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焦躁剛剛褪去,初秋的涼爽剛剛到來,薛延陀的這片天地正是水草最為豐美的時候。
李承乾手里拎著一條馬鞭,悠閑地在帳篷前面散步,一轉(zhuǎn)眼離開長安好幾年了,時間過的真是快呀。
他抬眼望向無邊無際的盡頭,草原仿佛是張綠色的地毯,遠(yuǎn)處的牛羊、近處的氈房,好似這張地毯上的花紋。
看得到天邊的云,不知哪片云曾飄過長安城的上空;聽得到耳邊的風(fēng),不知哪縷風(fēng)曾掠過帝王宮的編鐘。
很想知道雉奴長多高了,很想知道惠褒有幾個孩子了,很想知道老爹是否還康健。
在家的人,眼里都是遠(yuǎn)方,只有離開家的人,才知道家是什么。
“噠噠噠”的馬蹄聲,帶著焦急的速度打斷了李承乾淺淡的思緒,他就淡定地看著來人躍馬揚(yáng)鞭地朝著他疾馳。
很快那人就沖到了近前,只見他猛地一拉絲韁,扯得馬揚(yáng)頭嘶鳴,那人熟練地從馬背上跳了下來。
李承乾認(rèn)得他是陸清身邊的一個大頭兵,便不由得淺淺地笑了一下,這個陸清也怪有意思的,說是去追擊咄摩支,還玩了個一去不復(fù)返。
說咄摩支不好打是真的,不管怎么說,人家手下都有七萬多人呢,可要說咄摩支有多難打,就算說出花來,李承乾也是不會信的。
回紇的酋長吐迷度手底下也有三萬多人,在陸清面前連兩天都沒支應(yīng)到頭,就被打得跪地求饒,最后被陸清給逼得,千里迢迢跑到長安投唐去了。
知道他沒危險,不回來肯定就是在那邊玩上癮了,李承乾也沒打擾他的興致,突然間派人過來,不知道是發(fā)生了什么事。
那人跑到李承乾面前,抱拳一揖,李承乾擔(dān)心陸清是派人過來請求支援的,怕耽誤時間便急切地催促道:“行了,直接說事。”
“哦”那人從懷里摸出一個信封來,雙手向前一遞:“宇文公子讓我來送信的。”
李承乾一把搶過書信,“呲”的一下撕開信封,掏出信紙從上到下的看了一遍,看罷臉色微變,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隨我進(jìn)帳?!?/p>
“是?!蹦侨藨?yīng)了一聲,便跟隨著李承乾走進(jìn)了大帳。
李承乾進(jìn)帳之后,便坐在書案之后,提筆開始寫信,不一會兒把信封好,連同兩串賞錢一起交給那人,吩咐道:“回去吧?!?/p>
“是?!蹦侨松钌钜灰?,接過書信和銅錢,轉(zhuǎn)身快速的走出了大帳。
陸清告訴李承乾,唐兵已經(jīng)到了郁督山下,領(lǐng)兵的人是李世勣,并且李泰已經(jīng)到了靈州。
陸清決定迅速搞定郁督山這一帶,讓他們直接去投唐,李泰來了,陸清沒有別的東西能拿得出手,決定先送上一點(diǎn)軍功給大唐太子當(dāng)見面禮。
陸清寫信給李承乾,就是跟他打個招呼,告訴他咄摩支這邊不再是薛延陀的心腹之患了,他馬上就讓這一支隊伍在薛延陀的視線之內(nèi)消失。
至于他自已,他還沒想好怎么辦,走一步看一步吧,或許戰(zhàn)死也是個好結(jié)局,死不了的話很可能會跑回薛延陀投靠他。
陸清并不打算去見李泰,他不想給李泰添麻煩,他知道自已回到長安就代表著風(fēng)波不斷。
一個唐直就夠拿別人的智商開玩笑的了,還要再出一個宇文法嗎?再說唐直是什么人,人家的爹是天子,別人心知肚明也不敢拿到明面上來說。
就算是拿到明面上來說,誰又敢把唐直怎么樣呢?
人家的爹要是急眼了,一句話“唐直就是李承乾,怎么了?你們就那么見不得我兒子活著嗎?”,誰敢出來硬剛一句?
陸清行嗎?他憑什么?
憑他那個打過幾次照面,卻彼此不知身份,不曾相認(rèn)過的軟骨頭老爹?還是憑他那個一心復(fù)隋的有著前朝長公主身份的尼姑老娘?
有人拿他的身份說事,那就只能并且一定是李泰站出來替他硬抗,抗得過去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但是陸清寧愿不回去,也不想讓李泰因為他而為難。
李承乾跟他的想法很相近,既然李泰親自跑出來了,就不能讓他白跑,總要送他一份軍功帶回去。
李承乾囑咐陸清快速結(jié)束那邊的戰(zhàn)斗,趕緊回來,這邊有更多的戰(zhàn)斗等著你。
我們合伙玩?zhèn)€大的,區(qū)區(qū)一個咄摩支,只有七萬來人的小勝利,大唐人根本不會放在眼里,送惠褒的戰(zhàn)功不能跟芝麻綠豆似的那么大一點(diǎn)。
李承乾拿出薛延陀大可汗的印章,迎著陽光笑呵呵地鑒賞了半天,這玩意兒是從夷男可汗手里傳到多彌可汗手里的,現(xiàn)在竟然落到了自已的手里。
李承乾從來沒有給自已上一個什么什么可汗的稱號,因為他不想成為大唐真正的敵人。
不過這個類似于國璽的大塊印章他收藏了,目前為止他還沒拿這個印章蓋過印呢,今天他要過個癮。
李承乾拿出來一堆寫詔書用的紙,鋪得到處都是,他就坐在書案后奮筆疾書,寫了一份又一份詔令,寫完之后拿起大印,一頓瘋狂地蓋章。
他寫的詔令內(nèi)容大致都是一樣的,就是通知周邊所有的部落,你們依附于薛延陀的日子可也不短了,秋天要到了,該是你們進(jìn)貢的時候了。
以往周邊的小部落都是定期不定期地給他送上一些好處,他很好說話,給就收著,不給就算了,很少跟他們鬧矛盾。
這一次就不麻煩他們費(fèi)心了,不用操心準(zhǔn)備什么禮物的事了,我想要啥我都給你列好單子了。
凡是能冠上酋長倆字的人都會收到這份詔書,要的東西不多,也就是草料一萬斤、牛羊各兩千頭、馬一千匹、人肉干男女各五千斤。
不分大小部落,要的東西都是一樣多的,沒別的原因就是寫一樣的比較方便。
這些東西限一個月內(nèi)送來,否則唐直大酋長就親自上門去取了,并且七天之內(nèi)必須先送兩個嫡子過來做人質(zhì)。
除了下發(fā)這些詔令以外,李承乾還讓人把大唐太子已到靈州的消息散布得婦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