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位功蓋寰宇的帝王,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對功臣的寬容。
除了少數(shù)幾個真正謀反的,貞觀年間極少有開國功臣被誅殺。
這可和前面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朱姓開國皇帝強(qiáng)多了。
即便是位列韓白李岳衛(wèi)中,的軍神李靖,李世民也不過是偶爾用司馬懿的典故來嚇唬他。
每每聽聞此喻,李靖必會精神抖擻,兢兢業(yè)業(yè)。
而那位看似威嚴(yán)的陛下,卻常在私下里為此發(fā)笑。
沒錯,李二挺腹黑的…
這份難得的寬容,既源于李世民登基時的年輕氣盛,更源自他無與倫比的自信。
我就是大唐最大的功臣,我用怕誰?
最難得的是,這位戰(zhàn)功赫赫的帝王始終保持著虛懷若谷的胸襟。
魏征,這位昔日太子建成的舊臣,不僅未受清算,反而被李世民視為明察得失的人鏡。
只是這位諫臣言辭太過激烈,常常將太宗罵得涕泗橫流。
是真的涕泗橫流,被罵哭了…
有一次,李世民正在把玩一只心愛的鷂鷹,遠(yuǎn)遠(yuǎn)望見魏征走來,慌忙將鳥兒藏入袖中。
待魏征奏事完畢,那只可憐的鷂鷹早已窒息而亡。
然后,李世民就哭了…
即便在李世民逝世數(shù)百年后,他的影響力依然如皓月當(dāng)空。
當(dāng)王朝走向末路,黃巢大軍攻入長安,唐室傾覆在即。
各地節(jié)度使都要投降,黃巢使者入軍營。
宴會上,不知道哪個老六放了首秦王破陣樂。
直接給在座的哥幾個弄得嚎啕大哭。
當(dāng)時就把那些使者砍了,第二天全軍出擊,擊敗黃巢軍隊(duì)。
積憤有時歌易水,孤忠無路哭昭陵。
唐朝,文臣們受了委屈,都去哭昭陵。
不止唐朝哭,北宋也哭。
范仲淹、包拯等名臣就在昭陵哭過。
至于南宋為什么不哭,那是因?yàn)檎蚜陙G了……
李世民一生功業(yè)彪炳,但也有最為詬病的兩個點(diǎn)。
其一便是玄武門之變。
縱然有天大的理由,弒兄逼父終究是他永遠(yuǎn)無法抹去的人生污點(diǎn)。
即便他開創(chuàng)了貞觀盛世,這段手足相殘的往事,也給李唐開了個壞頭。
其二便是沒處理好繼承人的事。
寵愛李泰,把太子李承乾逼反,最后只能立晉王李治為儲。
李太蒼思緒萬千,目光漸漸聚焦在呂雉身上。
孫子輩的事情他管不著,但兒子輩的……
“娥姁?!?/p>
他輕聲喚道。
呂雉抬眸,溫聲應(yīng)道。
“臣妾在?!?/p>
李太蒼深沉道。
“你說,這小子長大后,不會反我吧?”
呂雉原本含笑的嘴角頓時僵住,整個人都愣住了。
本以為李太蒼會說些溫言軟語來哄她凱旋,沒想到李太蒼突然冒出這么一句。
待反應(yīng)過來,她當(dāng)即一拳捶在李太蒼胸口,力道不輕。
“陛下胡說什么呢??!”
“陛下想殺我兒嗎?!??!”
一瞬間,呂雉變得如同護(hù)犢的母獅一般!
李太蒼啞然失笑。
握住呂雉的手腕,道。
“開玩笑,朕是在開玩笑?!?/p>
“你看你,怎么能當(dāng)真呢?”
李太蒼知道,自已所想純粹就是扯淡。
因?yàn)?,他的李世民是他的長子。
人皇長子,帝國長子,帝國太子。
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的天可汗表示,就沒打過這么順的仗!!
嫡長子的李世民是無敵的…
(卡文了,只能把李二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