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西部的永寧州城外,明軍扎下偌大一個軍營,李成梁從川貴等地召集的大軍,皆駐扎在此。
前幾日,李成梁已經(jīng)收到云南巡撫王凝的公文,知道現(xiàn)在云南局勢,緬王作亂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就差把戰(zhàn)火燒到大明了。
“父親,我們什么時候出兵進入云南?”
此時軍帳里,只有李家父子,他們則是在商議接下來該采取的步驟。
李家父子來到這里,雖然是京官,但地方上勢力盤根錯節(jié),大家對他們都保持著表面上的尊敬,讓他這個所謂的左都督也不能拿腔作勢,只能虛與委蛇。
好在有朝廷命令在,對于李成梁所需,要兵給兵,要糧給糧,倒是不敢拖沓。
“這一批糧草輜重到了嗎?”
李成梁沒有回答剛才李如松所問,而是問起之前大軍索要的糧草輜重。
“據(jù)報,運糧隊已經(jīng)到了鎮(zhèn)寧,再有五六日就該到永寧了。”
李成梁的態(tài)度,李如松也無法,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可是父親,現(xiàn)在云南永昌......”
李如松還要再說,卻被李成梁揮手打斷。
“如松,你以為我為什么不在收到王凝的文書后就立刻發(fā)兵?”
這次,李成梁選擇了回答李如松的問題。
“還請爹爹告知?!?/p>
李如松聞言,急忙低頭說道。
“癡兒,你們以為打仗就是看誰在戰(zhàn)場上打得贏嗎?”
李成梁看了眼李如松,目光隨即又落在李如柏、李如楨、李如樟和李如梅四人身上。
此次西南之行,關(guān)乎李家興衰,所以李成梁把家里孩子都叫來。
一是增長他們在軍隊里的閱歷,而來也是準備為他們報功,某得一官半職。
李成梁是大明后期一個出色的武將,但卻又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善于使用文官那一套,或許這也是他當(dāng)初很長時間謀求考取功名的緣故。
只不過,李成梁的科舉之路也只是止步于秀才,之后再難寸進。
畢竟,遼東考生去京師參加鄉(xiāng)試,要在京師突出重圍談何容易。
李成梁或許是大明中后期武將里,唯一看透了京城政治游戲的武將。
雖然許多人對他所謂巨大戰(zhàn)功表示不屑和懷疑,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成為明朝中后期少有的憑借軍功獲得爵位的將官。
如果不是努爾哈赤因他做大,或許,李成梁的一生也是完美的。
而現(xiàn)在,李成梁就是在教導(dǎo)自家兒子,讓他們懂的,至少有一個概念,那就是不管你是做文官還是武將,官場的規(guī)則終究是規(guī)則,不能觸碰。
見到李如松低下頭,其他四個兒子也都紛紛低下頭,李成梁這才說道:“為父出京之時,朝廷給的旨意里有便宜行事四個字,可你真以為朝廷就放心把西南的兵馬交到你我父子手中嗎?”
話一說完,其他四人還沒反應(yīng),李如松已經(jīng)猛然抬頭,看向父親。
“便宜行事,不過是給為父調(diào)集兵馬做準備的權(quán)利,你們出去看看外面的軍營,這就是朝廷給的便宜行事的結(jié)果。
否則,你以為單憑那一紙文書,這朝廷的兵馬就真的乖乖跑到這里來風(fēng)餐露宿?”
說到此,李成梁看了眼李如松,又看著還低著頭的四個兒子,不由得心中嘆氣。
幾個兒子里,貌似也只有李如松能成大器。
十幾歲就敢?guī)е鋈ゴ蛘?,而其他的孩子就算有他的軍令,也只喜歡躲在后方。
也不對,李如柏和李如楨當(dāng)初也被他逼著上過一次戰(zhàn)場殺敵。
將門虎子,難道勞資五個兒子,四個都是孬種?
想到此處,李成梁不由氣結(jié)。
“那.....父親,如今云南巡撫王凝發(fā)了文書,說云南危急,父親為何還不發(fā)兵?”
