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趙家莊,知夏將手里的籃子放去了堂屋桌上。
“阿婆,這些芝麻糖餡餅是我娘一早特意準(zhǔn)備了讓我?guī)淼?,她說上回二舅三舅去鎮(zhèn)上看她,怎么都不肯帶幾個餅子回家,一直想讓阿公阿婆也嘗嘗她的手藝來著?!?/p>
兩個村隔的近,路上也沒耽擱多長時間,如今天氣暖和,餡餅到這會還溫?zé)嶂唤议_上面蓋著的布,香氣頓時飄散到了整個屋子。
趙成忠又沒管住自已的嘴,“你娘一天統(tǒng)共也只能賺那么點銀子,今兒來帶點,明兒來帶點,家里還能存下幾個銅板?”
馬氏忙用手拐子懟他。
“孩子一番心意,東西都帶來了,難不成還讓她又拿回去?”
她沒再理會自家老頭,拿出芝麻餡餅,大房一家六口,二房一家四口,三房一家四口,再加他們老兩口和知夏四海姐弟倆,十八個餅子就這么分下去了。
“都吃吧,嘗嘗玉珍的手藝?!?/p>
自從二兒子和三兒子上次去了鎮(zhèn)上回來,說了女兒攤位上的情況之后,她倒也沒那么擔(dān)心了,會賺錢,說明她是想好好過日子的。
如今日子好了,知道回饋娘家也是好事,回頭幾個兒子再去杏花村幫忙,她也能少聽兒媳婦幾句念叨。
人情嘛,有來有往的才能長久。
將來他們老兩口沒了,還得靠這幾個孩子自個兒維系關(guān)系。
尋常時候,家里一年上頭也難得吃上一回甜食,今天不僅吃到了,男女老少人人有份,對于他們來說,就跟過年似的,大人們甚至過年都不定能吃到這么好的東西。
孩子們一邊吃一邊夸。
“小姑做的餡餅真好吃!”
“比之前大哥給我們從酒樓里帶回來的糕點還要香呢?!?/p>
知夏悄摸摸往阿公的方向望去,老頭望著手里的餡餅,起初臉上有些心疼,似是舍不得吃,緊接著咬了一口之后,神情略有些詫異。
他望向知夏。
“這真是你娘做的?”
“你這話說的,不是玉珍還能是誰?”馬氏笑的一臉欣慰,“難怪珍兒這買賣能做起來,味道確實是不錯?!?/p>
她緊接著又望向籃子里剩余的兩個餅。
“你們既然讓趙水幫忙做竹簾,這兩個餅子帶他家去吧,回頭他對你們的事情也能多上點心?!?/p>
趙松全站起身。
“我先隨你們走一遭,等會回來再去田里看看水?!?/p>
知夏忙說,“大舅留步,這次我自已去就行了,大舅要是有事可以先忙著。”
趙松全也沒強(qiáng)求,轉(zhuǎn)頭讓自已的大兒子陪她一起去,四海這次也是跟著一起的。
來到趙水家,知夏進(jìn)門便將那兩個餅子交給了朱氏。
“伯母,這是我娘一早準(zhǔn)備的芝麻糖餡餅,特意帶兩個來給你們嘗嘗的?!?/p>
“這怎么好意思?讓你娘破費了?!敝焓闲χ泻粜置萌诉M(jìn)院子,“快進(jìn)來吧?!?/p>
趙水聽見前頭的動靜,拿著已經(jīng)打好的樣品從后院過來。
“這是竹簾的打樣,你瞅瞅,看有沒有需要調(diào)整的地方?!鞭D(zhuǎn)而往幾個孩子后頭瞅了眼,“你大舅今天沒跟來?”
趙松全的兒子趙原已經(jīng)十九,今年年初才成的親,不過在趙水看來,仍舊還是個孩子。
就讓這幾個孩子過來拿主意?
見知夏接過竹簾在打量,趙原忙說,“我爹去田里了,他讓我領(lǐng)著表妹表弟來的。”
趙水點頭,往知夏望去。
“如何?”
知夏面上帶笑,“伯伯的手藝自是沒得說,竹簾沒有問題,加上這個,我們前期總共需要六個,不知伯伯這邊工價是如何算的?”
趙水想了想,望著她手中的竹簾,“這東西工藝雖不復(fù)雜,但竹篾處理的要細(xì)致也挺費功夫,就按三十文一個算吧?!?/p>
知夏點頭,東西做起來復(fù)不復(fù)雜是一方面,細(xì)不細(xì)致又是一方面。
越細(xì)致的東西,越費工時。
同樣的一張竹席,便宜的可能就幾十文,貴的能賣到幾百文,這就是區(qū)別。
收三十文,應(yīng)該也是看在大舅一家的面上了。
“成。”她從自已的錢袋子里數(shù)出一百八十文,“竹簾的事,就有勞伯伯了。”
趙水將知夏之前定的兩個燈籠交給她。
“三天后來取吧。”
溝通好竹簾的事,知夏正打算告辭離開呢,回頭見四海蹲在不遠(yuǎn)處摸著小狗,突然想起今天來還有另一個目的。
她轉(zhuǎn)頭望向朱氏。
“伯母,你們家小狗賣嗎?正好我們家想養(yǎng)只看家護(hù)院?!?/p>
朱氏抬頭望向院子里,想著這丫頭剛給自家送了兩個芝麻餡餅。
“自家狗生的狗崽,村里人嫌狗費糧食沒人肯養(yǎng),我們又舍不得殺,已經(jīng)養(yǎng)了一個半月,剛斷奶吃食,你們要是想養(yǎng)就抱一只回去吧,不用錢?!?/p>
知夏面露興奮,讓趙原幫她拿著燈籠,上前抱起四海摸的那條黃褐色斑紋的小狗打量著,忽略它狗的特征,毛色看著倒有點像小老虎。
想了想,又問,“伯母,我可否花二十文再跟您買一條走?我們村里沒人養(yǎng)狗,帶兩條回去也好有個伴。”
朱氏有些猶豫,狗跟他們要的竹簾和燈籠不一樣,收錢吧,人家是個孩子,回頭他們不想要鬧到村里,大家還以為她黑孩子錢呢,不收錢吧,這狗畢竟是吃自家糧食長大的,給一條是為了還人情,同時給兩條出去她也確實舍不得。
想了想,還是同意了。
“可以是可以,回頭你家里人要實在覺得養(yǎng)兩條太多,你再將這狗給我退回來就是。”
“不會不會,多謝伯母了?!?/p>
知夏忙給她付了二十文錢,又挑了一條黃色的狗,正好一公一母,跟四海一人抱了一只隨趙原回家去了。
路上,趙原倒是想說點什么,但想到自已和表弟表妹并不熟悉,恐怕說了兩人心里有意見,還是忍住了。
趙成忠卻不管兩孩子會不會怨懟他,見倆孩子抱著狗回來,忍不住又是一頓說,又說狗費糧食,又說這么費糧食的畜生他們還抱回來兩只,又說知夏做決定也不問問家里大人的意見,主意太大,之后還提到她娘做買賣賺點銀子不容易,得省著花。
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