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蟾的檄文已經(jīng)算是圖窮匕見,且不提王師范這位年輕節(jié)帥得知幽州強敵來臨,而前線刺史又叛亂的消息,是何等的痛心疾首。
此時的樂陵城中,王猛,張?zhí)?,楊匡三人,是難得在一起,趁著大軍還未啟程時,王猛在城中宴請張?zhí)瑮羁?,高文集三人?/p>
高文集在這四人中,是有些插不上話,這幾人,一直在談當年從軍時的趣事,不過,一旁的張?zhí)┮姼呶募行┕录牛谑?,轉移了話題,說起了此番南征平盧的戰(zhàn)事。
高文集言:“大王之威,天下皆知,況王師范不過一孺子,滅平盧,高某并不擔憂,唯一所屢者,還是中原的朱全忠啊?!?/p>
王猛愣了一下,說道:“朱全忠現(xiàn)在還耗在徐州城下呢,聽說和孫儒又冒翻了,這個時候,朱全忠難道會發(fā)兵馳援平盧?”
說到這,王猛又搖搖頭說道:“不可能,平盧鎮(zhèn)西邊是朱瑄和朱瑾,朱全忠和這兩人的仇那么大,朱全忠不可能飛過來?!?/p>
高文集眉頭緊鎖,沉聲道:“朱全忠可能不會直接馳援平盧,但是很可能會北上攻打魏博,行圍魏救趙之策?!?/p>
一旁的張?zhí)┖蜅羁锫勓裕D感高文集說的話很有道理。
但王猛聽后,卻是無所謂的擺擺手說道:“怕什么,朱全忠飛不過來,那和我有什么關系,大王只是讓我攻下平盧,朱全忠就是打魏博也和咱們沒關系,再說了,這一戰(zhàn),打的就是一個字,快!我都和大王保證了,二十天攻下青州?!?/p>
此人一出,眾人皆面面相覷,這話王猛之前都沒和大家伙說過,是到了現(xiàn)在才說,先前以為這場戰(zhàn),就是和往日一樣的戰(zhàn)術。
只是王猛說保證二十天拿下青州,且不提大王是不是真的認可,但既然話這樣說了,就證明王猛的策略肯定不是中規(guī)中矩的戰(zhàn)術,而是要行險,而且很大的可能性,大王也是認可王猛的策略。
想到這,張?zhí)┯行┙辜钡膯柕溃骸岸??就算渡過黃河,從蒲臺開始算起,大軍速度再快,遇城不攻的情況下,怎么也得七八天的時間才能趕到青州,十天時間,能攻下青州?”
王猛嘿嘿一笑,道:“你看你們,急什么,我這法子,大王都信了,你們怎么能不信我,放心,殺到青州了再想辦法,來,喝酒,明日就要出兵了,到了軍中,就不能飲酒了?!?/p>
………………
龍紀元年,十二月初五,王猛率雄平,鎮(zhèn)安,平昌,羈從四軍,共計三萬六千人,旌旗蔽空,浩浩蕩蕩的南下棣州。
初七,大軍行至棣州陽信,棣州刺史張蟾親自趕赴陽信,迎接王猛。
而在同一時間,王師范已經(jīng)收到了確切消息,陳從進暗聯(lián)叛賊張蟾,以大將王猛為帥,出兵馳援張蟾的情報。
隨即,王師范以平盧軍中威望最高的馬步軍都知兵馬指揮使盧弘領兵,率馬步軍共計三萬兩千余人,北上棣州,擒拿張蟾。
平盧鎮(zhèn)這些年,沒什么戰(zhàn)事,而王敬武在位時,向幽州陳從進買了不少馬,算起來,平盧還是幽州鎮(zhèn)的一個大客戶,不過,戰(zhàn)事一起,賣馬的生意直接就斷了。
但這些年,陸陸續(xù)續(xù)的買馬,平盧鎮(zhèn)軍也養(yǎng)起了一支高達五千人的騎兵隊伍,王師范還是年輕了些,在自已地位未穩(wěn)的情況下,將整個平盧鎮(zhèn)軍的兵權全部托付給盧弘。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王師范除了盧弘,別無其余選擇。
十二月初六,盧弘率軍離開青州,行至城北三十里外后,駐軍不前,當夜,有謀臣秘入主帳,向盧弘獻計。
盧弘心腹謀臣諫言:“公久掌大軍,麾下將士皆畏服,今王帥沖齡臨鎮(zhèn),根基未固,政令多出左右,非能制御諸將者,公若乘此時勒兵而還,青州諸臣必出城郊迎,諸營將校誰敢不從?平盧帥位,唾手可得矣!”
盧弘沉吟良久,最后還是拒絕了這個建議,其言:“話雖如此,但如今王猛引兵壓境,若此時回師青州,恐軍心離散,外敵乘虛而入,不如先破王猛,以殲敵之功收攬眾心,屆時聲威遠播,再取帥位,名正言順,更為妥當?!?/p>
而在原歷史中,平盧在張蟾叛亂后,盧弘率平盧軍出戰(zhàn),行至半路,回師準備進攻青州,然而,那個時候,平盧并無強敵,有的只是朝廷派來的空頭節(jié)度使崔安潛。
如今幽州大軍壓境,盧弘擔憂自已叛亂,會引發(fā)平盧內(nèi)亂,以至于讓幽州軍吞并了平盧。
所以,盧弘拒絕了謀士的建議,決定還是要按原計劃,先誅殺張蟾,再看時局情況,來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十二月初八,王猛抵達黃河北岸,南岸便是蒲臺城,黃河水流湍急,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那么急,在蒲臺渡口就是一個相對適合渡河的地方。
俗話說,九曲黃河萬里沙,萬里黃河渡口多,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個帝國,京師都城可以稱之為心臟,而交道干道,便是經(jīng)脈,從秦朝開始修筑馳道,直道和五尺道開始,每個朝代都構筑了以京城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驛站網(wǎng)。
陸路有驛站網(wǎng),同理,水路上也有數(shù)不清的古津,古渡,從很早以前,古人就知道,用水行船,是省時省力的一件事。
而此時,張蟾早已強征船只三百余條,在這蒲臺渡口處做好了準備。
王猛看著寬闊的河面處,忍不住問道:“不是說這里適合渡河嗎?這怎么嗎?這怎么這么寬?”
張蟾呵呵一笑,道:“王帥想來是未見大河,此處水寬八百步,這河道一窄,水流就喘急,看著窄,那反而是不好渡河,稍有不慎,就是船毀人亡的下場,這河道寬一些,水流就慢,雖說費時了一些,但勝在安穩(wěn)?!?/p>
王猛聽后擺擺手,道:“既然費時,那就加緊渡河吧,本帥都向大王保證了,二十天就得拿下青州。”
說到這,王猛看了看黃河,又補充了一句:“那就等過了黃河后,再開始計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