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位大明王菩薩,其來歷可就大了去了。
要知道,便是那慈航道人化身的觀音大士,因曾為七佛之師,其地位便已在諸佛之上,受萬眾景仰。
而眼前這位孔宣,論起輩分與淵源,尚要在觀音菩薩之上!
其跟腳之深厚,血脈之高貴,放眼三界,也尋不出幾個能與之比肩的。
他并非尋常妖仙得道,亦非人類修士飛升,其根腳要追溯到那混沌初開,鴻蒙判分之始。
彼時,天地初定,萬物萌發(fā)。
龍,鳳,麒麟三族,乃是秉承天地氣運而生的先天神獸,為鱗、羽、毛三類走獸之始祖。
元鳳,便是那天地間第一頭鳳凰,統御萬千禽鳥,與祖龍、始麒麟分掌天地,威勢滔天。
然盛極必衰,三族為爭奪天地主角之位,掀起了一場席卷洪荒的無量量劫,史稱龍鳳大劫。
此一役,打得天崩地裂,日月無光,無數先天神靈應劫而亡,三族亦是元氣大傷,從此退出了天地舞臺。
而這孔宣,正是那元鳳感天地五行之氣所誕下的二子之一。
他自出世,便身負五行本源,天生自帶一樁驚天動地的大神通,那便是他身后時隱時現的五道神光,按青,黃,赤,黑,白五色,分合五行,無物不刷,無物不收。
此神通非是后天修煉而成,乃是其血脈中帶來的大道法則的具象。
但凡事物,跳不出五行之外,便難逃他這神光一刷。
當年封神一役,他為商朝總兵元帥,坐鎮(zhèn)金雞嶺。
只憑一已之力,便將西岐大軍阻得寸步難行。
天下雖大,其一人可往!
任那西岐闡教門下,有多少能人異士,英雄豪杰,到了他面前,都成了土雞瓦狗。
無論是三代弟子的翹楚哪吒,楊戩,雷震子,還是十二金仙中的數位,皆不是他對手。
任你法寶通玄,神通蓋世,神光一展,便要被收了去,連人帶寶,都做了階下之囚。
便是后來身為闡教副教主的燃燈道人,手持上品先天靈寶乾坤尺,亦是在他手下吃了大虧。
最后逼得姜子牙只能高掛免戰(zhàn)牌,閉門不出,一籌莫展。
若論神通,彼時的孔宣,已是圣人之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若非最后西方教的準提圣人親自出手,以七寶妙樹這等證道之寶,才堪堪將他降服,那一場封神大劫的走向,恐怕還要另說。
被準提圣人度化入西方教后,他又曾做下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
當年釋迦牟尼于雪山苦修,終得丈六金身,功德圓滿之際,不料被他一口吞入腹中。
后來世尊破其背而出,本欲痛下殺手,卻被諸佛勸阻,言道:“若殺孔雀,如殺汝母。”
世尊無奈,只得將他帶回靈山,尊其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有這般通天的背景,又有那般駭人的神通,他在佛門的地位,自然是超然物外。
也正因如此,他雖只是菩薩果位,卻連燃燈這等過去古佛,見了他,亦要恭恭敬敬地行禮。
那七色神光自九天垂落,如天河倒懸,將這片殺伐之地,化作了一方琉璃凈土。
神光之中,那孔雀緩步而出,身形并不如何巨大,卻予人一種充塞天地之感。
他一步落下,虛空蕩開五色漣漪,天地間的五行元氣,都為之臣服,為之朝拜。
這可是圣人之下最強的戰(zhàn)力!
準圣之中,再無一人可與之匹敵!
單單是他出現在這里,就已經為這場已然傾斜的戰(zhàn)局,增添了一枚重逾須彌的砝碼。
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份!
他是那位的坐騎!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那位!
他出現在此地,本身就代表了那位的態(tài)度!
先前佛門一眾,之所以投鼠忌器,行事處處受制,并非全然是畏懼孫悟空,楊戩,哪吒這三個煞星的戰(zhàn)力。
說到底,他們背后站著的是整個西方教,底蘊深厚,豈會真怕了區(qū)區(qū)幾個大羅?
他們真正忌憚的,是這三人身后,那錯綜復雜,牽扯到圣人的因果。
尤其是孫悟空和陸凡,他們二人與方寸山那位之間的師徒名分,實在是不好處理。
陸凡之事,本就是佛門理虧。
若是那位圣人因著舊日師徒之情,暗中偏幫襯,那今日之事,佛門便是再占理,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圣人之威,不可測,不可觸。
正因那位對于陸凡和孫悟空的態(tài)度始終不明,佛門這才進退失據,不敢真的下死手,否則何至于鬧到如今這般被動屈辱的地步!
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孔宣來了!
這便說明了,在這件事上,那位圣人,終究還是站在了佛門這一邊!
如此便好!
燃燈古佛緩緩直起身子,心中那塊懸了許久的巨石,終于落了地。
他悄然吐出一口濁氣,那濁氣之中,竟帶著幾分如釋重負的意味。
只是......
他抬眼望向那傲立于神光中的孔宣,心中暗自嘆息。
那位,終究還是不愿意親自出來,面對孫悟空,面對陸凡。
師徒之情,竟能深重到這等地步么?
燃燈不解。
圣人早就斬去三尸,斷了七情六欲,過去,現在,未來三身歸一,心如琉璃,內外明澈,不染塵埃。
按理來說,早不該再有這些凡俗的情感牽絆才對。
所謂的昔日的師徒恩義,于他們而言,應與路邊的一塊頑石,一株枯草,并無二致。
可為何,那位卻始終避而不見?
封神之時,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為了一個凡人少年大打出手,已是匪夷所思。
如今,這位西方教的圣人,為了避嫌,竟寧可遣坐騎前來,也不愿親自現身了結因果。
想不通,當真是想不通。
燃燈古佛搖了搖頭,將這些紛亂的念頭暫且壓下。
圣心難測,他一個過去佛,又如何能揣度圣人的真實心意?
他只曉得,不管那位心中究竟作何計較,孔宣來了,便是好事!
有了孔宣坐鎮(zhèn),今日這局面,便完全逆轉了!
天庭眾仙此刻是大氣不敢出。
他們之中不乏見多識廣之輩,更有親歷過封神大劫的老仙,一見到那孔雀身后若隱若現的五色神光,便已是心神俱駭,認出了來者的身份。
“孔雀大明王菩薩......”
太白金星口中喃喃,只覺得口舌發(f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