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閣老,如果只是我們遼西軍作為主攻,末將會選擇海路,如果算上北討大軍……”
袁崇煥看著眾將又看了看地圖,遲疑道:“末將三條路都不選,而是選擇等一等,等遼河進入枯水期,從遼河河谷繞過遼河,
河谷中建奴騎兵也無法沖鋒,我們用佛郎機炮、虎蹲炮等對抗,如此我們會占據(jù)優(yōu)勢!”
“是一條不錯的選擇,可惜我們沒有時間等,據(jù)我們得到的情報,建奴此番攻擊朝鮮,得到了朝鮮的火器技術,
而且與扶桑達成了協(xié)議,得到了部分火器和火器技術,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吧!”
“意味著建奴彌補了部分短板,綜合實力增強!”
袁崇煥喃喃自語,臉色很是不好看。
一邊的祖大壽看著袁崇煥有些陰沉的臉色,沉聲道:“袁閣老,末將也有一個想法,也是三條路都不選擇,
而是集中兵力從廣寧出發(fā),全力進攻新民,從新民直接攻擊沈陽。
望平到新民兩百余里,數(shù)十萬大軍動起來,學唐太宗渡遼澤的方式,修建引水渠、擋水墻、搭土筑橋,現(xiàn)在的遼澤比隋煬帝和唐太宗時期的遼澤情況好多了。”
“想法很好,但不現(xiàn)實!”
袁可立搖了搖頭:“如果皇太極將一半兵力安置在新民城,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率著疲憊之師到達新民,打還是不打?這是進退兩難吧。
而另一半兵力在你們過了一半路程后直接從你說的三條路過河,抄了你們的后路怎么辦?”
“這……”
祖大壽臉色也巨變,眼中閃過一道恐懼之色。
如果真是如此,那不僅北討大軍會全軍覆沒,連錦州、寧遠都要丟了,關寧防線也要破了。
袁可立看了看眾將,轉身看著皇帝,輕聲道:“陛下,以臣的判斷,臣會選擇第一條路!”
此話一出,眾將都有些錯愕,第一條路雖然平緩,但集結了建奴的大軍在。
不待眾人過多思考,袁可立繼續(xù)道:“首先排除海路,二三十萬大軍用加上軍需物資等,戰(zhàn)船運送需要耗費數(shù)天的時間,
而且我們的將士都是北方人,會不會暈船等等都不好說,影響戰(zhàn)力,
重要的是建奴得知我們動向后,肯定會在營口布置重兵,登陸尤為困難,即便是遼東半島的馬祥麟與我們合力攻擊,難度也極大?!?/p>
“第二條路臣也不建議,這里的遼河是渾河、太子河、三岔河等河流匯聚成的大遼河,臨近入???,水量大、水流急、河面寬,雖然繞過了渾河、太子河,但渡河難度比較大?!?/p>
“排除了第二、三兩條路,那就只剩下第一條路了,雖然要過三條臨河防線,但勝在河面窄、水流平緩,可控性強,風險小,
最主要的是能直接進攻遼陽,給我們省很多時間。
至于遼陽以南的鞍山、海城、營口等,就交給馬祥麟了,兩部同時攻擊,開辟多個戰(zhàn)場,減小阻力,分散壓力?!?/p>
眾將暗自點頭,袁可立分析的沒錯,地方就這么大一點,方案就這么多,也只有第一條最合適。
緩過心神的袁崇煥忍不住道:“袁閣老,可那邊皇太極集結了大軍,步兵對騎兵,即便我們有火器,也難抵抗呀!
據(jù)末將探查,皇太極準備了大量的牛馬群,末將猜測可能是用來破我們的戰(zhàn)車戰(zhàn)陣的,
加上他們的楯車、戰(zhàn)車,我們的火器的威力發(fā)揮不出來一半,他們騎兵沖鋒之下,我們不一定能擋的住。
而且即便第一條路線的河面窄,但也要一百二十余米寬,兩側還有數(shù)十米的沙灘地,渡河也難!”
“呵呵呵……不怕他們集結,就怕他們不集結!”
“陛下說過,首戰(zhàn)即終戰(zhàn),一戰(zhàn)定乾坤,此事本閣自有安排,到時候你們依令行事就是了!”
袁可立一臉的神秘莫測之色,隨即轉身看向皇帝:“陛下,臣想去實地考察一遍,確認一些情況,然后再決定什么時候開始進攻!”
“行呀,朕也想去看看這遼東的第一大河,順便露個面,給皇太極看看!”
崇禎說完,起身朝著外面走去。
一眾將領也迅速的跟了上去,只是他們滿臉的疑惑,搞不清楚袁可立和皇帝到底要鬧哪一樣,怎么還主動暴露自己的鑾駕呢。
更搞不清楚怎么過河,即便他們提前造了數(shù)十余艘戰(zhàn)船,可那船只是四五米長的漁船,也不頂用呀。
皇帝鑾駕,勇士營隨行,浩浩蕩蕩數(shù)千人沿著遼河在溜達著,知道的是在考察地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游山玩水呢。
百米余寬遼河,對岸景色清晰可見,透過千里眼,能清晰的看到對岸建奴外圍的布置,足足離岸邊一里有余。
且岸邊每隔三五十米就有兩人站在河邊,巡視著河面,更有高達數(shù)米的望樓立在河邊監(jiān)視著對岸。
百米余寬,這里指的是水域的寬度,加上河床至少三百米以上。
袁可立走在沙灘上測試著沙地的硬度,然后又在河邊測試了水流、開闊地寬度等等,才回到岸邊的鑾駕前
看著這情形,崇禎輕聲道:“袁愛卿,皇太極這布置明顯是也猜到了我們可能要從這邊進攻了!”
“陛下,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除去遼澤覆蓋的區(qū)域,能夠供大軍渡河的地方也就那么幾個,
加上輜重車馬什么的,滿打滿算不超過一手之數(shù),而這里是最合適的。
打仗這事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尤其是這種隔河相對,雙方選擇余地極小的時候,除了硬碰外,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情?!?/p>
“也是!”
河風吹起,河中蕩起層層的波浪。
“陛下,對面有動靜了!”
就在眾人打量著遼河的時候,崇禎身邊曹變蛟輕聲說了一句,并將千里鏡遞了過去。
果然,對岸遠處沖出一隊人馬,在河邊停了下來,數(shù)十騎聚在一起,為首的幾人也拿著千里鏡打量著崇禎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