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淵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如雷,在寂靜的書房中轟然炸響。
鄧玉堂那雙幽深如潭的眸子,死死地盯著陸明淵。
足足過了十數(shù)息的功夫。
鄧玉堂終于笑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笑聲雄渾蒼涼,震得書架上的兵書都嗡嗡作響。
“掃平倭患?陸大人,你可知你在說什么?”
鄧玉堂的笑聲戛然而止,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嚴肅。
“浙江倭患,自前朝起便已為禍,至今已近百年!積重難返,根深蒂固!”
“本官不說別人,就說當今浙直總督,胡宗憲胡部堂!”
“胡大人是什么樣的人物?他為了這四個字,在浙江這潭渾水里,與各方勢力周旋數(shù)年?!?/p>
“整頓衛(wèi)所,編練新軍,耗費了多少心血,才勉強有了與那些倭寇正面一戰(zhàn)之力!”
他走到地圖前,寬厚的手掌重重地拍在浙江沿岸那片區(qū)域,發(fā)出“砰”的一聲悶響。
“你可知那些所謂的倭寇,其背后是何等盤根錯節(jié)?”
“里面有真倭,有我大乾朝廷的海商,有沿海活不下去的漁民,更有……那些高坐在府城之中,人模狗樣的世家大族!”
“他們互為表里,互通有無,早已織成了一張?zhí)炝_地網(wǎng)!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你一介新任同知,無兵無權,就憑一張嘴,就想掃平這百年積禍?”
鄧玉堂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著陸明淵。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長輩對晚輩的告誡,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賞。
“陸大人,你有這份心思,已勝過朝中袞袞諸公?!?/p>
“但,這絕非一句空口白話就能辦到的事情!”
“年輕人,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面對撲面而來的壓力,陸明淵的神情沒有絲毫變化,依舊是那般平靜,那般沉穩(wěn)。
他沒有反駁鄧玉堂的話,反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總兵大人所言極是,倭患之根,不在海上,而在岸上。”
他頓了頓,漆黑的眸子里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
“所以,晚生以為,想要鏟除倭患,必先鏟除內(nèi)賊!”
鄧玉堂眉頭一挑:“內(nèi)賊?”
“不錯?!?/p>
陸明淵的聲音斬釘截鐵。
“那些與倭寇暗通款曲,走私違禁,銷贓牟利,視朝廷法度如無物,視百姓性命如草芥的世家大族,便是這浙江最大的內(nèi)賊!”
“胡總督之所以舉步維艱,正是因為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海上的倭寇,更是這些在岸上掣肘、拖后腿的世家?!?/p>
“他們是附著在大乾肌體上的毒瘤,不將此瘤割去,浙江沿海,永無寧日!”
鄧玉堂的呼吸微微一滯。
陸明淵的這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這些道理,他一個在溫州駐守多年的總兵,又何嘗不知?
只是知道,與能做到,是兩回事。
那些世家,在地方上勢力滔天,門生故吏遍布朝野,想要動他們,談何容易!
陸明淵似乎看穿了鄧玉堂的顧慮,他繼續(xù)說道。
“所以,晚生今日前來,并非是與大人商議如何出海剿倭,而是想請大人幫我一個忙,助我……先對這溫州府最大的‘內(nèi)賊’動手!”
“誰?”
鄧玉堂下意識地問道。
陸明淵輕輕搖了搖頭,沉聲道!
“大人,并非學生信不過大人!”
“實乃學生也不清楚誰會做這出頭之鳥!”
“到時候,誰第一個跳出來,學生就對誰動刀!”
“屆時,我希望大人能助我一臂之力!”
鄧玉堂看著陸明淵,眼神中思緒萬千!
他想起了林瀚文的信,想起了林瀚文對這個年輕人的評價——“胸有溝壑,腹有良謀,非池中之物”。
他更想起了自己這些年在溫州衛(wèi)所受的鳥氣。
想起了那些戰(zhàn)死的弟兄,他們的撫恤被層層克扣,家人被地方豪強欺壓,他這個總兵卻往往無能為力。
一股熱血,猛地涌了上來。
“好!”
鄧玉堂一掌拍在書案上,震得筆墨紙硯都跳了起來。
他雙目赤紅,死死盯著陸明淵,一字一句地說道。
“你放手去做!只要你占著一個‘理’字,天塌下來,本官替你扛著!”
“屆時,只要你派人來總兵府傳一句話,本官親自帶兵,為你站臺!”
“多謝總兵大人!”
陸明淵直起身子,臉上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他知道,有了鄧玉堂這個承諾,他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已經(jīng)穩(wěn)了!
