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登死士一波爆發(fā),射出來的三十萬多支云氣箭,浩浩蕩蕩的箭矢洪流直接將蒙古八旗精騎打怕了。
數(shù)千的精銳騎兵就這么被云氣箭的洪流淹沒。
沒有慘叫聲,也沒有格擋,所謂的全能騎兵所具備的一切能力在這瞬息之間超越六位數(shù)的箭雨之下,失去了所有的意義。
雖然是云氣箭,但是先登死士的軍魂意志保證了每一發(fā)的威力并不弱于正常的箭矢。
在孫武所可以設計的舞臺上,先登一口氣將自身所具備的威力酣暢淋漓的展現(xiàn)了出來,所有人都明白這個軍團的殺傷力究竟有多么的恐怖。
這個時候,蒙古八旗的精銳騎兵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剛才的氣魄,下意識的朝著兩邊開始退讓,他們沒有勇氣繼續(xù)踏上這一條邁向死亡的道路。
然而兩側的重步兵軍團結合成巨大的圓陣,將孫武圍繞在中心。
麴義笑了一下,騎兵確實是平原的王者,但強弩強弓在任何時期都是正面克制騎兵的。
當然,前提是要能射穿,能射穿的情況下騎兵就是移動的比較快的活靶子而已。
至于射不穿,那就等死吧。
而現(xiàn)在,很顯然,對面的防御還遠遠到不了這種程度。
貝勒屯齊這個時候已經(jīng)感覺到不妙了。
他猛然間發(fā)現(xiàn),重裝防線、丹陽精銳、孫武本陣,相互勾連起來的情況下,居然構成了一個四方形的軍陣。
而他們則一頭鉆入了這個軍陣的中心。
更要命的是,不論那一個點,他們似乎都無法攻破。
“這是在逼我撤出去?”
貝勒屯齊環(huán)視一圈,看到了四個點之間留下的大量的空白區(qū)域。
雖然對方似乎組成了一個奇特的軍陣,但他們依舊能夠來去自如。
確定自身隨時都有撤退的余地之后,貝勒屯齊還是決定繼續(xù)攻堅孫武本陣。
在孫武的一步步誘導下,他已經(jīng)體驗過兩次攻克難題的成功感了,現(xiàn)如今他沒由來的認為,自己也能和之前一樣攻破孫武最后的防線。
更何況,他們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多代價,沉沒成本太大了,他們根本撤不走。
先登死士的爆發(fā)確實很恐怖,但是貝勒屯齊更明白,這種爆發(fā)絕對不可能持久。
他直接調動騎兵對環(huán)繞包圍,從四面八方發(fā)動沖擊。
最外側的精騎們奔馳著繞圈,在沖入先登死士的射程范圍內之前驟然搭弓射箭,迅猛的射出自己的箭矢,然后非常流暢的撤出射擊范圍。
“嘭嘭嘭~”一連串箭矢命中盾牌的響聲,先登死士歸根結底是重裝弩兵,他們隨身攜帶的小盾牌,足夠讓他們抵擋這些箭矢。
預讀彈道對于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
不過也因為對方這種游蕩的打法,先登射出的箭矢除了少數(shù)超出射程命中了對面士卒,其他的箭矢更多的是落在了空處。
麴義看了一眼孫武,孫武點點頭。
先登死士當即抽調出一半的人手開始協(xié)助重步兵防守,另外一半則用起了光影箭,維持之前那種射擊規(guī)模,繼續(xù)保持著看起來恐怖的壓制力。
半真半假的參雜在一起,被一開始爆發(fā)嚇破膽的精騎根本沒有沖上來的勇氣,只能一波接著一波的飚射著箭矢,騷擾著先登死士。
在堅持不懈的猛攻之下,孫武本陣如同城墻一般的防線,一時間也開始搖搖欲墜。
但是也只是看起來搖搖欲墜而已。
不死禁衛(wèi)就不用說了,孫武用軍陣協(xié)助不死禁衛(wèi),主動降低恢復效果,然后延長記錄巔峰狀態(tài)的時間。
不管看起來有多慘,但是總能在一段時間后恢復原狀。
而從羅馬這邊解析出來的十三薔薇具備重甲防御和攻擊反彈兩個精銳天賦。
不過十三薔薇這兩個天賦組合的時候擁有奇效,重甲防御在攻擊反彈的參與下,可以延伸出來攻擊豁免,攻擊反彈同理也可以延伸出積蓄反彈。
前者保證十三薔薇不會被雜兵用數(shù)量懟死,后者保證了薔薇擁有面對強者資格。
如今和不死禁衛(wèi)混合在一起,十三薔薇就顯得更加堅挺,看起來都被打的很慘,但是實際上沒有出現(xiàn)任何的衰弱。
當然蒙古八旗不是在做無用功,按照他們這種輪番沖擊的模式,就算是孫武本陣再怎么堅固,也會被徹底的沖垮。
