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朱棣所言的國公可不是代表著整個大明帝國。
而是他朱棣成事之后,屬于他這一朝的第一個國公。
屬于他朱正!
“那末將就在此多謝王爺信任?!?/p>
朱正也是表情變得正色幾分,向著朱棣道謝。
國公之位。
一旦獲封此位置,應(yīng)該有一個三階寶箱吧?
畢竟國公之位,非比尋常啊。
畢竟朱正心中對于爵位,對于官職,真正的渴望可不是這些帶來的權(quán)柄,而是這些官爵帶來的寶箱獎勵。
“這一切也是你應(yīng)得的?!?/p>
“此番,本王已經(jīng)在調(diào)集重兵來濟南府?!?/p>
“驟時,本王會立下軍令,誰先攻破鳳陽府府城,誰可作為本王麾下的全軍統(tǒng)帥,官封總兵?!?/p>
“所以朱將軍,本王很期待你的戰(zhàn)果?!敝扉πα诵Γ錆M期許的對著朱正道。
如今。
朱棣麾下可謂是兵強馬壯。
五十萬大軍。
除了原本的三個都指揮使外,朱棣又再次晉了兩個都指揮使,只不過還掛著一個代字,分別是原本朱正麾下的陳亨,還有原屬于丘福麾下的張武。
五個都所營。
五十萬大軍。
可謂是戰(zhàn)力強橫。
而朱正麾下則是匯聚了整個燕軍最為精銳的騎兵,不僅僅是原本麾下的騎兵,更有擊潰元軍后,斬獲而來的戰(zhàn)報重新整編的。
十萬輕騎兵。
這可以說是將入侵元軍幾乎所有的戰(zhàn)馬都被朱正斬獲了,并且在近水樓臺之下,將這些戰(zhàn)馬整編到了麾下,配合招降而來的南軍,又重整了一個衛(wèi)所營。
毫無異議。
這一支大軍是屬于朱棣麾下最強的一支戰(zhàn)力。
“末將,全力而為。”朱正則是放下酒壇,自信回道。
這總兵之位。
朱正自然是要爭一爭的。
雖然在朱正的整編下,自己麾下軍隊沒有攻城所有的重火器,攻城器械等,但朱正一個人就相當于重火器了,沒有什么城門能夠阻擋朱正的銳氣。
再有朱正對麾下騎兵的屬性加成,那更是無需多言。
“哈哈?!?/p>
“本王相信你?!敝扉Υ笮α艘宦暎鹗峙牧伺闹煺募绨?。
隨后。
又飲了一口酒。
緩緩道:“其實?!?/p>
“一開始的時候,本王根本就沒有想過造反?!?/p>
“在建文削藩時,本王還是抱著一種僥幸,全力配合著他,想著他能夠見好就收,收權(quán)可以,本王給他?!?/p>
“可本王沒有想到他那般狠辣,抱著的心思是想要置本王于死地。”
朱棣緩緩說著,在酒勁的幾分作用下,此刻也是吐露了心聲來。
“他這并非削藩,而是想要讓天下間所有皇親都為庶人,如此才會不顛覆他的統(tǒng)治?!?/p>
“畢竟他是一個庶子上位?!?/p>
“自然是心中不安?!敝煺齽t是敏銳的抓住了事情根本。
庶子。
終究是這當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個痛楚,也是一個不能揭開的痛楚。
縱然在之后他母親的位分被扶正了,縱然他也為嫡子,但是于禮法上,這是不允的,只是因為開國洪武皇帝的剛愎自用,改變了這一個事實。
“你不了解?!?/p>
“并不僅僅是如此啊?!?/p>
朱棣又飲了一口酒,飽含滄桑的臉上帶著一種追憶。
“昔日?!?/p>
“這朱允炆可是被本王的兒子給完全壓制了,他一個庶子,論身份比不上我兒子,論才能比不上,論討父皇喜歡,論名聲,一切都比不上。”
“當初他就恨我兒子,只不過沒有表現(xiàn)出來?!?/p>
“在登上了皇位后,自然是一朝得勢,自然是恨不得滅我全家?!?/p>
“畢竟本王的兒子就是他的心病啊,如若不將本王全家給除了,他又如何能夠安穩(wěn)的坐在那個位置上?”
“終究是不放心?!?/p>
“只是他沒有想到哪怕高政已經(jīng)去了,但仍然在多年前就算到了本王的今日。”
“本王,會贏?!敝扉е环N感慨,大笑著說道。
原本聽著朱棣說著,朱正并無多少波瀾,可聽到多年前就算到了今日,朱正不由得一愣,十分不解的看著朱棣。
似乎是感受到了朱正的目光,朱棣一笑:“吾兒,乃天人也?!?/p>
“十幾年前就算到了朱允炆會登基,更算到了他會削藩,要殺本王全家?!?/p>
“所以在當年,吾兒就已經(jīng)做出了不少部署了?!?/p>
“寧王為何會將兵權(quán)交給本王?”
“正是因為吾兒?!?/p>
“正是因為得到了寧王的兵權(quán),本王才能第一次擊潰五十萬南軍,戰(zhàn)而勝之?!?/p>
此刻朱棣酒勁下,也是十分高興,而且朱正也的確是讓他信任,竟然將此事對朱正說了出來。
“十幾年前就算到了?”
哪怕是朱正,此刻也有些懵了。
這世間竟然真的有未卜先知?
朱正之前還詫異為什么寧王朱權(quán)會那么老實的將兵權(quán)交給朱棣,而且在之后還為了北疆死守在了長城之上。
這在歷史上都沒有發(fā)生的。
歷史上的朱棣在得到了大寧兵權(quán)后便將寧王朱權(quán)的全家都帶回了北平,看似照顧,實則幽禁。
為的就是避免朱權(quán)再奪兵權(quán)。
可朱正如今所見到的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而現(xiàn)在。
聽著朱棣口中的話,朱正算是明白了一些了,他的兒子,長子朱高政,在十幾年前就預言到了靖難,并且還提前打點好了朱權(quán),讓朱權(quán)心甘情愿的將兵權(quán)交給了朱棣。
這樣想來。
朱棣這個長子不僅僅是未卜先知啊,那真的是一個天人啊!
不過。
朱正現(xiàn)在心底還有著一個想法。
“難不成這朱高政也是一個重生者不成?”
“要不然他怎么會知道靖難?怎么會知道朱允炆登基?”
朱正心底暗暗想著。
畢竟除了這,似乎也沒有其他可能了吧?
要么這朱高政就真的是一個天人,未卜先知,宛若仙神。
不過如果真的是這種地步,那他應(yīng)該也不會英年早逝了吧?
“是不是很驚訝?”
看著朱正有些驚愕的表情,朱棣則是一笑,帶著一種自傲的道:“本王的兒子,世間英才,可惜天妒英才,如若有他在,本王也根本無需造反,那個位置本就是我們父子的?!?/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