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茅元儀參見陛下!”
只是片刻,等候在乾清門外的茅元儀便進了東暖閣,見到崇禎立刻行禮。
“起來說話!”
站起來的茅元儀雖然微微低著頭,且放逐在定興,但此刻依舊能看出此人精神狀態(tài)不錯,放在后世也是帥哥一枚。
“茅元儀,朕問你,你為什么會想到編寫《武備志》這本書呢?”
茅元儀心中一震,他從定興回來的這兩百來里路,一直在思考皇帝為什么要召見他,
但沒有想到居然是因為武備志的事情。
“陛下,當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借口,興師攻明,遼東戰(zhàn)火紛飛,魏忠賢專權,國運衰落,軍隊戰(zhàn)力低下,屢敗屢戰(zhàn)。
當時草民正在積極備考,可思索再三,草民以為即便是數(shù)年后草民中了狀元又能如何?
大明不缺我這一個狀元,也左右不了時局。
草民分析了一下,大明軍隊戰(zhàn)力不夠,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武將很多不知兵法韜略,瞎指揮,既然這樣,草民不如編寫一部兵書給武將們用,
哪怕是只有幾個武將真的看進去了,也能提升一些軍隊戰(zhàn)力,
如果皇帝看到了,下旨各軍學習,那就更好了。
而且草民祖父是藏書家,家中藏書頗多,有這個先天條件,加上草民自幼便喜讀兵、農(nóng)之作,
于是憑著一股蠻勁編寫著,所幸成功了,孫閣老等人也覺得不錯!”
聽著茅元儀的講述,崇禎很是感慨。
如此時局,大明也不是沒有愛國之人,相反還有很多,諸如堵胤錫也是棄筆從戎。
這部書何止是不錯,后世更是認為這是一本百科全書的兵書寶庫,哪能用不錯兩字形容。
按照孫承宗等人的說法,這本書歷時十五年,十五年前,茅元儀才十八九歲,如此年紀就有如此見解和抱負,是難以想象的。
“強軍可不是簡單的一本書就能提高的,有具體想法嗎?”
“有!”
這一次,茅元儀回答的鏗鏘有力,崇禎好奇心就來了。
“陛下,展開說有些復雜,武備志中都有闡述,草民總結起來五點:
一、加強武備,富國強兵,
二、開礦屯田,發(fā)展經(jīng)濟,
三、軍隊常練,提高警惕,
四、邊、海、江防并重,立體防御,
五、武將知兵,忠教并重?!?/p>
聽著茅元儀的回答,崇禎深感意外,前三條幾乎都是老生常談的,而四五兩條就有些意思了。
特別是第五條,簡直是說到他心坎了去了。
講武堂的事情雖然已經(jīng)傳出去了,但肯定還沒有傳到定興,茅元儀也不大可能聽說,但他確實意識到了,武將的培養(yǎng)問題。
到了這里,崇禎已經(jīng)認定,茅元儀可以擔任講武堂的副院長了。
但他是繼續(xù)問道:“武備志,五個大類,你最看重哪一個?哪一個小類最重要?!?/p>
“陛下,武備志中五個大類,包括大類下的小類都是有遞進關系,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整體密不可分的,每一個大類都很重要,
如果、如果……非要選一個大類……”
茅元儀說到這里陷入了沉思,臉上滿是糾結之色,似乎在衡量和取舍。
好一會兒之后,茅元儀才下定決心:“陛下,草民以為第四大類的軍資乘最為重要,此類講述營、戰(zhàn)、水、餉、馬等八類戰(zhàn)法,
包含了行軍設營、作戰(zhàn)布陣、旌旗號令、攻守城池、配制火藥、造用火器……等等,尤其是旌旗號令是一切的基礎。
小類中,草民最看重造用火器,火器的威力從太祖時期到現(xiàn)在早已驗證,尤其是寧遠城的紅夷大炮,更是驚人,
草民以為,火器大有可為,假以時日,或許能……終結冷兵器?!?/p>
崇禎心中猛震,這種認知已經(jīng)超過九成九的武將了,但臉色依舊平淡:“呵呵,終結冷兵器?是不是有些癡人說夢?”
“準確的來說,會終結大規(guī)模的冷兵器作戰(zhàn)?!?/p>
茅元儀面帶思索之色:“大明火器種類繁多,如果不是缺銀子,加上各地造的火器質(zhì)量參差不齊,
十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鳥銃兵,配合默契,就能滅掉建奴?!?/p>
崇禎眼中透露出滿意之色,崇在東暖閣內(nèi)慢慢的踱著步。
好一會兒后,突然轉(zhuǎn)身看著茅元儀:“茅元儀,朕打算成立一個講武堂,專門培養(yǎng)武將的,分為少年班和武將進修班……”
“好呀,妙,實在是太妙了!”
花了一刻鐘的時間,崇禎剛介紹完講武堂的性質(zhì),茅元儀就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眼中滿是驚喜、驚訝。
“如果能徹底的貫徹下去,不僅能解決忠誠的問題,更能把控武將兵法韜略的問題,成為一個合格的武將!這個構思簡直是太偉大了。
假以時日,大明如果有外戰(zhàn)的想法,大明周邊國家都將臣服!”
“如果朕把講武堂交給你,你有沒有把握做好!”
“我?”
“我、我、我……”
茅元儀徹底的懵逼了,說話都不利索了,身體還在顫抖著,眼中滿是不敢置信之色。
事情再次超出了他的預料。
這個消息簡直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驚雷,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好一會兒之后,茅元儀冷靜了下來,看著崇禎:“陛下,您說的是真的?真的讓草民做講武堂的院長?”
“不是!”
崇禎搖了搖頭。
茅元儀眼中興奮的神采瞬間黯淡了下來,滿是失落,但隨即又恢復了正常。
他現(xiàn)在只是一介平民,即便是之前,也只是一個從九品的翰林院待招。
而講武堂雖然不知道品秩,但想來應該和大明農(nóng)業(yè)研究院、火器研究院是一個級別,甚至更高。
那可是正三品,且直屬皇帝的,離他差了十萬八千里。
“講武堂院長是朕親自擔任,負責大方向和戰(zhàn)略規(guī)劃,你擔任副院長,主管具體的事務,怎么樣,有沒有興趣?”
“草民愿意!”
茅元儀沒有絲毫猶豫,聲音鏗鏘有力:“既然陛下敢放手,草民就敢接!”
“好,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崇禎拍了一下龍案,看向王承恩:“大伴,傳內(nèi)閣、六部、參加龍井關之戰(zhàn)在京參將以上的武將、徐光啟等人到武英殿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