雙方的數(shù)量差距擺在那里,即便是五換一,對于蒙古八旗這邊來說都是賺的。
但是孫武并非是在茍延殘喘,他只是在等待自己的后手到來。
貝勒屯齊的預感沒有錯,四個點確實會組成一個四方陣。
如果實在野外,實際上這已經(jīng)是被切成四塊了,但是這是在孫武搭建的營地之內所爆發(fā)出來的戰(zhàn)爭。
陣型根本沒有垮掉,而且營地內還埋了一些小設計,四個點彼此之間相互呼應,隨時能夠轉化成為孫武準備的四方陣。
不過孫武在等,等待一錘定音的力量到來。
而一切都如同孫武所計算的那樣,因為白馬的存在導致斥候無法大面積撒開,蒙古八旗的戰(zhàn)鷹根本沒能發(fā)現(xiàn)用了光影潛藏的幾只騎兵。
當貝勒屯齊進入四方陣范圍之內的那一刻,幾只騎兵則開始全力崩騰向戰(zhàn)場的方向。
最先趕到的是夏侯淵,他的軍團天賦神速注定了他不論帶什么軍團,都會比正常的軍團快上三分,雖說不能和白馬媲美,但是也足夠超越大多數(shù)騎兵了。
夏侯淵的軍團天賦不挑軍團,所以他帶過很多軍團,最后還是選擇了帶輕騎兵。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曹魏需要一個騎兵統(tǒng)帥,需要一個高機動型的騎兵統(tǒng)帥。
重騎兵有曹昂的虎豹騎,突騎兵有夏侯惇的屯騎,夏侯淵也只能接過輕騎兵的大旗。
四千人的彎刀游騎兵伴隨著夏侯淵長刀所指的方向迅速的展開了沖鋒。
很快他們就看到那覆蓋在廣袤平原上如同螻蟻一般的大軍,所有的士卒眼中都出現(xiàn)了冰冷的肅殺,然后自然的追隨在夏侯淵的深厚,天然的形成了無數(shù)的小錐形,而后無數(shù)小錐形構成了一個龐大的鋒矢陣。
輕騎兵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會選擇這么直接的沖鋒,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孫武布置好了舞臺,他們沖鋒的前方,只有騎兵,沒有步兵,對于他們而言,是最好的沖鋒舞臺。
“殺!”
夏侯淵咆哮著,數(shù)千彎刀游騎兵在一個呼吸之間就跨過了戰(zhàn)場邊緣,避開了激戰(zhàn)中的龐德和蒙古八旗鐵騎,直接揮動重型彎刀劈砍。
孫武面色平靜地在同一時間啟動了自己的天地四方陣,翻滾的云氣配合著軍陣在一瞬間爆發(fā)出了極致的封鎮(zhèn)能力,陣中所有蒙古八旗的軍團實力都被強行壓下去了一個級別。
雖然這個壓制的效果在明顯的衰減,但是在鎮(zhèn)封的下一秒,夏侯淵就已經(jīng)沖到了臉上。
配合著迅捷的高速,一刀橫斬,在空氣中直接開出一道平直的真空刃。
高速疾馳加鋒銳切割,讓他們在此刻發(fā)出了類似于漁陽突騎的真空刃,帶著尖嘯的空氣刃,輕易的切開了被壓制的蒙古八旗精騎。
血花被空氣刃濺飛,在這一刻帶著殘酷朝著四面八方濺射了過去。
整個軍團如同剃刀一般,直接在蒙古八旗大軍之中殺了一條血路,然后回旋著脫離戰(zhàn)場。
夏侯淵的沖殺就好像是一個信號,從另外個方向上也分別出現(xiàn)了沖鋒的騎兵軍團。
顏良、文丑、夏侯惇分別帶著自己的軍團拉出一個龐大的鋒矢陣沖入大軍之中。
和夏侯淵那種一沾即走的形式不同,他們所率領的都是標準的突擊騎兵。
尤其是夏侯,他所率領的是屯騎,這個軍團上下限都很夸張,但是卻很適配夏侯惇的軍團天賦,狂暴的氣息使得屯騎爆發(fā)著恐怖的力量。
丈余的長矛被夏侯惇揮舞開來,自身的力量就像是打開了某個閥門一樣,伴隨著他的怒吼宣泄而出,剛猛的力量在一瞬間將對面的敵人直接打成了零碎。
貝勒屯齊這個時候已經(jīng)完全懵了,他這一瞬間才明白,留下的空缺不是他們的生路,而是他們通往地獄的黃泉路。
就在騎兵開始沖鋒的一瞬間,裝了半天窩囊的丹陽精銳在孫武的微操下,再度進入了終極丹陽的狀態(tài)。
與此同時,先登死士也再度開始爆發(fā),孫武直接乘上戰(zhàn)車,帶著本陣開始朝中心壓制。
箭矢洪流開路,重步兵步步推進。
除了重裝防線之外,幾乎所有的方向都在推進。
蒙古八旗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橡皮泥,被來自于各個方向的力量擠壓變形,然后不成樣子。
“撤!撤出去!”
