的吧?”
“啊?這……”黃錦大窘,訕訕道,“奴婢……奴婢只是不忿他當初對太上皇您不恭,故才給他起了沒品的外號,呵呵……做不得真,李青人品還是有的?!?/p>
“人品?”
朱厚熜呵呵。
黃錦最是了解主子,深知別看主子冷笑連連,實則還是希望李青能早些回來,便又說了許多李青守諾的佐證。
直至哄得太上皇嘴角上揚……
~
乾清宮。
朱載坖沉吟著說:“江南風氣開放,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較高,這羊毛夾克就讓給李家吧,嗯…,讓利一成給李家,算作朕的恩賞?!?/p>
羊毛夾克的銷售問題,朱載坖并不看好。
數(shù)額如此龐大,這一成的讓利看似很慷慨,實則需要一個前提,羊毛夾克能以正價格全數(shù)出售,不然,李家穩(wěn)賠不賺。
而且,時下已經(jīng)錯過了銷售的季節(jié)。
當然了,朱載坖也不是誠心薅李家羊毛,這是李青承諾過的,還有就是朝廷的財政問題著實不樂觀。
朱載坖舒了口氣,道:“之后的交易,還是以原料為主?!?/p>
“是,奴婢遵旨。”馮保恭敬行了個禮,試探著問,“皇上,之后交付戰(zhàn)艦……還需不需要奴婢親自前往啊?”
朱載坖瞧了他一眼,嗤笑道:“怎么,不愿意?”
馮保一凜,忙下跪表忠心:“奴婢哪有這樣的心思,能為皇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奴婢開心還來不及呢,”
卻聽皇帝聲音轉(zhuǎn)為溫和,說道:“既然交易已經(jīng)徹底敲定,下次就不用你這個掌印親自去了,司禮監(jiān)那么多太監(jiān),屆時你挑個得力的?!?/p>
馮保心頭大喜:“奴婢遵旨,奴婢這就去……”
“慢著?!敝燧d坖截斷他,確認道,“永青侯真沒說具體什么時候回來?”
馮保點頭。
朱載坖微微皺眉,自語道:“永青侯在不列顛待了那么久,以他的辦事能力,這么長時間什么事做不成?再說這場交易也敲定了,朝廷又不會賴賬,永青侯還留在不列顛做甚……”
馮保欲言又止。
卻見皇帝回過神,沒好氣道:“還愣著干嘛,忙你的去吧?!?/p>
“哎,是是,奴婢告退。”馮保也不是碎嘴子的人,皇帝不問,他自不會上趕著曝光李青的桃色軼聞。
朱載坖輕輕捏了捏眉心,面容苦悶。
朝廷進項越來越多,赤字卻越來越大,雖然大地震的余波徹底平息了,私塾建設(shè)也進入了后期,財政支出有所降低,可一樣是花錢如流水。
募兵制度下的軍餉,西域的扶持,漠北的融合,再加上他這個新帝登基,減了三年的賦稅……
赤字并沒有好轉(zhuǎn),只是赤字增幅沒那么夸張了。
從哪兒弄錢呢?
朱載坖唯一想到的,也是最切實可行的就是加稅。
問題是登基詔書說好了減稅三年,如今不過隆慶元年,如何出爾反爾?
不由自主的,朱載坖想到了高拱。
‘父皇并不反對,永青侯也說有可行性,可又都說要等一個契機,唉,說的輕巧,國帑壓力山大啊,真是愁煞了人……’
朱載坖心累的嘆了口氣,揚聲道:“傳諭戶部侍郎張居正進宮見朕?!?/p>
張居正剛升任戶部侍郎不久,正是干勁兒滿滿的時候,且他與徐階的關(guān)系,幾乎人盡皆知,要加以利用才好……
朱載坖吁了口氣,提起朱筆,批閱奏疏。
“皇上,張侍郎到了?!?/p>
“宣?!敝燧d坖放下朱筆,一邊醞釀著畫大餅的臺詞……
少頃,張居正隨小太監(jiān)進來,恭敬行禮:“微臣參見吾皇萬歲。”
“張愛卿免禮。”朱載坖神色溫和,呵呵笑道,“久聞張愛卿素神童之稱,五歲識字,七歲能通六經(jīng)大義,十二歲考中秀才,十六歲考中舉人,二十三歲考中進士;如此履歷,著實不凡,然,仕途卻多坎坷,聽聞昔年太上皇策問張愛卿之事,朕便知張愛卿才具非凡,如今看來,張愛卿之才,遠超朕之所想?!?/p>
朱載坖拿起張居正的奏疏晃了晃,贊道:
“愛卿疏中所奏字字珠璣,財力即國力之說,朕亦深以為然。”
說到這兒,朱載坖便不再說了,靜等張居正續(xù)上他不方便說的話。
張居正自然不會讓皇帝失望,再接到傳召之時,他便有了腹稿,忙接言道:“皇上過譽了?!?/p>
略微停頓了下,“皇上圣明,縱觀歷代王朝興衰,無不與財力掛鉤,列祖列宗愛民如子,太上皇愛民如子,皇上愛民如子,百姓頌之……”
一大段政治正確之后,張居正話鋒一轉(zhuǎn),道:
“今之大明富則富矣,然只民富,國卻不然,故臣斗膽以為,兼顧富民的同時,亦要考慮富國,臣在戶部任職,自當謀其政,臣食君之祿,更要為君分憂?!?/p>
張居正深吸一口氣,恭聲道:“臣有真心之言上奏!”
