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至剛神情之中,透著幾分衰敗,李景隆決定多說幾句。
“以行!”
“卑職附耳傾聽!”
李景隆坐在主位上,輕輕擺手,屋內(nèi)的將領(lǐng)們暫且退到偏廳,肅手等候。而屋內(nèi)就剩下李景隆與李至剛二人。
“秦王的事,你多少是要受些...無妄之災(zāi)的!”
一句話,使得向來剛強的李至剛竟紅了眼眶。他這輩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無妄之災(zāi)。
“但現(xiàn)在看來,京師那邊還沒有問罪的意思!”
李景隆又低聲道,“既沒有問罪,那就要繼續(xù)把這個布政使當下去!”說著,他嘆口氣,“你說讓我救你...哎,你我二人是多少年的老相識了,我如何能...束手旁觀?”
驟然,李至剛抬頭,滿眼都是期盼。
“你也知道!”
李景隆又道,“我和東宮那邊的人,關(guān)系匪淺!”
“是是是是!”李至剛不停的點頭。
“可是你也該知道,咱倆的交情是咱倆的....”李景隆又嘆口氣,“本公為了你,去跟別人說項....?”
“卑職明白!”
李至剛一輩子都談不上人情世故四個字,但此時他卻直接融會貫通。
“卑職出身松江大族,別的不說...錢財珍寶只要公爺您一句話,要多少?”
“哎!”
李景隆轉(zhuǎn)頭,打斷他,“你要這么說,這忙我還真不能幫了!”
“公爺!”
李至剛長揖到底,悲聲道,“還請公爺您指點迷津!”
“你選一名心腹家人!”
李景隆低聲道,“去京師之中,找黃齊兩位學(xué)士活動活動...”說著,他頓了頓,“我這邊,再給他們?nèi)ヒ环馐謺?,想來會給我?guī)追直∶妫 ?/p>
聞言,李至剛大喜。
再次拜謝,“公爺,這讓以行如何是好?卑職,慚愧...”
“你好好辦差就是!”
李景隆嘆了半聲,“如今我管著陜西的兵馬,你管著民務(wù),咱倆搭班兒,務(wù)必要把陜西的局面維持住?!闭f著,他突然變色,鄭重道 ,“也務(wù)必不能,給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
這話,李至剛懂。
陜西的穩(wěn),現(xiàn)在比什么都重要。
既是大雨鬧災(zāi)之年,又有秦王國喪人心惶惶。這個布政使他以前是看不上,可現(xiàn)在卻是他留在官場的根本。而且,他看不上說不定暗中有多少人惦記著他。更有暗中無數(shù)的人,希望他倒下。
“對了...”
李景隆又道,“我來的路上,到處都是發(fā)水....許多農(nóng)田,哎...都淹了!”
“若不是趕上秦王的事!”李至剛也跟著嘆息,“卑職這時候應(yīng)該在鄉(xiāng)下主持賑災(zāi)!”
“賑災(zāi)的糧食,可還夠?”李景隆又問。
李至剛緩緩搖頭,“陜西歷年以來,都是軍糧為先。去歲卑職接受時,還奉旨給山西北平,尤其是河南,調(diào)了大批的糧食充作軍需?!?/p>
“卑職迎您之前看了下各地的公文,今年受災(zāi)八縣,合計災(zāi)民三十多萬。藩庫之中的存糧,也只夠他們吃個把個月而已.....”
“表面上看,可以先賑濟著,然后一邊等待朝廷的救濟,一邊讓官紳募捐,還可以跟糧商借糧!待到水退了,再組織百姓耕種,能種一點是一點!”
“可是實際上,您應(yīng)該也清楚!”
“這些話都是表面文章,看著好看而已!實際上做起來,難如登天!公文送至中樞,各部朝議再經(jīng)戶部撥糧,然后發(fā)往其他行省,這得多少日子呀?最主要的是,戶部如今沒錢!哪像以前您在京中的時候,籌措賑災(zāi)銀子....大筆的銀子砸下來,都不用朝廷,各地的糧商都瘋了似的往災(zāi)區(qū)運糧!”
“再者如今這個節(jié)氣,北方各省都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誰家也沒有余糧拿出來救濟呀?”
