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殺!”
“殺光這些該死的元人?!?/p>
“殺……”
自朱高煦身后。
三萬大明騎兵瘋狂嘶吼著,揮舞著兵刃,瘋狂向著南邊的元軍沖殺而去。
明旌旗迎風(fēng)揚起,代表著屬于華夏,屬于大明的天威。
騎兵奔襲。
這一刻真的是從四面八方向著元軍殺去。
完全呈現(xiàn)四面包圍之勢。
駐守防御的元軍還有他們的將領(lǐng)全部都慌了。
“怎么會?”
“明軍怎會還有這么多的騎兵?”
“他們何時繞到了我軍后陣的?”
“不可能,這不可能啊?!?/p>
“明軍怎會在遼東有如此兵力,而且還是騎兵?”
韃靼先鋒主將呼立哈臉色徹底變得煞白了。
不僅是他。
此刻身處于包圍圈內(nèi)的元軍也都是如此。
“撤!”
“趁著明騎還未完成合圍,向東撤離?!?/p>
“快啊?!?/p>
呼立哈此刻再也沒有抱有什么僥幸了,當(dāng)即就下令撤退突圍。
要是等明軍完全合圍,他們就真的逃不了了。
隨著他一聲令下。
原本元軍還在苦苦抵擋明軍進攻,可這一撤退的命令一下,原本還在抵擋的元軍陣型在瞬間就崩潰了。
“不留活口?!?/p>
朱正大喝道,瘋狂揮槍沖殺。
瘋狂屠戮眼前的元軍。
“誓死追隨將軍?!?/p>
“將元人斬盡殺絕?!?/p>
“殺?!?/p>
親衛(wèi)軍。
后方的將士,全部都涌現(xiàn)了無窮士氣,瘋狂攻殺,瘋狂屠戮。
隨著時間過去。
明軍合圍。
開啟了更為殘酷的絞殺。
這一戰(zhàn)。
到了此刻。
自然是不會有任何懸念了。
當(dāng)臨近傍晚時分,太陽已經(jīng)西落,再有不到一個時辰,天色就會暗下去。
放眼向著周圍看去。
遍地的尸體。
血流成河。
其中十之八九的都是元人士兵。
可以想得到,其中有不少裝死的。
但這些都無關(guān)緊要。
因為朱正不會讓他們裝!
“將軍?!?/p>
“這一戰(zhàn)戰(zhàn)果斐然。”
“我軍大勝。”
“逃出去的元人應(yīng)該不到萬眾,是在我軍合圍將成之際拼命殺出去的。”
朱高煦來到了朱正面前,激動稟告道。
元人入侵首戰(zhàn),他們就以大勝告捷,這自然是極為振奮的。
不過朱正神情鎮(zhèn)靜,沒有因為這一戰(zhàn)而表現(xiàn)出太多的喜色。
這一戰(zhàn)殲滅了近四萬元軍,幾乎將元人的先鋒軍全殲,雖然取得大勝,但元人動兵不少,而且在經(jīng)歷大敗后,必然會加大兵力投入,真正的惡戰(zhàn)還沒有來。
當(dāng)然。
以此一戰(zhàn)。
元人也已經(jīng)被吸引過來了。
“眾將聽令?!?/p>
朱正沉聲道。
“末將恭聽將令?!?/p>
朱高煦,還有張輔等將領(lǐng)匯聚朱正面前,躬身一拜。
“救治傷卒,收陣亡將士遺軀,歸于遼東安葬。”
“統(tǒng)計傷亡,登記造冊,不可有一個疏漏?!?/p>
“除此外……”
朱正掃了一眼這戰(zhàn)場上的血腥狼藉,特別是看著這些倒在地上的元人尸體,眼中厲色沒有任何消減。
“將元人的兵器戰(zhàn)甲全部拔了,還有他們的戰(zhàn)馬,全部帶回遼東?!?/p>
“另,慎重對待這些尸體,里面定然有不少裝死的元人,吾不要活口,一律殺之?!?/p>
“將這些元人的頭顱全部斬下,在此邊境鑄京觀?!?/p>
“吾要以此為震懾,讓那些入侵來的元人親眼看著他們的同伴是如何死的,也讓他們知道入侵我大明的下場?!敝煺谅曊f道,厲色盡展。
對待這些入侵之?dāng)场?/p>
朱正可不會有任何的容忍。
自是要以最殘酷的手段來對待。
而眾將聽到了“京觀”二字,眼中也不由得涌現(xiàn)了一種難言的驚駭。
京觀!
已然多少年未曾聽過了。
鑄京觀!
這對敵的震懾難以想象,同樣也是對敵最大的一種折辱。
一旦用此手段,便是不死不休之局。
不過。
就元人入侵之舉,于大明而言,已然是不死不休了。
是他們先動手的。
怨不得別人。
“將軍英明?!?/p>
眾將齊聲道。
“這一支是元人的先鋒,至少在這數(shù)日內(nèi),他們的主力大軍不會到,盡快將此間解決。”
“吾先行歸于衛(wèi)所了,只待戰(zhàn)場清理完畢,京觀鑄成,便率領(lǐng)大軍歸于衛(wèi)所,等元人下一步。”
“待得戰(zhàn)果與戰(zhàn)損統(tǒng)計后,立刻上奏燕王?!敝煺谅暤馈?/p>
“末將領(lǐng)命?!?/p>
眾將齊聲回道。
隨即。
朱正也沒有再耽誤什么,翻身上馬,率領(lǐng)著親衛(wèi)向著大明方向而去。
待得朱正離開后。
“將士們。”
“斬了這些元人的頭顱,于此鑄京觀?!?/p>
“震懾元人。”朱高煦大聲喝道。
隨著聲音落下。
眾將士便開始動了,沿著此間戰(zhàn)場斬元人頭顱,開始堆砌在了一起,并且也將元人留下的兵器與戰(zhàn)甲全部清理,帶回大明。
北邊。
距大明遼東邊境不到百里。
韃靼與瓦剌等三部兵力匯聚于此。
此戰(zhàn)。
三族自然是格外重視,為了爭奪利益,三部的大汗都是親臨戰(zhàn)場,畢竟在這一次戰(zhàn)果下,他們?nèi)勘啬芷崎_明國邊境,殺入明國境內(nèi)。
主帳內(nèi)!
三部大汗齊落座。
不過。
在部落的實力面前,而且還是這一次南下的發(fā)起者,韃靼大汗坤帖木兒自然是坐在主位,如今三部短暫聯(lián)合,自然也是暫時以他為主。
畢竟明國的利益太大了,足可讓他們暫時摒棄昔日的仇怨,短暫聯(lián)合一起。
“啟稟三位大汗?!?/p>
“如今我三部的兵力都已經(jīng)調(diào)至于此了。”
“除去五萬先鋒軍南下探路,此間尚存三十余萬大軍,以如此兵力下,絕對足可掃平明國北疆,甚至是攻克明國北疆之地。”
韃靼大將軍趙脫列干大聲道,一臉興奮。
“兩位?!?/p>
“如今兵力已聚。”
“但按照漢人的話來說,群龍不可無首?!?/p>
“吾三部已經(jīng)歃血為盟,理當(dāng)共同進退,如今大軍指揮權(quán),本汗將讓趙脫列干接管,兩位意下如何???”
坤帖木兒看著瓦剌和兀良哈的兩個大汗,笑著說道。
這一話。
看似平和,實則也是帶著幾分威迫的。
如今他們?nèi)恳呀?jīng)聯(lián)合,更是匯聚大軍于此,如果還就此分化,自然是南下難以為繼戰(zhàn)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