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醉仙樓。
北京城最大的幾座酒樓之一,此刻早已經(jīng)是人滿為患了。
“劉當家的,你們在北京城外面,有沒有聽說遵化那邊大戰(zhàn)的事情,到底什么情況?”
被稱為劉當家的名叫劉恒仁,是恒仁商號的掌舵人,商號主要做新鮮干果糕點生意的,整個北直隸最大的一家。
同桌的四五人都是他合作的一些商人、朋友,聽說他進城了,非要說請他喝酒,壓壓驚。
劉恒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并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好奇道:“你們先告訴我,你們在京城聽見了什么?朝廷有沒有戰(zhàn)報什么的?”
“戰(zhàn)報當然有,就是有些扯淡!”
“諾,你看看,都刊印在大明日報上了,太扯淡了,圍殺了建奴六萬五千人,怎么不說把建奴平推了呢?”
說話之人拿出一份大明日報遞了過去,越說越生氣,直接抓起酒壺連灌了好幾口。
“有意思,也不知道這戰(zhàn)報是誰寫的!”
“你也覺得朝廷在扯淡?”
“不!”
劉恒仁將報紙放到一邊:“我是覺得寫的太保守、板正了,很多都沒有透露出來!”
不待其他人說話,劉恒仁繼續(xù)道:“具體傷亡不清楚,但我可以從側面描述一下,你們自己判斷。
第一、據(jù)一些人看到,從北京城周邊朝遵化運送的糧草的車隊一眼望不到頭,而且是晝夜不停,夜里火把都將整個官道都映紅了;
整個龍井關范圍內(nèi),看到了數(shù)支不同軍鎮(zhèn)的軍旗,在結合運送的糧草等等,粗略算算估計有一二十萬人。
第二、七月二十五六日,朝廷在永平、灤州、遵化等城招募至少兩三萬名工匠、勞力,修補城墻、官道等等;
第三、七月二十二日后,整座龍井關前白天數(shù)百道粗壯的黑煙升騰,極其刺鼻,好像是在焚燒尸體,晝夜不停,附近幾座山上樹被砍的稀疏。
第四、漢兒莊城和龍井關城中間有灤河、澈河,下游二三十里地方,河水都是淡紅色的,血腥味撲鼻,連牲畜都不敢飲用;
時不時的都有一具殘缺不全的尸體飄到下游。
甚至、甚至……”
劉恒仁說到這里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聽說,夜晚河面上都能看見一些詭異的現(xiàn)象?!?/p>
眾人越聽嘴巴張的越大,從這些描述中,已經(jīng)能猜到廝殺的血腥了與殘酷了。
“這也不能說明真的圍殺了六萬五千建奴騎兵吧!”
“對,即便是圍殺了這么多,明軍傷亡也不止十萬余人吧!”
“既然成國公投敵,那建奴必然知道明軍調(diào)動情況,建奴怎么可能等著被圍殺,解釋不通呀!”
劉恒仁掃了一眼周邊不知不覺被吸引過來的其他食客,眉頭皺了皺。
“真假你們自己判斷,想知道具體的,除非你們一具一具尸體的親自去清點,但你們有資格去嗎?
沒資格還不相信,那你們就只能去抬杠吧!”
劉恒仁說這話的時候,眼中閃過一絲的怒意和悲哀,百姓都不相信將士,大明還能好嗎?
不過以新帝登基這近一年的時間,他覺得大明將要復蘇了。
眾人勸慰著劉恒仁,卻是沒有注意一名路過的小二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表情。
劉恒仁連喝了幾杯酒后,壓下了心中的不快,繼續(xù)講了起來。
“對了,進城的時候,你們不是問我商隊的貨物都去哪里了嗎,其實那些貨物都被朝廷采買去了?!?/p>
“朝廷采買那玩意干啥,你家的干果雖然還行,但還入不了宮里的法眼吧!
這不年不節(jié)的,買這么多做什么?”
“不對,你說的是采買?不是征收?”
“喲,朝廷大方了一回呀,就算是價格低點,不虧太狠就行了?!?/p>
“誰說我虧了?”
劉恒仁神秘一笑:“不僅沒虧,還大賺了一筆,至少抵我們商號一個月的純利?!?/p>
“老劉,別硬挺著,虧了就虧了,建奴打走了,以后好日子多著呢!”
“就是,來喝口酒壓壓驚!”
“我說你們幾個怎么就不能盼著我點好,就不能盼著朝廷點好?”
劉恒仁一口酒就干了,將杯子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我告訴你們,不止是商號現(xiàn)有的,而且我還接到朝廷的文書,
將北京城到遵化城沿途州縣的所有干果糕點鮮果等等都采買了,我們只需要收回來放到官道上就行,
你們猜,這些瓜果糕點去了哪里?”
“不會去……了遵化吧!”
“答對了,還真是,按照運送隊伍的方向,就是送到了龍井關那邊?!?/p>
說到這里,劉恒仁頓時來了精神:“你們是不知道呀,我們商號經(jīng)手的就有幾十萬斤,還有其它商隊負責的酒等等?!?/p>
“老劉,這些東西不會是犒賞大軍的吧!可按慣例不是酒肉什么的嗎?”
“老趙,你用腦子想想,大戰(zhàn)了幾天,焚燒尸體幾天,換你你還能吃進去肉嗎?
再說了,這些瓜果糕點價錢不比酒肉便宜吧。”
“老王,你真說對了,據(jù)說陛下有幾點考慮,一是擔心將士們吃不下去,
二是搞點平時將士們舍不得買舍不得吃的東西,讓將士們嘗嘗味道,
三是酒肉等各軍歸建后,休整好了再犒賞?!?/p>
“陛下果然宅心仁厚,考慮的周全!”
“就是,就算是給將士們銀子,他們估計也舍不得去買那些糕點蜜餞吧,不如直接賞給他們!”
“即便這樣,估計還是有很多家在附近的將士舍不得吃,會留下來送回家里!”
“哎,和將士們用性命去拼,我們算是神仙生活了!”
劉恒仁的幾位朋友們在感慨著,可幾道不合時宜的聲音再次響起。
“哎喲喂,我還以為你真心替朝廷說話呢,原來是拿了朝廷的錢,果然是利欲熏心!”
“歸建后再給酒肉?哈哈,真可笑,能吃飽就不錯了!”
“哼,瓜果糕點是貴,可能值幾個銀子?敵首賞銀就不給了,十幾萬兩換幾百萬兩,這主意打的真是好,哈哈……”
“用得著你們假惺惺的?真要是感謝,就捐點銀子,嘴上說說誰不會?”
劉恒仁掃了旁觀幾人一眼,在眾人嘲諷中,突然站了起來,端起桌子上一盆湯就潑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