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一站起來,長孫無忌就知道今天收拾不了李恪了。
一來魏徵的地位和火力都是頂級的,二來那個王宗平的確準備得不夠充分,一點有說服力的證據(jù)都拿不出來。
能不能收拾李恪,對長孫無忌來說并不重要,至少不用著急,放他一馬是很無所謂的事。
只是魏徵的出頭,令長孫無忌心里極度的不舒服。
上次三原縣上報有大量脫籍人口的時候,長孫無忌提出了要暗查,李承乾就非要明著徹查,當時就是魏徵和房玄齡突然趕到,又雙雙支持太子,這件事才沒有被壓下去。
現(xiàn)在自已想要換掉李恪,李承乾不同意,又是魏徵站出來替他說話。
一件事沒關系,兩件事沒關系,但是這其間是不是有點什么關系?
難道太子暗中拉攏他們,專門跟自已對著干?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外甥掌權真的是長孫家的福氣嗎?
聽魏徵說話,李承乾感覺非常的舒心,魏徵那么長的一大段話都說完了,他看向長孫無忌,發(fā)現(xiàn)長孫無忌有那么點神游天外了。
這么關鍵的時刻他怎么還溜號了?難不成是被魏徵給說傻了?
“舅父”李承乾輕輕地喚了一聲,笑著問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呃”長孫無忌斂斂心神,輕咳一聲,說道:“就按你說的辦吧?!?/p>
“好,我聽舅父的?!崩畛星瑨咭暳顺紓円蝗Γ缓蟮亻_口,說道:“清繳三原縣賦稅的事,依舊由吳王負責?!?/p>
“臣遵命?!崩钽」硪灰?,李承乾又說道:“幼女阿鸞遇害一案,即刻復核?!?/p>
李恪聞言笑著退回了自已的位置,他也是這個意思,這樁案子的犯人被定了死刑,死刑的案件是必須要復核的。
復核來得越早越好,晚就是給他們留時間做手腳。
李承乾一撩襟袍坐了下來,他的目光如水般地漫過去,掠過群臣的頭頂直望向門外,他聲調平穩(wěn)地說道:“王宗平,你說有知情人舉報,那知情人是誰,傳他上殿?!?/p>
王宗平坐在離門口最近的地方,乖乖地坐著,以為沒他什么事了,突然被太子點了名,他激靈一下站了起來,躬身一揖,哆哆嗦嗦地答道:“是,舉報人是,是大理寺的一名書吏,姓趙,叫……叫趙成志?!?/p>
李承乾淡淡地吐出一個字:“傳!”
傳人得現(xiàn)去找,他又不是在門口等著。李承乾讓人把卷宗拿過來,讓李恪當眾讀了一遍。
這樁案子并非人人盡知,當大家聽完卷宗,感覺后槽牙都要咬碎了,人間怎能容得下這種殘害幼女的畜生?
李承乾的嘴角彎起一抹不經意的微笑,原來你們也知道氣憤,你們有良知就好,有良知就容不得有人為這種畜生開脫,容不得在這樁案子上做半點的假。
卷宗記錄的就是審案過程和嫌犯的口供,這些之后李承乾又讓人把阿鸞的尸格拿過來,讓齊忠當讀了一遍。
讀卷宗的時候,大家只是唏噓聲一片,不時冒出幾句臟口,讀尸格的時候,有人氣急了,竟然把笏板摔到了地上。
該讀的都讀完了,李承乾下令傳稱心,稱心走進大殿,來到李承乾的面前,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揖,“稱心拜見太子殿下?!?/p>
“免禮?!崩畛星舷麓蛄苛朔Q心一番,他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別樣的干凈,“阿鸞一案,你知道多少,從頭說來。”
“是。”稱心緩緩地直起身子,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四月十四日東宮秦公爺?shù)绞ゴ扔^為太子取硝石,適時京兆府的人剛剛離開,秦英和韋靈符惶恐不安的樣子被秦公爺撞見……”
稱心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交代了,秦勝是如何威逼利誘讓他替秦英和韋靈符背鍋的,又交代了秦英和韋靈符接下來是如何串供,教他如何對付京兆府的問話。
李承乾聽罷,問道:“你既不愿替他們背鍋,為何要應下?既應下了,又為何反悔?”
李承乾有點想不明白,稱心有什么必要答應他們這么荒唐的要求,殺人的大罪憑什么替人背?
“他們權勢無邊,我只是一個人。我若不應下,我怕活不到上堂的那一天?!狈Q心的內心如何沒人知道,他的表情很是平靜,“上了堂,我就不怕死了,死能還阿鸞一個公道,我也值了?!?/p>
李承乾隱隱的有些氣悶,稱心簡直是個傻子,不知道進宮找我嗎?送你去道觀是為了讓你活得自在,是讓你受他們欺負的嗎?
轉念一想,稱心也沒什么不對,這一世自已沒有給他過多的榮寵,他沒有底氣跟秦勝叫板,有秦勝攔著,就算他闖得進東宮,也是見不到太子的。
“很好?!崩畛星窒乱涣睿骸皞鹘谭皇??!?/p>
教坊使帶來了教坊司的出入簿,他能證明稱心一直都在教坊司,絕對沒有作案時間。
這時一名金甲衛(wèi)士走進大殿,他抱拳一禮,聲音洪亮地說道:“拜見太子殿下,大理寺書吏趙成志到了?!?/p>
“是?!苯鸺仔l(wèi)士轉身走出大殿,不一會兒趙成志低著頭走進大殿,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來到李承乾面前。
“書吏趙成志拜見太子殿下。”趙成志一躬到底,額頭差點磕到腿,聲音也抖得發(fā)顫。
“是你舉報吳王將圣慈觀的道士屈打成招的?那你說說真相是什么樣的?!崩畛星痪湓捳f完,他的身子又矮下去一塊。
他或許是太過緊張,或許是根本站不住,“咕咚”一聲跪倒,他跪趴著說道:“我曾聽秦英和韋靈符說過那樁案子絕不是他們做的,既然不是他們做的,那他們一定是被屈打成招了?!?/p>
“哦,”李承乾感覺這人的智商很喜感,這說辭未免太過敷衍了些,“那他們是怎么說的?”
“他們說當時他們是看阿鸞一個人在街上走丟了,他們就好心送阿鸞回家,沒想到出了城以后遇到了劫匪,不僅搶光他們身上的錢,還硬留下了阿鸞。后來京兆府的人到道觀問話,他們才知道阿鸞被劫匪給害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