這盤棋,可以開始落子了。
……
從總兵府離開,天光已然大亮。
冬日的暖陽照在身上,卻驅(qū)不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
陸明淵回到溫州府衙,徑直回了自己的簽押房。
他坐回案前,繼續(xù)批閱著那些枯燥的文書,神情專注,一絲不茍。
直到午后,他才叫來了自己從京城帶來的兩名親隨護衛(wèi)。
這兩名護衛(wèi),都是從羽林衛(wèi)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身手不凡,更是絕對忠誠。
“你們二人,立刻動身,前往平陽縣?!?/p>
陸明淵的聲音很低,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
“找到何二柱,讓他將昨天發(fā)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那些同樣被趙大富欺壓過的鄉(xiāng)親?!?/p>
“記住,要讓他們知道,本官就在溫州府,為他們做主。”
“是!”其中一名護衛(wèi)沉聲應道。
“還有,”陸明淵看向另一人。
“你去永嘉、樂清、瑞安各縣,不必刻意做什么,找一些人多的茶館酒肆?!?/p>
“找?guī)讉€說書人,將何二柱一家的遭遇,以及本官是如何處置趙大富的事情,當個故事說出去便可?!?/p>
“我要讓整個溫州府的百姓都知道,這府衙的大門,是為他們這些受了冤屈的人開的。去吧,路上小心。”
“遵命!”
兩名護衛(wèi)躬身一禮,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很快便消失在了府衙之中。
一時間,一股無形的暗流,開始以溫州府衙為中心,向著下轄的各個縣城悄然蔓延。
一個關于新任同知陸大人,不畏豪強,為民伸冤的故事,開始在鄉(xiāng)野間、市井里,悄悄地流傳開來。
起初,只是幾個人在談論。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
那些被壓迫得幾乎喘不過氣來的百姓,在黑暗中沉寂了太久的心,泛起了一絲希望。
他們將信將疑,他們翹首以盼。
而那顆名為“希望”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以驚人的速度,生根發(fā)芽。
……
與此同時,平陽縣。
趙大富的宅邸內(nèi),卻是另一番景象。
被陸明淵當眾斥責,還賠了銀子,但趙大富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頹喪,反而紅光滿面。
他正熱情地招待著一位貴客——平陽縣知縣,孟康。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孟康放下酒杯,臉上帶著一絲憂慮,說道。
“趙大富,這次的事情,怕是不好收場啊?!?/p>
“那位陸同知,年紀雖輕,可手段卻著實厲害,而且看樣子,好像不好對付啊?!?/p>
“哈哈哈,孟大人多慮了!”
趙大富大笑著,給孟康斟滿一杯酒。
“一個毛頭小子罷了,仗著自己是狀元郎,有點背景,就敢在溫州府撒野?”
“他也不打聽打聽,這溫州是誰家天下!”
他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湊到孟康耳邊。
“不瞞大人說,汪家那邊,已經(jīng)給我遞來消息了?!?/p>
“哦?汪家怎么說?”
孟康頓時來了精神。
趙大富得意地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汪家的意思是,先讓那小子蹦跶幾天,不必與他硬碰硬。他不是想當青天大老爺嗎?就讓他當!”
“汪家已經(jīng)動用京城的關系了,要不了多久,一紙調(diào)令下來,管他是什么狀元郎,還不是得乖乖地從溫州滾蛋!”
實際上,趙大富根本沒有收到汪家的任何消息。
這番話,不過是他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自己揣測出來的。
這些年來,凡是來到溫州,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污的官員,最后的下場,無一不是被汪家想辦法調(diào)走。
調(diào)不走的,就尋個由頭貶謫。
在他看來,陸明淵也絕不會例外。
孟康聞言,頓時大喜過望,臉上的憂色一掃而空。
“原來如此!還是汪家手段通天啊!”
他連忙舉杯,“那下官就放心了!來,趙兄,我敬你一杯!咱們就等著看那位陸大人的笑話!”
“哈哈哈,請!”
兩人相視大笑,杯中的美酒在燈火下?lián)u曳生輝,映出他們貪婪而丑陋的嘴臉。
他們滿心歡喜地等待著陸明淵被調(diào)走的那一天,好繼續(xù)他們魚肉百姓,作威作福的日子。
只是他們永遠也想不到。
他們眼中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此刻,正在為他們,為整個溫州的貪官劣紳,精心編織著一張巨網(wǎng)。
而他們,正一邊歡笑著,一邊頭也不回地,一腳踏入了網(wǎng)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