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p>“朕晉封的第一道旨意,便是晉大將軍朱正為吾大明世襲國公,賜號【燕】,為燕國公。”
“在吾大明,國公為爵之極,擁爵無封地。”
“但今日?!?p>“本王要打破這一點,以此恩澤大將軍之功,”
“賜北平城,為燕國公封地,掌北平城軍政之權?!敝扉δ曋煺舐暤?。
此話一落。
祖廟前廣場上的大臣無不震驚失色。
封國公。
這他們是想到了,畢竟以朱正之功,如若他不能封國公,那朱棣麾下的戰(zhàn)將也無人能夠封國公了。
但國公尊號為[燕],這是何等殊榮?
這相當于是將原本屬于朱棣的封號給了朱正了。
而且竟然還將北平城賜給了朱正作為封地,這是前所未有的,哪怕是洪武皇帝開國之時,那些受封的國公也是只有爵號與尊榮,卻沒有封地的存在。
因為洪武皇帝開國之時就已經(jīng)定下了規(guī)矩,外姓不得有封地,不得有封國,外姓更是不得封王。
但今日朱棣卻是開了一個先河了。
這也讓下方的朝臣一陣寂靜,完全被驚到了。
“竟然還給我一座城池作為封地?”
“還是北平城?”
別說是朝臣了,朱正此刻也是有些驚。
雖然知道會封國公,但也沒有想到會是這【燕】國公。
更沒有想到自己還能得到封地。
如果真的有封地的話。
那往后朱正能夠操縱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訓練自己的勢力,那就可以多上一個完全可以掌控的總部,北平城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封地這東西,太好了。
對于朱棣的封賞。
下方的朝臣雖然驚駭,但無一人敢出聲去反對什么。
畢竟朱正可是手握兵權的大將軍,靖難第一功臣,站在此間的武將都是朱正的部下,每一個將領都是對他充滿了信服。
至于文臣。
郭資還是朱正的岳父。
那就更不會說什么了。
“臣,謝皇上隆恩?!?p>此番既已封賞,朱正又怎會去拒絕?
此番朱正甚至都懶得去謙讓什么,先行承了這一個封號再說,至于以后收回不收回,那就是朱棣的事情了。
“哈哈?!?p>看著朱正坦然接受了,朱棣也是大笑了起來。
如若朱正是外臣,哪怕他戰(zhàn)功卓越,那朱棣也不會賜予封地,但朱正可是他的兒子啊,未來大明的一切都是他的,這一個小小的北平城根本不算什么,只是讓天下人看著他朱棣如何對待有功之臣的。
“賜圣旨?!?p>朱棣大聲道。
隨之。
一直侍奉在身邊的馬和當即走出來,捧著一封圣旨,恭敬放在了朱正的手中。
“領取圣旨一封,獎勵普通寶箱一個?!泵姘逄崾镜?。
而朱正心底則是暗喜。
這時候。
“丘福,張玉,陳亨,張武。”
朱棣隨后又接連喊出了四個戰(zhàn)將的名字。
毫無疑問。
他們全部都是軍中的都指揮使,每一個人都是執(zhí)掌十萬大軍的戰(zhàn)將,為了朱棣的成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同樣也是功不可沒。
“臣在、”
四將面帶激動之色的站了出來,躬身一拜。
這一刻。
他們已經(jīng)不是以末將自稱,而是臣。
因為此刻的朱棣已然登上了大位,不再是藩王,而是皇帝。
“你們四人自朕起兵靖難之時,同樣也是誓死追隨朕,戰(zhàn)功赫赫?!?p>“這些,朕都沒有忘記?!?p>“自今日起?!?p>“封丘福為淇國公,世襲罔替?!?p>“封張玉為榮國公,世襲罔替?!?p>“封陳亨為涇國公,世襲罔替。”
“封張武為成陽侯,世襲罔替?!?p>朱棣大聲宣布道。
隨之。
便有著四封圣旨被馬和捧了起來,緩緩向著下方走去。
“臣,謝皇上隆恩?!?p>“臣等絕不會讓皇上失望?!?p>四人再次一拜,大聲回道。
封國公,世襲罔替。
這就是天大的殊榮了。
當然。
朱棣的敕封也的確是有規(guī)則的,依戰(zhàn)功強弱而封。
張武雖然是都指揮使,可相比于丘福他們,戰(zhàn)功卻是弱了一些,所以只是封了侯爵,其他三個則是國公。
丘福與張玉是最開始追隨朱棣的戰(zhàn)將,立下戰(zhàn)功無數(shù),陳亨也是關鍵。
在歷史上。
他們也的確是封了國公,不過張玉與陳亨因為戰(zhàn)爭而死,所以他們的國公之位是被追封的,而現(xiàn)在因為有了朱正的出現(xiàn),歷史的局面自然是迎來了改變了。
張玉與陳亨都沒有戰(zhàn)死。
都活得好好的。
隨即。
馬和走下來,將這四封圣旨依次交到了四將的手中。
四將緊緊握著圣旨,無比激動。
國公之位,侯爵之位。
世襲罔替。
他們的家族,往后是真的能夠得到延續(xù)繁榮了。
“在起兵之初?!?p>“朕有著一件事瞞著諸位臣工。”
“朕一生有四個兒子,這一次靖難,二子朱高熾在北平府處置政務,輔郭卿處置。”
“三子朱高煦,四子朱高燧皆在軍中效力?!?p>“在起兵之初,朕就將一切的后路都給斷了,朕讓兩個兒子化名入軍中,從最普通的小兵做起?!?p>“這一次靖難雖說是為了大明,清君側,塑朝綱,但干的也是掉腦袋的事,一旦敗了,追隨朕的人都要死,落得一個全族被滅的下場?!?p>“朕的兒子自然也是不能置身于事外?!?p>“將士們可為了大明而上陣殺敵,朕的兒子們自然也能?!?p>“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何在?”
朱棣大聲說著,隨后目光掃視,威聲喝道。
應聲。
朱高熾,朱高燧,朱高燧兄弟三人全部都身著公子袍,緩緩走了出來。
然后全部都跪在了朱棣與徐妙云的面前。
“兒臣拜見父皇?!?p>三人跪下,大聲高呼道。
“朕已登基繼位,按我大明祖制,理當行封王之禮?!?p>朱棣大聲宣布道。
聽到這。
朱高熾三兄弟此刻也是面帶激動,特別是朱高熾,心情自然是難以平復下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