李景隆打斷他,“這些就不必說了?!?/p>
說著,他正色看向李至剛,“先按你說的賑濟著.....若是糧食不夠....”
他站起身在屋內(nèi)來回幾趟踱步,像是在下著某種決心,“我讓人,開軍倉給你!”
“啊?”
李至剛頓時大驚,聲音都顫抖起來,“公爺....?這.....”
“先安撫百姓!”
李景隆沉聲道,“三十萬百姓,嗷嗷待哺。陜西經(jīng)不起如此大亂,大明也經(jīng)不起如此的大亂....”說著,他又是嘆氣,“別說軍糧,就算是兵馬調(diào)動,維持地方穩(wěn)定,只要你開口,我就給你兵!”
咚!
李至剛再也站不住了,跪地道,“公爺....卑職..”他肩膀聳動,“無以為報呀!”
這是真話,李景隆做的這些,在他看來其實并不是為了老百姓,而是為了他李至剛的官帽子。而如此大的人情,叫他李至剛以后怎么還?
而李景隆之所以下這么大的力氣幫他,乃是因為陜西的布政現(xiàn)在最好還是李至剛來擔。若是他被調(diào)走了,換來一個東宮一系的清流,那日子可就難受了。
~~
“出來吧!”
待李至剛感恩戴德的下去,李景隆端茶飲了一口,低聲道。
腳步響起,十幾名武將垂手從偏廳之中出來,躬身站著,屏蔽呼吸。
“讓本公救你們!”
李景隆抬頭,看著眼前的武將們,忽然無聲冷笑,“想來,你們每個人的屁股下面都不干凈吧?”
說著,他又道,“武備庫,糧庫的賬肯定都是一塌糊涂!對不對?”
屋內(nèi)寂靜無聲,只有將領(lǐng)們急促的呼吸聲。
這些人大多是洪武二十六年,朱標巡視西北時候親手換上來的。這些人大多是從京畿駐軍之中挑選的武將,忠心是有的,但能力未見的比得上在邊塞成長起來的將領(lǐng)。而且這些人,也很受朱樉的不待見,他們也不是絕對忠于秦王,所以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內(nèi),秦王的三護衛(wèi)已顯得衰敗起來。
自古以來,壞事就壞在這種相互制衡上!
“秦王千歲薨了!”
李景隆又低聲道,“新的秦王千歲,朝廷還沒有冊封。而在這之前,朝廷一定會派巡察御史前來,查你們...呵呵,到時候別說你們的官帽子保不住。腦袋是否還在....”他冷笑道,“亦是未知數(shù)!”
咚!
有將領(lǐng)跪地,大聲道,“公爺,卑職等也不得已呀,卑職等接手的時候,護衛(wèi)三軍就是一筆爛賬,早些年王爺千歲...”
“這話你跟朝廷去說,別跟本公說!”李景隆繼續(xù)低頭喝茶,“把事推到秦王頭上,你們也真想得出來....膽子包了天了!”
“公爺!”
熊本堂上前,低聲開口,“其實兄弟們跟咱們還是有些香火之情的?!?/p>
“我自然知道!”
李景隆放下茶盞,“不然我也不會召見爾等,直接讓御史找你們的麻煩就是了!”說著,他看向那些將領(lǐng)們,“陜西布政司要賑災(zāi),爾等回去好好翻翻軍倉,拿些糧食出來!還有,治水賑災(zāi)都需要鐵騎,武庫之中的鐵料等,也都拿出來。記著,詳細的記賬!”
聞言,眾將大喜過望。
他們屁股下面是一本糊涂賬,如今公爺?shù)囊馑?,就是讓這賬的糊涂有處可查了!到時候上面不追查則罷,一旦追查的話,就說給布政衙門賑災(zāi)用了!
他們的神色,李景隆都看在眼中,心中不禁暗暗冷笑。
這些人他一個都不打算留,但卻不能經(jīng)過他的手來換。
什么是人性?
這些人在發(fā)覺李景隆這個新的頂頭上司不會找他們麻煩之后,肯定想著在京里活動,調(diào)離現(xiàn)在的差事。而他們調(diào)離了,李景隆才能順理成章?lián)Q成自已的人,且不引起任何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