貝勒屯齊大吼著,他此刻終于明白自己一腳踏入了孫武給他布置的陷阱。
現(xiàn)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丟車保帥,不論如何輔助軍魂軍團都不能丟,只要這個輔助軍魂在,他們蒙古八旗就永遠不會衰敗。
然而已經(jīng)被操控了這么多步的他,此刻做出的選擇又怎么會逃脫的了孫武的預測。
貝勒屯齊選擇撤離的方向,就是夏侯淵所在的方向,也是確實是最容易突圍的方向。
但是在慌亂之中,貝勒屯齊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哪只攻破營地的重騎兵在什么地方。
孫武當然不可能真的留給貝勒屯齊一條生路,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給這些人任何的一條活路。
這一場戰(zhàn)爭實在是太重要了,他們絕對不能留下任何的隱患。
在夏侯淵的軍團背后,超重騎顯露出了身影。
“留下吧!”
張頜冷聲說道,一夾馬腹,直接朝著正面大軍沖了過去,即便對面的規(guī)模是己方的數(shù)倍,但是超重騎還是拉出了一條直線發(fā)起了沖鋒。
沖擊解除的效果在這一刻真正發(fā)揮出來了應有的意義,龍槍的穿刺在這一刻都沒有沖擊解除的價值。
原本可以靠人數(shù)規(guī)模強行阻擊的重騎兵,在超重騎撞過來的時候,發(fā)生了最為本質的不同。
朝重騎撞人不減速,或者更簡單的描述就是,蒙古八旗的精騎所帶來的沖擊根本不影響超重騎的沖鋒,撞飛了之后也沒有任何的影響。
這種殘暴能力在這一刻真正展現(xiàn)出來了價值,一噸重的重騎衛(wèi),算上那可怕的沖擊力,無需減速的情況下撞上對面任何的對手,都足以在瞬間將對方撞塌。
貝勒屯齊看著像是郊游一樣,以進入的速度從自家大軍之中開出一條血路的超重騎,根本沒有任何阻擋的辦法。
它在此刻所能做的,只有避開超重騎的鋒芒然后逃竄。
然后……貝勒屯齊高估了自己對于大軍的掌控能力。
從一開始,孫武就看出了蒙古八旗并非是鐵板一塊。
八旗,八旗,自然來自多個地區(qū)。
他們本身就以部落為單位,以地緣和地位進行劃分,原本他們還有一個統(tǒng)一的蒙古八旗作為名號。
但是在此刻的大崩潰下,各家做出的選擇完全不同,導致原本勉強還能算作是完整大軍分崩離析。
而孫武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一刻。
正常情況下,想要包圍全殲這些人,他手里的人手至少比對方多一倍,就算白起來,也起碼要和對方人手相當。
然而他手中的人手遠遠少于對方,想要全殲對方,那就只能仰仗于白馬神速追殺。
而將對方打散,才能讓白馬全面展現(xiàn)自己的神速屠殺。
在之前這么久的戰(zhàn)斗廝殺當中,蒙古八旗死掉的甚至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很大一部分的斬獲,甚至還是來自于先登的爆發(fā)。
而在此刻,就在蒙古八旗潰散的瞬間,白馬看到了孫武的信號,在片刻內趕到了戰(zhàn)場。
趙云冷漠地挺直了長槍,喊出口號,白馬義從如同白色的浪潮席卷而至。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黃天可鑒,白馬為證!”
比滾滾雷音更快出現(xiàn)的是蒼白的刀光。
夏侯淵軍團所使用的真空刃,此刻就和呼吸一樣盤旋在白馬義從的周圍。
抵達了軍魂之后,白馬很快就觸摸到了速度的極致,抵達了與天同高的程度。
掌握了風的力量,同時掌握了神速和靈巧。
呼嘯之中帶著爆音的白馬義從,在幾個呼吸之間從蒙古八旗側邊的騎兵旁砍殺了過去,所有能被空氣刃摸到的位置,都被斬碎。
蒙古八旗潰逃的第一時間,白馬義從就從他們的背后滲透而去。
那一瞬間,滲透入蒙古八旗的純白軍團,近乎在一息之間便抹掉了滲透范圍之內所有的。
白色恐怖降臨,徹底擊潰了蒙古八旗最后的理智,無法遏制的大范圍潰敗開始擴散。
而比他們擴散更快的是白馬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