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一句。
朱正有些懵逼的看著朱棣。
起初不是說不需要自己留下來嗎?
“哈哈?!?/p>
“燕國公?!?/p>
“我就知道此番大宴你走不了,畢竟你可是皇兄麾下的第一重臣,大將軍?!敝鞕?quán)笑著說道。
朱正則是十分無奈。
對于這所謂的宴席,朱正是真的不想?yún)⑴c,畢竟唱雙簧有自己岳父和朱棣就夠了。
不過現(xiàn)在也沒有辦法了。
奉天殿內(nèi)!
桌椅都已經(jīng)擺設(shè)好了。
在左側(cè)與右側(cè)兩個位置,則是朱正與郭資的。
這也代表著武臣之首與文臣之首。
“諸位王弟,諸位臣工,落座吧。”
“此番此宴,也算是朕犒賞諸位遠(yuǎn)道而來之苦了?!敝扉πχf道,一擺手。
而這時。
徐妙云也已經(jīng)走了過來。
“皇上說的沒錯。”
“今日宴席,諸位無需拘束?!?/p>
徐妙云身著皇后宮裝,一臉笑容的道。
當(dāng)看到她來到。
所有人紛紛站起來,躬身行禮:“參見皇后娘娘?!?/p>
高呼聲也是響徹整個大殿。
“諸卿免禮。”徐妙云笑著一抬手。
“謝皇后娘娘?!彼腥她R聲道謝。
而徐妙云緩步走到了朱棣的身邊,余光則是落在了朱正身上一刻,眼中盡是思念,還有一種親切。
這幾個月來。
徐妙云也是一直負(fù)責(zé)后宮諸多事物,幾乎是沒有機(jī)會見到朱正,心底自然也是十分想念的。
而現(xiàn)在。
天下藩王齊聚,天下布政司,知府等官吏齊聚。
她兒子已然到了恢復(fù)身份的機(jī)會了。
很快。
天下人都會知道她的兒子朱高政還活著,昔日的燕世子還活著。
“妙云,坐吧?!?/p>
朱棣轉(zhuǎn)過頭,溫柔的對著徐妙云道。
“恩?!毙烀钤泣c(diǎn)了點(diǎn)頭,落座在了朱棣的身邊。
“上酒,上肉?!?/p>
“今日開懷暢飲,大口吃肉。”
“慶賀吾大明天下大定,更慶年節(jié)將至?!敝扉Υ笮χ馈?/p>
隨著話音落。
一個個宮女端著酒肉來到了奉天殿。
開始了宴飲。
在殿內(nèi)。
歌舞也是上殿。
頗具氣氛。
而這時!
“皇兄?!?/p>
“今日既來此,而且諸位兄弟都已經(jīng)到了,臣弟有一事必須要上奏。”
“為了大明安穩(wěn),更為了天下萬民?!敝鞕?quán)這時抱拳,對著龍椅上的朱棣道。
“十七弟?!?/p>
“今日是賜宴,并非朝議,有什么事等朝議再議吧?!敝扉πχf道。
聞言!
殿下許多藩王,官吏紛紛看了過去。
“來了?!?/p>
“杯酒釋兵權(quán)。”
朱正則是十分平靜,一邊飲酒,一邊靜靜看著。
反正這雙簧,他則是不必參與,看著就行。
以如今朱棣所掌控的局面,已經(jīng)不可能有藩王膽敢違逆了。
“皇兄。”
“此刻所有人都在此,臣弟今日必須要說。”
“三年前?!?/p>
“皇兄為何會動兵?”
“自是被建文朝廷所逼,建文行事太過,意圖屠戮血親?!?/p>
“然。”
“在臣弟看來,雖建文行事太過,但于大明安穩(wěn),于朝廷穩(wěn)固上,削藩是必然。”
“自古以來,藩王掌軍,霍亂之本?!?/p>
“為大明千秋萬代傳承,為大明千萬子民安寧度日。”
“臣弟雖為藩王,但心系大明,自今日起,請皇兄收回臣弟手中大寧邊軍兵權(quán),以此避免藩王割據(jù)之禍?!敝鞕?quán)站起來,大聲請命道。
此話落。
除了已經(jīng)完全被朱棣掌控的秦王,晉王,谷王登,其余藩王的臉色也都是忽然一變。
顯然。
朱權(quán)這一舉動,誰也沒有想到。
直接交兵權(quán)。
藩王掌兵權(quán),這本是昔日朱元璋所定的一個家天下的規(guī)則,在他看來,只要讓藩王掌軍,那都是他朱家人,都是他的后裔,未來大明再如何也不會落到外姓的手中,可實(shí)則對于中央朝廷的威脅太大。
“臣弟附議。”
這時!
湘王也立刻站了出來,大聲附和。
緊隨著湘王。
“臣侄附議?!?/p>
秦,晉兩個朱棣親手扶植起來的藩王也是立刻站出來附和。
此番。
那谷王自然也是沒有辦法,只能站出來附和。
畢竟自從他從封地逃離后,別說是兵權(quán)了,他現(xiàn)在甚至是封地都未曾重新定下。
未來是怎樣的局面,還是朱棣說了算。
也正是這眨眼間。
幾乎半數(shù)藩王都站出來附和,交出兵權(quán)。
剩下的這些縱然心底充滿了不甘心,充滿了不愿。
但是在高位之上,朱棣那凌厲而透著威脅的眼神之下,他們又怎敢違背?
此間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就是朱權(quán)與朱棣兩人唱的雙簧,哪怕這個雙簧十分拙劣,但只要目的達(dá)成了就值得了。
如若他們不尊,或許,他們連應(yīng)天城都離開不了了。
皇權(quán)之爭,兵權(quán)之變就是如此現(xiàn)實(shí)。
在此刻情況下。
楚王,齊王,遼王等藩王全部都站了出來。
“寧王之言,臣等附議。”
“為大明安穩(wěn),為天下大定?!?/p>
“臣等愿交出兵權(quán)?!?/p>
所有藩王都齊聲道。
見此。
朱棣滿意的一笑,隨著眾人表態(tài),朱棣也是立刻道:“諸位臣弟開明,朕心甚慰?!?/p>
“燕國公?!?/p>
朱棣當(dāng)即看向了朱正。
“臣在?!敝煺⒖虘?yīng)道。
“各藩國兵權(quán)就交給你來任命掌軍將領(lǐng)了,此事,盡快擬定?!敝扉Ξ?dāng)即說道。
“臣領(lǐng)旨。”朱正立刻回道。
將領(lǐng)任命。
實(shí)則在這些藩王入京都之前,朱正便已經(jīng)與朱棣敲定了人選了。
毫無疑問。
這些將領(lǐng)全部都是屬于燕軍之中,忠心于朱棣的將領(lǐng)。
哪怕資歷不夠,但只要對朱棣忠心,這就一切足矣了。
“啟奏皇上。”
“如今天下布政司,知府皆已入都?!?/p>
“其中大多都是建文一朝所定,當(dāng)時朝堂之上有不少奸佞作祟,讓我大明天下不穩(wěn)?!?/p>
“臣以為?!?/p>
“有關(guān)于布政司,還有天下知府的任免調(diào)動,還需要經(jīng)過皇上親自來審閱,重新擬定?!?/p>
“唯有皇上親自擬定,吾大明天下方可長治久安?!惫Y此刻也是站出來,大聲啟奏道。
如此時刻。
自然是要趁熱打鐵。
只要將這些權(quán)柄都收回了,大明就可長治久安了。
一些隱患也就不復(f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