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立于場中,那雙鳳目之中,無波無瀾。
他本就沒指望一招便能得手。
眼前這兩位,皆是上古時便已得道的大能,當年玉虛宮下闡教十二金仙之中的文殊廣法天尊與普賢真人!
他們是元始天尊的親傳弟子,是姜子牙的師兄,更是楊戩的正經師伯,絕非尋常菩薩可比。
封神一役,這二位殺伐果斷,戰(zhàn)功赫赫。
文殊廣法天尊曾用遁龍樁困殺截教有名的兇神馬元;普賢真人更是設計誅殺了截教護法靈神之一的丘引。
他們手中的法寶,哪一件不是飲過仙神之血的利器?
后來三教共議封神榜,這二位與闡教另外幾位金仙轉投了西方教,這才有了如今佛門的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
淵源歸淵源,情分歸情分。
此刻戰(zhàn)場之上,刀兵相向,便再無半點同門之誼。
有的,只是不死不休的對立。
那桿三尖兩刃刀被楊戩隨意地挽了個刀花,刀鋒嗡鳴,殺意未絕。
“文殊師伯,普賢師伯。”
“遙想封神一戰(zhàn),小子曾有幸見識二位師伯的道法神通,那才是真正的通天徹地?!?/p>
“怎的多年不見,安坐蓮臺之上,反倒將當年的本事都修回去了?”
這話語里的輕蔑,不加掩飾。
文殊菩薩面色一沉,將手中如意一拋。
那如意飛上半空,陡然放出萬道霞光,霞光之中,竟有龍吟虎嘯之聲,隱隱結成一座佛法大陣,當頭朝著楊戩壓了下來。
普賢菩薩亦是不再留手,將手中寶杵往空中一頓,口中梵音大作。
那寶杵之下,立時便有地涌金蓮,朵朵蓮花綻放,托起一片佛國凈土的虛影,自下而上,要將楊戩困縛其中。
上下夾擊,佛光普照,禪唱陣陣。
這等聲勢,便是尋常大羅金仙陷于其中,也要被那佛法煉化,落個道果盡失的下場。
斬仙臺周遭的眾仙見了,無不變色,連連后退,生怕被那佛光沾染上一星半點。
面對二人的聯(lián)手一擊,楊戩卻只是立在原地,動也未動。
只是,在他的眉心之處,那道豎著的痕跡,緩緩地,張開了。
一道神光,自那只天眼之中迸射而出,非金非銀,混沌一片,卻蘊含著勘破虛妄,洞徹本源的無上威能。
那神光沖天而起,只一攪,便將那漫天霞光攪得支離破碎。
所謂龍吟虎嘯,所謂佛法大陣,在那混沌神光面前,便如春雪遇驕陽,頃刻間消融得無影無蹤。
普賢菩薩的地涌金蓮,尚未近得楊戩之身,便在那神光的余波掃蕩之下,一朵朵枯萎,凋零,化作了飛灰。
只此一瞬,兩位菩薩的聯(lián)手神通,便被破得干干凈凈。
文殊與普賢皆是心中大駭,如遭雷擊。
“雷來!”
楊戩一聲清喝,言出法隨。
九天之上,本是晴空萬里,此刻卻憑空響起了滾滾悶雷。
大片大片的烏云,不知從何處匯聚而來,不過眨眼之間,便已籠罩了整個斬仙臺的上空。
云層之中,紫電游走,銀蛇亂舞,一股煌煌天威,轟然降下。
眾仙仰頭望著那片雷云,只覺得一股源自神魂深處的戰(zhàn)栗,傳遍了身體。
他們忽然想起,眼前這個人,除了是清源妙道真君,更是天庭的司法天神!
他執(zhí)掌的,本就是這三界之中,最嚴苛,最無情的刑罰之力。
“不好!”
燃燈古佛臉色驟變。
他已然看出,楊戩這不是在施展什么尋常的雷法,他是在引動天罰之力!
這斬仙臺,本就是天庭行刑之地,與天道刑罰的聯(lián)系最為緊密。
楊戩在此處引動天罰,簡直是如魚得水,威力何止倍增!
他要出手阻攔,卻已是晚了。
只見楊戩將那三尖兩刃刀高高舉起,刀尖直指蒼穹。
“轟隆——”
一道水桶粗細的紫色神雷,自那劫云之中轟然劈下,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那刀尖之上。
剎那間,楊戩整個人,都被那狂暴的雷光所包裹。
他沐浴在雷光之中,衣袂翻飛,發(fā)絲狂舞,那眉心的天眼,更是亮得如同天際的第三輪太陽。
他不像是一個引雷的仙人,他,便是雷霆本身!是天罰的化身!
眾仙都看傻了。
他們從未見過這般模樣的楊戩。
這哪里還是那個在灌江口聽曲喝茶,看似閑云野鶴的清源妙道真君?
楊戩感受著體內那股足以毀天滅地的力量,鳳目之中,一片冰冷。
他一手托著雷霆,另一只手,卻是緩緩抬起,遙遙地指向了那紫金缽盂。
今日,破法!
燃燈古佛有心相助文殊、普賢,只是他此刻,卻是有心無力。
他全副心神,都貫注在了那只倒扣于地的紫金缽盂之上。
他原以為,收服這猴頭,不過是反掌之易。
畢竟,這紫金缽盂乃是先天之物,內里自成一方佛國天地,梵音禪唱,能化解萬般戾氣。
任那猴頭有通天的本事,一旦落入其中,便如魚入沸鼎,蛟龍困淺灘,掙扎不了幾個來回,便要被度化得干干凈凈,再無半分兇性。
當年世尊如來,能用一只手掌將這猴子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今日他燃燈用這成名的法寶,難道還鎮(zhèn)不住他一時三刻?
誰承想,這猴頭入了缽盂,竟是另一番光景。
他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心神,調動更多的法力,去維持缽盂內的佛國運轉,去鎮(zhèn)壓那只無法無天的猴子。
哪里還有余力,去顧及楊戩那邊的戰(zhàn)局?
普賢菩薩見楊戩引動天罰,竟是以一人之身,行天道之威,心中那份久居蓮臺的平和,終究是亂了。
他與文殊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瞧見了那份沉重。
今日之事,怕是不能善了。
他們二人,代表的是靈山,是佛門。
若是在這斬仙臺上,當著三界之面,被一個后輩小兒挫了銳氣,他日還談何普度眾生,光大佛法?
念及此,普賢心中再無半分猶豫。
他將手中那桿長柄寶杵收起,自袖中取出了一方物事。
那是一張符印,非紙非帛,看著倒像是美玉雕成,其上陰陽二氣流轉,隱隱構成了一副太極雙魚之圖。
“太極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