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君明白了!”
“突圍之后,雖然我們時刻在明軍的威脅中,但從土岐城之后,我們可選的余地就多了,
我們可以憑借著熟悉的地形和百姓的基礎(chǔ),讓他們主動的分割,然后我們聚集優(yōu)勢兵力合力干掉他們?!?/p>
眾人恍然大悟,同時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既然明軍不大可能與他們拼死一戰(zhàn),換句話說,他們一定能沖出去。
其他人死不死的不知道,但他們這些武將、大名等高層肯定能活下去。
凝重的氣氛稍稍活躍了一些后,一名武將再次詢問了起來:“大君,接下來我們怎么辦?是不是還要繼續(xù)進攻?”
聽著武將的詢問,德川家光沉默了。
按照剛剛的描述,估計明軍早就猜到他們從這邊突圍了。
沒有什么反其道而行之,沒有什么心理博弈,就是料準(zhǔn)了他們只有這一條活路可以走。
他們的種種猜想都是他們一廂情愿。
如此情況下,那沖破了這道封鎖之后,后面還會不會有埋伏?
這一刻,他都想下令大軍調(diào)轉(zhuǎn)方向,奔向東北,從高島城的若狹町通道突圍。
可他又擔(dān)心,一旦他們撤走,這里的明軍就會開始追擊,且大津那邊的明軍也會攻破大津通道,沿著琵琶湖的西北岸行軍。
到時候,前面有明軍堵住通道,左邊有明軍圍堵,后面有明軍追擊,中間又有山脈阻攔無法急速行軍。
只有五天的干糧,陷入鏖戰(zhàn)之下,大軍就完了。
且這種可能性極大,因為明軍有急速戰(zhàn)船,從這里到大津也就個把時辰就將消息送到了,拼命進攻,半個時辰就能攻破大津通道。
搞不好他們還沒有到高島城的若狹町,明軍就先一步到達了。
“罷了,既然已經(jīng)到這一步了,就不更改了,死活就這一條路吧!富貴有命,生死在天!”
德川家光心中嘆息了一聲,一直變幻的臉色最終定了下來。
看向眼中滿是期盼之色的眾將,沉聲道:“依照目前的情況,我們已經(jīng)暴露了,
現(xiàn)在是黑夜,大明能用火銃無差別進攻,我們再進攻,意義不大,還會造成更大傷亡,
既然如此,那就等到天亮之后再進攻。
天亮之后,全面進攻,一旦進攻開始,就絕對不會停止。
其次,再次進攻時,以通道兩側(cè)兩里為界限,大軍以縱深戰(zhàn)術(shù)進攻,兩人一排,前后間隔三米,每縱間隔五米,翻越隔離墻,
攻陷兩側(cè)后再迂回到通道,配合正面進攻,攻破防御工事,開出大軍快速通行的空間。”
說到這里,德川家光看向眾人:“我們火器只剩下了三成,無論是發(fā)射速度還是攻擊威力都遠(yuǎn)小于明軍,
即便是在后面攻擊明軍,也殺傷不了幾個人,
依照明軍突襲二條城和江戶城,以及爆竹的制作方法,本君有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舍棄火器,但將火藥集中,全部裝進木桶或者盒子,至少十……二十斤一個,壓實然后插上引線,
軍士們沖鋒的時候背著,放置在通道兩側(cè)防御墻下,估計能直接將防御墻炸毀。
更重要的是,這個不需要技術(shù),前面軍士死了,后面的繼續(xù)背著沖鋒,哪怕一個人只能背著前進一米,我們有的是人,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思索了片刻后,便紛紛點頭。
“大君的這個想法的確不錯,比用火器進攻強多了,畢竟按照剛剛的稟報,他們都能躲在工事內(nèi),單純的石彈產(chǎn)生不了太大的作用!”
“對,只要有十幾二十個進入到大明的防御工事內(nèi)點燃,說不定就能將他們的工事給炸塌了,即便炸不塌,也會對里面的大明軍士產(chǎn)生較大殺傷,為我們正面進攻提供幫助?!?/p>
“大君,這個可行的,我們現(xiàn)在差不多有兩萬斤左右的火藥,可以做成一千來個,只要有三成……一成到了明軍防線,就成功了!”
“大君,就這么定了吧,趁著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末將這就組織人去做木盒子,時間還來的及!”
……
“既然諸位都同意,那就這么辦吧!知信君,此事就交給你了,天亮之前必須完成制作,
要注意在木盒中放入油紙隔離,即是防止木頭太濕,也是防止軍士血深入,讓火藥潮濕了!”
“大君放心,這事兒我們是專業(yè)的!”
富宮知信拍了拍胸脯后,轉(zhuǎn)身急速離去。
德川家光看向服部正勝:“正勝君,你還有什么補充的嗎?”
“大君,臣以為嚴(yán)加管控前線攻擊的軍士,防止他們與后方軍士交談!”
服部正勝繼續(xù)解釋道:“正所謂哀兵必敗,情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一傳十、十傳百,
明軍火器威力那么大,在他們的心中已經(jīng)不是血肉之軀可以抵抗的了,這種情緒和恐懼傳遞,會極大削弱我們后方軍士的士氣,
到時候無論是調(diào)度,還是沖鋒都會產(chǎn)生極大影響,十成戰(zhàn)力只能發(fā)揮五成。”
“就依你所說!”
“大君,您坐鎮(zhèn)后軍,臣坐鎮(zhèn)中軍,負(fù)責(zé)白天的全面進攻,待臣給您通知之后,您再率后軍全力沖鋒突圍!”
“明白!前線和中軍就交付你手了,拜托了!”
德川家光說完,朝著服部正勝鞠了一躬,而后朝著眾人道:“都按照預(yù)定部署去準(zhǔn)備吧,本君有幾句話交待正勝君!”
眾人行禮立刻離去,大帳內(nèi)只剩下了德川家光和服部正勝兩人。
服部正勝看著德川家光,低聲道:“大君是擔(dān)心突圍后,明軍還有埋伏吧!”
見德川家光點了點頭,服部正勝繼續(xù)道:“后面什么情況我們一無所知,也許有也許沒有,大君無需多心,事情到了這一步了,唯有拼死一搏了!”
“只能如此了,你也去準(zhǔn)備吧!”
待服部正勝的身影消失后,德川家光神色有些復(fù)雜的自語道:“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希望上天垂憐,給扶桑一線生機。
哪怕最后不是我德川家當(dāng)政,只要扶桑還在,本君也愿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