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看看!”
崇禎有些迫不及待了,片刻后,在另一個工坊中,看到了最終的顆?;鹚帯?/p>
這些顆?;幕鹚幹挥忻琢4笮?,至少在感官上看,還是比較均勻的。
崇禎抓了一些放在手上仔細的觀察著,眼中滿是驚喜之色。
“徐愛卿,你們可真是給朕一個大驚喜,竟然做到了如此的地步,朕是真的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火藥的威力了。”
“陛下,估計試驗場那邊已經(jīng)準備好了,臣請陛下移駕前往!”
“試驗場?”
“陛下,為了方便研究各種火器的威力,臣等在百望山中選了一個山谷,專門用于各種火銃的試射、火藥的爆炸等等,
山谷之中,周邊群山遮擋,既安全又隱蔽,也不會擾民,這是火器研究院建在這里的原因之一了?!?/p>
“好想法!”
崇禎有些感慨,果然是技術(shù)大佬,做事滴水不漏。
“徐愛卿,安排一個人去將周遇吉等人帶到試驗場吧!”
安排完后,眾人上了馬,眾人沿著兩山之間開辟出來的路,足足走了兩刻鐘,又是一座守衛(wèi)森嚴的關(guān)卡出現(xiàn)。
檢查過后,眾人進入山谷,映入眼簾的則是各種靶子、工具、火炮、火銃等等。
一些工匠站在一些棚子下面拿著火銃等在討論著什么。
徐光啟引著崇禎到了一座高三米、厚半米、帶著一些小瞭望窗高墻后,一個裝滿了火藥的木桶也抬了過來。
“陛下,此次試射的有火銃、鳥銃、三眼銃、佛郎機炮、虎蹲炮、將軍炮等,我們在這堵墻體后面,通過瞭望口觀看,以免炮管炸開。”
“嗯,開始吧,注意安全!”
雖然是廢話,但崇禎還是囑咐了一句。
穿越來快一年了,直到這一刻,崇禎才真正的看到火銃的裝填和發(fā)射過程。
一邊的徐光啟也在講解著火銃的構(gòu)造,大致分為:銃膛、藥室和尾銎。
軍士從火藥桶中將自己的藥罐裝滿,到了墻體的另一側(cè)。
只見軍士們先在尾銎裝了一根火線,隨后又用一個竹筒從大藥桶中弄出一些火藥從銃口裝入,
然后用一根小棍子搗了搗,最后用從銃口放入了鉛子。
“院長,全部準備完成!”
“按平常測試的來吧!”
徐光啟回應(yīng)完后,一名軍士負責支架和瞄準,另一名軍士拿出一個火折子,吹然后直接點燃了引線。
隨著引線的燃燒,絲絲黑煙冒出,崇禎等人的心也隨著燃燒了起來。
看著整個裝填的過程和發(fā)射的過程,崇禎雖然無語,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三線戰(zhàn)術(shù)解決裝填問題,火銃數(shù)量解決精度問題。
若是等建奴火器發(fā)展起來,以現(xiàn)在的火器戰(zhàn)術(shù)思維,很可能就演變成后世流行歐洲兩百年的排隊槍斃的戰(zhàn)術(shù)。
擺開陣型對射,誰的陣型先崩潰,另一方就開始沖鋒。
“轟!”
“轟!”
“轟!”
……
一聲聲巨響響起,火舌、濃煙也隨之出現(xiàn)。
一刻鐘后,鳥銃的測試結(jié)果出來的。
鳥銃最大射程從最初的兩百步,提升到了近兩百五十步,有效射程從六十步,提升到了八十步。
別小看這二十步的有效距離,如果用三線戰(zhàn)法,可以增加六次的發(fā)射機會。
試想一下,如果有五千名鳥銃兵,兩人一組,那就是兩千五百支火銃,
六次機會,那就是一萬五千槍,哪怕精度再差,也能用數(shù)量來彌補殺傷力了。
……
一個時辰后,準備的幾種火器全部完成測試。
虎蹲炮最大射程一百五十丈提升到一百八十丈,有效射程從二十五丈提升到了四十丈。
將軍炮最大射程射程三百丈提升到了……
……
看著匯總出來的數(shù)據(jù),徐光啟輕聲道:“陛下,顆粒狀的火藥比粉末狀的火藥,威力增加了一倍左右?!?/p>
“徐愛卿辛苦了!”
對于徐光啟他們匯報的結(jié)果,崇禎沒有懷疑,但也沒有發(fā)表意見。
這玩意不能只看最大射程和有效距離,跟裝填火藥的重量、火藥的壓實程度、鉛子的重量、發(fā)射的角度等等都有關(guān)系。
就以剛剛他看到的情況來看,每一次發(fā)射時裝填的火藥量、角度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真沒法給具體的數(shù)據(jù)。
但從最后幾種火炮的威力看,增加了一倍是有的,火銃類的就不好說了。
無論怎么樣,肯定比之前粉末狀的威力大,這就足夠了。
“完成的真是時候呀,算計建奴的策略可以換換了!”
評估完了顆?;鹚幍耐螅绲澯衷谛闹懈袊@了一句。
他原本的計劃是逼著建奴提前走歷史上己巳之變的路線,就是怕建奴和蒙古諸部形成了聯(lián)盟,甚至直接收服,那建奴將徹底成氣候了。
以騰驤左衛(wèi)和白桿兵堵住建奴進關(guān)的兵力,隨后調(diào)騰驤四衛(wèi)、禁軍九衛(wèi)、昌平、真保兩鎮(zhèn)、山海關(guān)等地的兵力,圍殺建奴,
即便是一換一、二換一、三換一,也要將入關(guān)的建奴兵力給磨掉。
只要將入關(guān)的這部分建奴兵力干掉,建奴元氣大傷,面對蒙古諸部威脅,薊遼防線大軍再行攻擊,說不定能將建奴的盛京給打沒了。
現(xiàn)在火藥顆粒化做出來了,那他就有太多的手段來減少損失了。
大明是有震天雷、火耗子、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等,但因為火藥質(zhì)量和外用材質(zhì),局限性很大。
一個震天雷直徑二十厘米,重二十斤,這玩意除了投石機,人力真沒法送出去,要么守城用。
但他現(xiàn)在的玩法是,用竹筒、瓷瓶等等,將顆?;鹚幯b進去半斤,再加上一些鐵蒺藜等等,制作成后世簡易的手榴彈。
即便火藥威力沒有后世那么大,但爆炸產(chǎn)生的沖擊力將鐵蒺藜炸出去,也能造成極大的殺傷力。
投彈手都是現(xiàn)成的,弓箭手的臂力都是極強的,估計扔個五十米問題不大。
再配合拒馬樁、陷馬坑等等,建奴騎兵也能碰撞一碰。
再玩的狠一些,做個十斤、二十斤重的,用投石器投射出去,那殺傷力絕對不比紅衣大炮實心彈的威力小。
最關(guān)鍵的是投石機制作簡單,攜帶輕便,至少比紅夷大炮輕太多了。
“徐愛卿,你讓人去找一些不同大小的酒壇子,粗一些的、干燥的竹子等等過來,再找一名工匠來,朕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