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婆婆的話音在這大殿內(nèi)響起。
將當年之事的前因后果全部都說了出來。
話到了這里。
當年的事情也已經(jīng)全部都可以了然了。
“果然是母后?!?/p>
“除了母后外,不會有人擁有這等權柄了?!?/p>
朱棣眼中閃過了一抹慶幸之色。
不過,也有著一種早有所料的了然。
在看到了自己兒子還活著的時候,朱棣就想過當年發(fā)生的事情種種,有著猜測,畢竟能夠擁有在孝陵將人送走,甚至是送到了萬里之外的北平。
除了自己父皇,大哥以外,那也就只有自己的母后了。
可以說。
在整個大明。
自己父皇能夠調(diào)動文武,太子能夠處置政務。
但自己母后憑后宮之主的身份也可以調(diào)動文武,甚至是調(diào)動軍隊,權柄根本不弱于開國皇帝朱元璋。
“如此說來?!?/p>
“皇后娘娘當初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p>
“之前呂家已經(jīng)承認,當初的天花,甚至是當年太子妃被難產(chǎn),全部都是他呂家所為?!?/p>
“如若高政還留在應天,必為呂家所害?!敝鞕嗝鎺Щ腥恢恼f道。
“原本朕就猜測當年將高政轉(zhuǎn)移出應天就是母后所為,因為只有母后有此能力?!?/p>
“如今,果真是如此?!?/p>
“母后,救了高政啊?!敝扉σ彩浅錆M慶幸的說道。
而這時!
聽到了這些前因后果。
朱正心底卻是越來越古怪。
“朱嬤嬤?”
“遠離應天?”朱正心底喃喃,一種奇怪的感覺籠罩了全身。
而這種感覺,并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出的。
不過。
眼下朱正也只是帶著一種困惑,繼續(xù)看著。
“敢問。”
“皇后娘娘當初讓嬤嬤將高政送到了何處?”朱柏也忍不住的開口問道。
聽到此問。
陳婆婆緩緩轉(zhuǎn)過身,目光則是有意無意的看向了朱正。
這一幕。
自然也是吸引了朝堂上不少藩王和大臣的目光。
“當年?!?/p>
“娘娘說縱然不能讓世子殿下活著的消息散開,不能讓他恢復身份,那也要讓他與父母身處同一城池,如若冥冥之中有天意,或許能夠讓世子殿下與父母重逢?!?/p>
“并且?!?/p>
“娘娘當初還特意下達了旨意。”
“若非皇上與娘娘認出世子,絕不可主動去接觸?!?/p>
“如若天意使然,讓他們相遇,那就是天恩。”
“如若天意沒有讓他們相遇,這也是命定?!?/p>
“高政本就是得天庇佑撿回了一條命,不可違逆了天機?!标惼牌艑斈甑氖虑槿慷颊f了出來。
再加上他有意無意的看向了朱正。
此刻的朱正。
腦子缺宛若被雷霆一炸,腦子嗡鳴作響。
此刻。
哪怕朱正再如何置身于局內(nèi),又如何沒有想過自己,但將眼前這個陳婆婆一切話語聯(lián)想起來,全部都指向了自己啊。
自己祖母。
姓朱。
馬皇后身邊那個貼身管事嬤嬤,同樣也姓朱。
當初那個燕世子得仙人之力起死回生,無數(shù)金光化雨落下。
可此番只需要聯(lián)想一下,或許是朱正重生而來一直未曾覺醒的面板被動護主,讓朱正保住了性命。
而且。
還將那燕世子送到了北平。
這一切,全部都指向了朱正。
“果然。”
“皇兄的猜測沒有錯?!敝鞕嘈牡姿闪艘豢跉?,余光也看向了已經(jīng)陷入呆愣狀的朱正。
此刻。
高位之上。
朱棣與徐妙云的神情也是久久難言。
特別是徐妙云,此刻已經(jīng)是緊緊握住了朱棣的手。
“母后?!?/p>
“沒想到她在彌留之際竟然為高政做了這么多,更為我們做了這么多?!?/p>
“這么多年,我們與高政就未曾分開過?!?/p>
“這一切都是母后的安排。”
徐妙云想到這,雙眼都不自覺流下了淚水。
“皇兄?!?/p>
“說了這么多,那高政究竟在何處?”
“能否讓他出來一見?”
楚王站出來,大聲道。
“是啊皇兄?!?/p>
“還是先行將高政請出來吧?!?/p>
“如今事實已然清楚了,只要將高政請出來,雖然過去這么多年,樣貌會有改變,但當初皇后娘娘肯定留下了證據(jù)的?!?/p>
“高政既活著,理當認祖歸宗?!?/p>
……
一眾藩王紛紛開口道。
“臣等附議。”
朝堂上的文武也是紛紛附和。
見此。
朱棣此刻的心情也是有些涌動。
對于他而言。
今日便是與兒子相認的時刻了。
當然。
徐妙云也是如此。
朱高熾三兄弟此刻也是透出了幾分緊張來。
特別是朱高熾,如若自己大哥真的如妻子所言的那般,并無皇族之氣,或許在未來他還是會有機會的。
而朱高煦與朱高燧兩人則是單純的好奇。
“陳嬤嬤。”
“當初母后想必給你們留下了證明高政身份之物吧?!?/p>
“既然都說到了這一步了?!?/p>
“那就繼續(xù)?!?/p>
“朕也想知道,朕心中所想的高政是不是為真?!敝扉ν赖恼f道。
陳婆婆點了點頭,隨后從袖袍內(nèi)拿出了一封詔諭。
“此乃當年皇后娘娘所留詔諭,上面便是娘娘留給皇上與皇后的話?!标惼牌鸥吲e著手中的詔諭,恭敬對著朱棣一拜。
見此。
朱棣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就站起身來,一旁徐妙云也是立刻站起身來。
殿內(nèi)藩王與大臣也都是不敢失禮,紛紛躬身參拜。
“馬和?!?/p>
“將詔諭宣讀出來。”
朱棣沒有去接詔諭,而是讓一旁侍奉的馬和去。
這等時刻。
唯有將詔諭宣讀出來,才可以為自己兒子正名。
要知道。
自從知道了朱正就是自己兒子后,朱棣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朱正的身份正名做準備。
一切就是讓朱正的身份恢復的順理成章,沒有半分疑點。
唯有如此。
未來朱正恢復身份,敕封太子,才不會有任何質(zhì)疑之身。
畢竟是遺失在民間這么多年的皇子龍孫,身份血脈是不能有任何疑點的,所以,必須要有罪有力的證據(jù)。
“奴婢領旨?!?/p>
馬和恭敬領命,緩步走到了陳婆婆面前,恭敬將詔諭接過來。
而且。
還雙手將詔諭舉起,讓滿朝文武都可以清楚看到。
這也是告訴滿朝文武,詔諭不會被調(diào)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