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折騰了這么久,也該回去看看了,準你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一早過來,去和太上皇和皇后好好問個安,也不知道你小子是用了什么妖法,竟然連太上皇都愿意幫你們遮掩,實話告訴你吧,若是沒有太上皇為你們拖延時間,任憑你們此次準備的再好,怕是也要功虧一簣的?!?/p>
李世民擺了擺手,顯得有些疲憊。
魏叔玉點了點頭,確實,這一次行動能夠得以順利進行,太上皇這邊至少有一半的功勞。
看到李世民那吃味的眼神,魏叔玉就知道這對父子倆定然是又鬧不愉快了。
“嘿嘿,恩師說笑了,弟子哪會什么妖法啊,無非是打牌的時候,多給太上皇點炮罷了……”
魏叔玉看著李世民詫異的神情,語重心長道:
“其實太上皇這人吧,還是比較容易相處的,老人家,畢竟做過九五之尊的人,有點脾氣也是人之常情,凡事順著他來就是了。”
“順著他?你怎么知道朕沒有順著他?好吃的,好玩的,甚至連好看的秀女,朕都先緊著那邊先挑了,還要怎么順?你的意思,干脆讓他重新回來當皇帝?”
李世民沒好氣地瞪了魏叔玉,顯然也是有些委屈的。
“可是……哎,陛下,小臣有句話,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有話就說,有屁就放,現(xiàn)在你就當朕是秦二郎,不是什么皇帝?!?/p>
眼見李世民這么說,魏叔玉心中不由松了口氣。
看來,李世民此刻是真想和他說幾句心里話了。
“那我要說了,恩師您可別急眼,您說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甚至美人也好,是挺不錯的,可是您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若是沒有當年的那個事情,這些東西,原本還是屬于太上皇的……”
魏叔玉稍微停頓了一下,才繼續(xù)小心翼翼地說道:
“您拿這些東西去送給太上皇,您說他能高興的起來嗎?”
“這……”
聽到這話,李世民一下子愣住了。
是啊,以往他光顧著想要孝敬太上皇了,卻從來沒有想過對方的感受。
難怪每一次送完這些禮物以后,太上皇非但沒有任何高興的意思,反而總是會陰陽怪氣一番,甚至讓人直接把那些東西給扔出去。
他這不是明擺著拿這些東西去刺激人家,時時刻刻在提醒對方,是自己兒子奪了他的江山,美人,現(xiàn)在在他面前還瞎嘚瑟嘛!
李世民痛苦地捂著腦袋,想不到自己竟然會犯下這樣如此的錯誤。
今天要不是被魏叔玉點醒,怕是還會一直對太上皇誤會下去,覺得自己父親一點也不近人情。
易位而處,若是有朝一日,太子這樣對待自己,他可能鬧得比太上皇還要厲害吧!
“那就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嗎?朕看你們父子兩個相處的倒是蠻融洽的……”李世民問道。
“自然融洽,我又沒有去搶我爹的皇位……”
魏叔玉在心中暗暗吐槽了一句,想了想,還是打算幫幫自己這位恩師。
“其實吧,這件事情說難也難,說容易,也挺容易的,關鍵是陛下要掌握太上皇的心理,這天下做父母的,大抵都一樣,最怕的并不是什么衰老,而是擔心自己再也沒有用處,只要陛下以后多去‘麻煩’太上皇,弟子相信,你們的關系一定可以改善的,畢竟啊,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麻煩出來的!”
“麻煩出來的?真的有用嗎?”李世民喃喃自語。
看到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魏叔玉行了一禮,便默默告退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大殿上響起了一道深深的嘆息聲。
“你覺得那小子說的東西,真的管用嗎?”
“回稟陛下,魏寺丞所言,確實有一定道理,在我們鄉(xiāng)下,鄰里之間,不就是今日你幫我,明日我?guī)湍悖H近起來的嘛。
魏寺丞曾說,那種單方面付出的叫做舔狗,而舔狗的下場,便是舔到最后一無所有……”馬周輕笑道。
“魏寺丞?”
李世民反應了一下,才明白馬周說的是魏叔玉,這小子已經(jīng)成了鴻臚寺丞了。
“舔狗?這小子嘴里總能時不時蹦出幾個怪詞,可偏偏還挺貼切……罷了,回頭朕且去試試吧,若是沒用,到時候再找這小子算賬!”
結束這邊的事情,李世民似是坐累了,便從龍椅上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
“魏叔玉這小子,朕是打發(fā)了,來說說,接下來,太子,魏征,唐儉,李靖,還有尉遲敬德他們,該如何賞賜?”
“這……”
馬周看向李世民,有些為難地說道:
“陛下,這些事情,怕不是微臣能摻和的吧……”
“孬!都是將來要當宰相的人,連這點膽魄都沒有?說,大膽的說!朕恕你無罪!”
李世民瞪了馬周一眼,后者這才收起謹小慎微的姿態(tài),神色從容道:
“既然陛下讓臣說,那臣就姑且一試了,其實這幾人之中,李靖和尉遲敬德他們最好安頓,李靖之所以舍棄偌大的功勞,而去滅掉突厥王族,一來是想斬草除根,讓漠北再也沒有興風作浪的可能,二來,這又未嘗不是一個自污的法子,陛下若是有心怪罪,說他濫殺以傷天和,又能讓李靖自己擺脫功高難賞的局面,不得不說,這法子歲讓粗糙,卻很管用……”
李世民點了點頭。
“想不到藥師這些年整軍經(jīng)武,也學會了朝堂的手段,呵,只是他看錯朕了,朕豈是那鳥盡弓藏的帝王?罷了,隨他去吧,你繼續(xù)說……”
“尉遲敬德和唐儉二人,說到底,只是想給兒孫掙一個前途,并無心思想要出來做事,與其賞賜他們,倒不如將其功勞放在兒孫身上,蔭功封爵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至于張寶相等邊關將士,只需按所立功勞大小,賞賜便是了。”
馬周說完,話鋒一轉道:
“唯獨太子與魏公兩人,小臣有些拿不準,魏公出發(fā)前已經(jīng)太子少師,此次所立之功,可以說是僅次于太子,如何封賞,還請陛下示下……”
李世民聞言,面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雖說議功的事情,三日后的宴會上才會有結果。
可這些事情卻需要早作安排。
三日后的宴會,不過走個過場罷了。
其實對于魏征這個人,李世民的感觀一直都是很復雜的。
起初的時候,的確只是政治需要。
他需要拿魏征作為代表,安撫前太子李建成的舊部。
再后來,便是日常需要,因為魏征確實能給他帶來許多不錯的建議。
至于現(xiàn)在嘛,因為魏叔玉的關系,魏征與李世民之間,再也不需要那種政治上的作秀了。
想到魏征一把年紀,還要去突厥以證心跡,李世民想了想,忽然道:
“既然房相不在,相位空懸,你說朕若是讓魏征當宰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