“準奏!”
“臣以為清丈田畝,刻不容緩?!睆埦诱f道,“臣以為,可先在江南數(shù)省試點推行,如: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待有了成果,再全面推廣?!?/p>
清丈田畝并不是多么高明的諫策,且大明諸多皇帝都推行過,宣宗之前效果不錯,宣宗之后,效果也有,卻也有限。
可結(jié)合上下文,便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以清丈田畝的名義,攫取財富!
不料,張居正接下來的話,卻讓朱載坖明白自已會錯了意。
“我大明伊始,江南就富過北方,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士紳盤根錯節(jié),乃至沆瀣一氣,故臣斗膽以為,需借助外力?!?/p>
朱載坖上身微微前傾,“怎么說?”
“軍隊!”
朱載坖沉吟了下,微微搖頭:“衛(wèi)所基層軍官多是本地人,起不到多大效果?!?/p>
“皇上英明,啟用衛(wèi)所卻不可行,但……若是募兵制下的軍隊呢?”
“戚繼光?”
朱載坖脫口而出。
江南、軍隊、募兵制……朱載坖第一個念頭就是戚繼光。
不是戚繼光的官職太高,而是戚繼光的戰(zhàn)績太耀眼了。
近乎妖孽的戰(zhàn)損比,朝廷起初一度質(zhì)疑其真實性,朱載坖也不例外,可廠衛(wèi)派了一波又一波,調(diào)查結(jié)果卻只有一個——事實如此!
戚繼光的職責是剿倭,與當?shù)厥考澆]什么交集,若是由他協(xié)助,監(jiān)督,乃至主導清丈田畝,效果自然大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這么多年的四海承平,以至于大明武德流失的厲害,文武已經(jīng)失衡到武將幾乎淪為了邊角料。
于皇帝來說,于國家來說,這都不是好事。
武德缺失的大明,戚繼光這樣武將本就矚目,甚至都不用怎么宣傳,只需稍微推波助瀾一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武德缺失的頹勢。
更重要的是,啟用戚繼光本身就是一個極強的政治信號。
青睞武將的政治信號!
軍隊永遠是皇權(quán)的重要基石,且沒有之一!
昔年建文敗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寒了武將的心。
如今政治土壤變了,自不會再出現(xiàn)那般情況,可這不是冷落武將和軍隊的理由。
朱載坖深深望了眼張居正,強壓下喜悅與贊賞,不動聲色道:
“且不說朝中的反對聲浪,戚繼光的職責是清剿倭寇,讓他去清丈田畝,倭寇怎么辦?”
“回皇上,剿倭俞將軍可以分擔?!?/p>
“如此安排,怕是戚繼光多少會有情緒?!敝燧d坖沉吟道,“誠然,在外人看來這是朕重用的體現(xiàn),可對戚繼光來說,這并不是個美差。他若一絲不茍,等同于與江南士紳,乃至京中大員決裂,若他畏首畏尾,啟用他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張居正怔了下,嘆服道:“皇上明察秋毫,令臣汗顏。”
朱載坖端起茶杯,抿茶不語。
張居正苦思冥想了好一陣,才緩緩說道:
“微臣聽聞,戚繼光與夫人感情深厚,至今未曾納妾,臣以為……皇上恩賞戚夫人效果更好。此外,皇上可以通過巡撫楊慎,亦或其副手沈煉,來為戚繼光站臺。巡撫楊慎一向剛正……咳咳,沈煉素來嫉惡如仇,當初太上皇命他去做楊慎副手,想來,正是為了今日布局?!?/p>
朱載坖借品茶之際,仔細盤算了下,認可了張居正的建議。
“清丈田畝素來都是文官在做,如今這般……只怕徐大學士也要為難了啊?!?/p>
張居正自然聽得出弦外之音,忙表態(tài)道:
“徐大學士素來秉公辦事,臣以為,徐大學士不會反對?!?/p>
朱載坖終于不再掩飾笑意,頷首道:“張愛卿不愧神童之名,這些,早就有了腹稿了吧?”
“皇上謬贊了,若非皇上思慮周全,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臣也沒了下文?!睆埦诱暤溃岸际腔噬系奶狳c,才讓臣有了表現(xiàn)機會。”
“哈哈……”
朱載坖心情愉悅,“張愛卿忠君愛國之心令朕感動?!?/p>
頓了下,正色道:“忠臣不容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