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大隊的人過來感謝李家人,見李家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帶傷,都感動得不得了。如果沒有他們報信,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時間逃命,后果不堪設(shè)想。
不過眼下也沒空多說,大隊還得組織社員們找地方安置。
黃玉珍說讓弟弟一家子先跟他們回去,黃勇不同意,“村里遭災(zāi)不是小事,我們是這里的村民,這個時候得和大家在一起,商量商量之后怎么辦。”
“那也行,老三老五留下幫忙,等你們舅舅安置好了再回家。”
老三李文勝當(dāng)然是沒說的,老五就有點不樂意了,還以為這種情況都不知道還剩多少田,就不用留下干活了,結(jié)果他媽還是要把他扔在這。
黃玉珍一看老五這表情,就無比嫌棄,“長相如麻瓜,體型如二哈,我怎么就生了你這么個鬼迷日眼的東西。老三,你是當(dāng)哥的,好好教教你弟弟,怎么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老三摩拳擦掌,那么長一句話,他只聽到了五個字,“教你弟做人”。
老五跪地求饒:“媽,你帶我走吧!媽!媽?媽?!”
黃玉珍頭也不回,叫上丈夫李和平跟老大媳婦王楚紅就走了。
回到縣城,幾人一進(jìn)大院,吳淑英正領(lǐng)著一大群孩子玩老鷹捉小雞。
王楚紅喊了聲“吳嬸”,把家明家敏領(lǐng)回去了。家寧則撲到黃玉珍兩口子身邊喊“爺爺奶奶”。
黃玉珍讓李和平把家寧也抱回去,自己則站門口跟老姐妹說話,“又勞累你了,這是犒勞你的點心,你可不能不收,要不下回不叫你幫忙了?!?/p>
“我才不跟你客氣呢!”
吳淑英接過東西嗔笑一聲,環(huán)視了周圍一眼,悄咪咪地說道:“今兒你家老三媳婦來了,在門外喊了幾聲家寧,結(jié)果你家門鎖著一個人都沒有,她轉(zhuǎn)悠好幾圈才離開,我看這里頭有事兒……”
黃玉珍聽說周麗君來了,嘴角一垂,“她一個人?”
“就她自己!這才幾天呢,人憔悴得不行,不知道是來找你家老三,還是想看看孩子,我沒敢讓家寧露面。”
黃玉珍點頭,“周麗君那副黏黏糊糊的的性子,跟她說什么也說不清楚,我不打算讓家寧跟她多接觸?!?/p>
“我看也是,這媽是個拎不清的?!?/p>
吳淑英嘆了一聲,又說:“對了,你之前不是要租房子嗎?咱們后邊胡同里有一家屋子要租,就是小了點,但獨門獨院十分方便,我想著你閨女兩口子住,倒也不用太大,你要不要過去看看?”
黃玉珍本來都累得抬不動腿了,但想著早點把房子定下來早點安心,就點頭道:“行,那咱們現(xiàn)在就去看看?!?/p>
吳淑英把孫子孫女交給兒媳婦,自己跟黃玉珍去了后邊胡同。
房子的確不大,只有一間正房,一間偏房,帶一個小院子,但收拾得十分干凈,直接拿了行李就能入住。
院子的主人是個60多歲的老太太,說是老伴沒了要去兒子家里養(yǎng)老,所以要把房子出租。看她神色,似乎還有些猶豫,不知道兒子兒媳婦能不能對自己好,心里沒底。
黃玉珍想起自己上輩子,哪能不理解這種心情,就對老太太說:“老大姐你放心,房子我們租下來,肯定好好愛護(hù),你要是什么時候還想回來住,肯定還和現(xiàn)在一樣?!?/p>
老太太聽了這話連連點頭,這話是真說到她心坎里了,“你是前邊工人大院的吧?這房租我也不要多,一個月14塊錢,你覺得行,咱們就定下?!?/p>
黃玉珍一聽這價就知道老太太沒多要,先前老大李文國那沒院子的小平房一個月還12呢,這獨門獨院的,咋也得十五六。
女婿說要做小買賣,也不能連個放東西的地方都沒有,有個小院子正好。
“行,這房子我們租了?!?/p>
雙方簽了協(xié)議,黃玉珍幫著女兒女婿墊付了半年的房租。老太太明天就能搬走,讓她明天早上過來取鑰匙。
出了門,黃玉珍感謝老姐妹,“淑英,我可得謝謝你,改天你上家里來吃飯。”
“客氣啥,我也就幫你打聽兩句,也是趕上了?!?/p>
黃玉珍回到家,老大媳婦借口腳崴了不想做飯,就忽悠李秀蘭,李秀蘭聽說自己差點成孤兒,倒也沒多掰扯,后怕不已地把飯做了。
老大李文國卻有些懊悔沒能跟著一起去。
這可是救了幾個村好幾百號人的命!這功績要是落在他身上,對他的前途大有好處。
看來以后還是不能脫離群眾,可誰知道散心還能散出這好事兒???
不知道后邊會不會有表彰什么的,能蹭一點是一點。
黃玉珍沒空管兒女們肚子里的小九九,她是真累得不行,吃完飯倒頭就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王楚紅還想耍賴不做飯,李秀蘭決不會讓大嫂再忽悠自己第二次,連眼神都沒給一個就上學(xué)去了。
黃玉珍跟李和平也很默契,壓根沒提早飯的事兒,直接騎車出門。
兩口子先去后面胡同找老太太拿了鑰匙,隨后去早點攤吃油條。
李和平也覺得這屋子租得不錯,但他對女婿擺攤的想法仍是存疑,“你覺得東生擺攤的想法能行?”
“咋不行?”
知青大量返城,國家為了解決待業(yè)知青的生計問題,已經(jīng)允許發(fā)展個體經(jīng)濟了。
但許多人還懵懵懂懂,沒有意識到什么叫做“發(fā)展個體經(jīng)濟”,即便有人懂,也秉持著老觀念,削減尖了腦袋要去捧鐵飯碗,認(rèn)為個體戶不體面不穩(wěn)當(dāng)。
尤其他們這種消息滯后的縣城,還有沒發(fā)覺社會變化帶來的機會。
黃玉珍低聲說道:“趁著大多數(shù)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競爭者不多,這錢還是好賺的?!?/p>
李和平的聲音更低,“真不算投機倒把?”
“咱們又不囤積居奇、套購轉(zhuǎn)賣。就算不行,最多是被沒收非法所得,絕對不會被抓去坐牢?!?/p>
李和平還是心里沒底,“等見著東生,再一塊商量商量……”
黃玉珍聽他話說一半停住了,抬頭一看,就見周麗君游魂一樣從他們面前走過,一只腳光著,身上都是泥。
“這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