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條城,又名二條御所。
位于扶桑京都,德川幕府的行轅所在,分為二之丸御殿和本丸御殿,是德川幕府的權(quán)利象征。
此刻,二之丸御殿的二之間內(nèi),一人端坐在上首,正看著手中信箋,此人正是扶桑第三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光。
看完了信箋之后,又看向下方的酒井忠世:“皇太極真如信中所說?”
“回將軍,確實如此,當(dāng)時在慶會樓內(nèi),三方勢力的諸多人物都聽見了,將軍可派人證實?!?/p>
德川家光點了點頭:“傳令讓老中、若年寄、遠國奉行、大目付來議事!”
足足等了一刻鐘的時間,七八人已經(jīng)聚集到了本丸御殿內(nèi)。
在眾人疑惑中,德川家光將手中的信遞了過去:“這是??普畯某r加急傳回的信,諸位都看看,說說想法?!?/p>
眾人心中一驚,湊到一起快速的看了起來,越看臉色越難看。
“哼,皇太極還真是敢開口,就不怕?lián)螇牧硕亲樱俊?/p>
“這是赤裸裸的趁火打劫!”
“大將軍,絕對不能給,火器是我們的立身之所,大金騎兵戰(zhàn)力本就極強,如果野戰(zhàn),即便我們有火器也不是對手。
如今再給他們火器,那我們就沒法制衡了。”
“忠世君所言極是,絕對不能給,如果給了,他們不去攻打大明,反倒是對我們動手,那我們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
聽著眾人的諫言,上首的德川家光臉色淡然,看著一直眉頭緊皺的老者:“柳生君,你的看法呢?”
聽著德川家光的聲音,爭論的眾人瞬間安靜了,將目光看向柳生君。
這位老者,名為柳生宗矩,兵法大家,也是現(xiàn)任的扶桑情報的實際掌控者。
曾經(jīng)隨第一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在關(guān)原之戰(zhàn)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而后擔(dān)任過第二代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和現(xiàn)任大將軍德川家光的劍術(shù)老師。
三朝元老,深得德川家的信任。
“將軍,臣以為,皇太極要求的可以給!”
眾人心中猛的一驚,正欲開口駁斥時,柳生宗矩朝著眾人擺了擺手,繼續(xù)道:“將軍,皇太極的條件關(guān)系到我們是否能掌控朝鮮全境,以及未來能否進攻大明的關(guān)鍵所在,
如果不答應(yīng)皇太極的要求,他撤兵的可能性極大,但不會撤回大金的本土,
而是撤入咸鏡道、江源道和平安道北道,讓出從遼東半島到朝鮮的沿海路線,
一來他們可以借助江源道等三道的物資供養(yǎng)大金,二來會讓明軍從沿海路線進攻我們,收復(fù)朝鮮。
在大金的騎兵和我們之間,大明朝廷一定會先選擇清除我們,原因兩點。
一是我們是無根之木,二是大明可以借助朝鮮領(lǐng)土供養(yǎng)大明軍隊以及招募朝鮮軍民,反過來和寧遠兩方包圍大金。
皇太極說的沒錯,給了他們火器之后,在進攻大明的時候,破關(guān)的可能性就大很多,這一點對我們是有利的,他們一天不入關(guān),我們就一天被鉗制。
至于給了他們火器會掉頭攻擊我們,這一點諸位大可放心,只要他敢,明軍一定會趁機進攻大金,皇太極沒那么蠢,明軍也沒那么傻。
所以,臣的結(jié)論是,既然他要,那就給他!”
老中酒井忠世急促道:“柳生君,你分析的沒錯,可皇太極要的太多了,雖然我們有,但給了他們會極大的削弱我們的實力?!?/p>
“忠世君,大明有句話說的好,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他獅子大開口不過是給我們還價的余地罷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按照他提的條件,給一成就是了,三成是我們的底線。”
說到這里,柳生宗矩眉頭皺了皺,用一種不確定的語氣道:“其實,他只要火器倒也罷了,臣是擔(dān)心他毫不退讓,借此機會要火器的技術(shù),而且可能性極大?!?/p>
“那就給他!”
就在眾人沉思時,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從殿外傳來,隨即一名老者帶著一名年輕人進了大殿。
看見來人,殿內(nèi)眾人瞬間都站了起來,朝著來人行禮,態(tài)度極為恭敬。
德川家光也立刻上前:“見過父親!”
來人正是第二代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德川秀忠朝著德川家光點了點頭后,直接坐到了德川家光之前的座位上,而那名年輕人也跪坐在了身邊。
“如果皇太極要火器技術(shù),那就給他,但前提是他解決掉朝鮮沸騰的民怨,且火器技術(shù)僅限火繩槍和抱式大筒,輕炮和紅夷大炮絕對不能給!
只要有輕炮和紅夷大炮在,我們就能遠程干掉他們。
傳令下去,從今日起,全力制造輕炮,且再次征調(diào)兩萬軍士入朝,以防萬一!”
“臣等明白!”
“行了,你們?nèi)ッΠ?!?/p>
“恭送大御所!”
眾人齊刷刷的朝著站起來向著殿外走去的德川秀忠,而那名年輕人也跟了上去,在出門的時候,還得意的瞟了一眼德川家光。
見此,德川家光眼中閃過一道冷色。
他看似是征夷大將軍,可實際權(quán)利依舊被禪位給自己的父親所掌控,他現(xiàn)在就是有名無實,從剛剛眾人的態(tài)度就看出來了。
而那名年輕人就是他的弟弟德川忠長,深得父親喜愛,若不是他的將軍位是爺爺?shù)麓铱涤H自所定,搞不好坐在這里的就是德川忠長了。
是時候找個機會讓他死在朝鮮戰(zhàn)場之上了。
“既然父親已經(jīng)定下了,那此事就由柳生君前去朝鮮一趟,代表扶桑與皇太極談判,然后留在朝鮮,輔助保科正之。
松平君,調(diào)兵之事由你負責(zé),給你半個月的時間準備!”
眾人點了點頭后,慢慢退出大殿,留下了德川家光一人陷入沉思。
……
從京都到漢城,也不過一天半的功夫,柳生宗矩就見到了皇太極。
經(jīng)過兩天的談判,爭吵了無數(shù)次,柳生宗矩差點都要拔劍與皇太極決一生死了。
最后兩方還是達成了協(xié)議,除卻紅夷大炮外的兩成的要求和抱式大筒、火神槍的技術(shù)。
柳生宗矩和皇太極兩人臉色都是無比的難看,實則內(nèi)心都樂開了花。
扶桑則是因為在預(yù)定計劃內(nèi)少了一成的資源,而皇太極則是沒有想到會如此的順利,達成了預(yù)期。
雖然沒有得到紅夷大炮和輕炮的技術(shù),但也已經(jīng)足夠了,只要技術(shù)是對的,輕炮和紅夷大炮無非是口徑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