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門關(guān)于蟲人的記載,所謂“筑基期”相當(dāng)于五境,“結(jié)丹期”相當(dāng)于六境的偽境,是一個過渡階段,“金丹期”就登堂入室,成為真正的六境。其后還有相當(dāng)于七境的“元嬰期”和相當(dāng)于八境的“飛升期”。
幼蟲之所以要吞噬足夠多的同類,是因?yàn)榻Y(jié)繭需要龐大的能量,等到蟲繭完全成熟,作繭自縛的幼蟲變?yōu)槌上x,這就是“金丹期”了。
北落師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直接催化一只成蟲,能量夠了,既不必吞噬其他幼蟲,也不必啃噬宿主的五臟六腑。
不過有利有弊,直接催化成蟲會導(dǎo)致本就很高的死亡率再度拔高,畢竟蟲子和人體并非真正一體,肯定會有排斥排異等反應(yīng),從幼蟲開始慢慢適應(yīng)尚且如此,直接換成一只成蟲,那么排異反應(yīng)的程度可想而知。
李青霄的確是在拿命去博,甚至有極大可能都不必李修難出手,他自己就直接死在成蟲的反噬之下。
對于李青霄而言,“極品筑基丹”的反噬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是精神上的拉鋸,稍有不慎就要被成蟲的意志強(qiáng)行奪舍,變成另外一個人,不過李青霄不必過于擔(dān)心,雖然他不曾靈肉合一,但天賦異稟,生來就精神強(qiáng)韌,哪怕面對“大荒天”的余威也沒有崩潰,成蟲更是不在話下。
另一個方面是體魄上的排斥,這才是真正的難關(guān)。不過李青霄也有應(yīng)對之法,那就是渾淪氣息。當(dāng)初李青霄幫助黃師師解決體內(nèi)的幼蟲,就發(fā)現(xiàn)“大荒天”的天魔氣息針對幼蟲有奇效。
此時李青霄便調(diào)用體內(nèi)的渾淪氣息全力壓制成蟲。雖然成蟲可以讓人登臨六境,但它本身并不具備六境的實(shí)力,在“元嬰期”之前都必須要一個載體宿主才行,所以李青霄的天魔氣息仍舊可以對成蟲形成壓制。
李青霄要以“大荒天”強(qiáng)行壓制這只成蟲,為我所用。
幼蟲就已經(jīng)有了簡單的神智,成蟲更進(jìn)一步,完全成熟。
李青霄看到了浩瀚蒼穹,成蟲則看到了一方荒蕪佛國,一尊大佛端坐于蓮臺之上,由八位金剛力士合力支撐起蓮臺,不過金剛力士們骨瘦如柴,倒像是從地獄中爬出來的餓鬼。
李青霄可以承受“大荒天”的威壓,不意味著一只蟲子也可以。
成蟲在壓迫之下發(fā)出刺耳的鳴叫,旁人完全聽不到,只有李青霄能夠聽到。
鮮血從李青霄的耳洞中緩緩流出,臉上浮現(xiàn)出縱橫交織的青色經(jīng)絡(luò),詭異駭人,太陽穴抽搐,李青霄甚至在此等微末境界就感受到了自己體內(nèi)的三尸神在暴跳。
一步登天,哪有那么容易?
齊萬妙可以,那是因?yàn)樗环?,就像一方云夢澤大湖,只是湖水干涸,只要注水就行。李青霄只是一方小池塘,注水之前首先要開拓池塘面積,這便是觸及根基了。
李青霄清晰感知到一股寒意從雪山而起,過龍虎關(guān),沿著脊椎一路向上,正在突破風(fēng)池穴。
成蟲的意識被“大荒天”的力量壓制,可成蟲所帶來的修為增益卻已經(jīng)開始改變李青霄。
突破風(fēng)池穴,打開上丹田。
這是第五境,古稱“歸真”。
這還不止,李青霄的修為還在一路向上,三大丹田融為一體,與天地共鳴,這是第六境,古稱“天人”。
而且這不是人仙傳承的路子,而是地仙傳承的路子。
在末法來臨之前,道門中人數(shù)最多的傳承就是地仙傳承,所謂的蟲人、蟲仙本就是北落師門對地仙傳承的模仿。
當(dāng)年蟲人作亂,給道門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可見蟲人的境界還是實(shí)打?qū)嵉?,最起碼在九境之前不比正統(tǒng)地仙傳承差什么,是這個人間碎片中的一眾六境之人不能相比的。
李青霄只覺得眉心位置一片滾燙,意識要離體而出,可偏偏又不是陰神出竅的那種離體,就像是意識的一種延伸。
所謂逍遙,乃是脫胎于南華道君的一篇《逍遙游》: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
終于,李青霄的意識突破了那片浩瀚蒼穹。
李青霄睜開眼睛。
他仍舊站在神殿的上方,青月高懸,一束略顯突兀的月光剛好將他籠罩。
這便是六境的修為嗎?
李青霄感受著全新的自己,他似乎可以感受到天地的呼吸和脈動,不僅是修為上的差別,也是人仙和地仙的差別。
下一刻,李青霄人隨劍走,朝李修難一掠而去。
血浪滾滾,李青霄落腳處蕩漾起層層蓮花狀的漣漪,一步一生蓮。
這些血潮竟是奈何不得他。
兩人近身之后,劍光交錯,立時響起一連串細(xì)密的金屬鏗鏘之聲,連綿不絕。
繼而分開,李修難手中多了一把古劍,劍身周圍愁云慘淡,陰風(fēng)怒號,黑氣浩蕩,朝著李青霄當(dāng)頭潑下,密密麻麻如暴雨傾盆。
這也是一把靈物,不遜于李青霄的“恨晚”,只是李修難不擅長用劍,比起李青霄卻是差得遠(yuǎn)了。
李青霄手中“恨晚”劍氣涌動,所過之處,滾滾黑云黑霧層層分開,向兩側(cè)倒涌而去。
李修難的衣衫無風(fēng)自動,不知是自身鼓蕩所致,還是被李青霄的磅礴劍氣所吹動。
兩人斗劍不停。
李修難的古劍與李青霄的“恨晚”碰撞不下百次,古劍之上黑霧暴漲,似潮汛時節(jié)的江河之水。
一時間,李青霄眼前一切都消失不見,唯有滾滾陰云黑霧,一股難以想象的寒意隱藏其中朝著李青霄涌來。
李青霄滴溜溜一個旋轉(zhuǎn),整個人就好像一個巨大的陀螺,無數(shù)劍氣激射向四面八方,每一道劍氣都鋒銳無比,無堅(jiān)不摧,不但將陰云黑霧擊散,而且還反攻李修難本身。
不過轉(zhuǎn)眼之間,李修難身上已經(jīng)多出七八道劍傷,皆是命中要害,從中流淌出漆黑如墨的鮮血,只是李修難有流珠護(hù)體,不至于身死,仍舊生龍活虎。
“六境修為?”李修難臉色凝重,第一次感覺到事態(tài)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李青霄咧嘴一笑:“這是北落師門的神通。”
北落師門對熒惑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