到底還是李如松,這時候也只有他開口問道。
“王凝發(fā)了文書,只說了云南邊境局勢,可沒有要我出兵的話,我為何要出兵?”
李成梁臉露譏諷笑容道。
“這......”
李如松很是不解,既然云南已經(jīng)有敵情,他們難道不該立即趕去增援嗎?
為什么父親會這么說?
看著李如松不解的目光,李成梁輕輕搖頭說道:“如松,你要時刻記住,我們帶的兵是朝廷的兵,能夠調(diào)動他們的,只有朝廷?!?/p>
“父親,你不會要等京城的文書把?”
聽到李成梁這話,李如松瞬間反應(yīng)過來,急急問道。
“為何不能等?”
李成梁收起先前的笑容,滿不在乎說道。
“這.....”
對于李成梁的問題,李如松真不知道該怎么說。
“朝堂之上,都是那些文官老爺們說了算的地方,可沒有你我武將說話的權(quán)利。
這仗,打贏了還是打敗了,我們父子該得到封賞還是處罰,其實全在他們一念之間。
若是僅憑往年的文書,我們父子就帶兵出征,打贏了,是他王凝功勞最大。
打輸了,你我父子就是替罪羔羊,就要接受朝廷的懲處。
你真以為就算打贏了,這事兒就完了嗎?
誰知道哪天你在京城觸怒哪位大人物,人家找個御史言官就把你告了。
別的理由都不找,就說這次你帶兵打贏這一仗,沒有得到朝廷的調(diào)兵文書就擅自帶領(lǐng)大軍進入云南,和外藩開戰(zhàn),你覺得朝廷會怎么處置咱們?”
李成梁說道此處時,臉上已經(jīng)帶著冷笑。
文官的節(jié)操,他早就看的清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如松,你要牢牢記住一點,那就是帶兵出征,必須見到軍令,沒有調(diào)兵文書,誰的命令都不用管。
因為出了事兒,下命令的那個人,是絕對不會站出來為你分辨的。
因為你對他已經(jīng)沒用了?!?/p>
李成梁特意叮囑李如松一句道。
這個兒子雖然有智謀,但是打仗也有點猛,喜歡帶頭打沖鋒。
這點,李成梁很不喜歡。
當(dāng)初他回到遼東,為了在軍隊里站穩(wěn)腳跟,才這么干過。
而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站住了,自然不需要自己的孩子還如同他當(dāng)年一般,拿命去博。
只要運籌得當(dāng),就能獲得勝利,為什么要身處險境呢?
其他四個兒子,不會帶頭沖鋒,可是這膽氣也太小了點,也是讓他不喜的。
武將,沒點拼命的勇氣,也是不合格的。
頭疼。
這次,李如松低頭思索很久,這才抬頭問道:“父親,若是如先前所說,我們父子因為王巡撫的文書就帶兵進了云南,打贏了仗。
之后,有人彈劾我們父子,朝廷會怎么處置我們?”
“嗯?”
李如松的問題,讓李成梁有些驚訝,他沒想到李如松考慮的是這個。
愣神片刻,他就明白過來。
自己這個大兒子太傲氣了,這些年跟著他在遼東打仗就沒輸過,或許在他的字典里,根本就沒有打輸這兩個字兒。
所以,他考慮問題,都是從打贏以后會怎么樣來考慮的。
對于這點,李成梁到覺得無所謂。
背靠著強大的大明,就算想打敗仗其實都挺難的,特別是現(xiàn)在的朝廷,對軍隊投入也非常舍得花錢。
之前北部的邊軍,就大量接收京營制造的最先進火器,鳥銃到佛朗機炮,幾乎可以把邊鎮(zhèn)大部分軍堡填滿。
這些,可都是兵部真金白銀砸下去的,因為這些火器在實戰(zhàn)中也證明了效果,非常有用。
這么多火器砸下去,就算打不敗敵人,至少守住城池是沒有問題的。
至于進攻,按照此時兵部下發(fā)的操典,那就是車營。
當(dāng)然,這一套是針對草原人的戰(zhàn)術(shù)。
車營在遼東南面還有效,畢竟高山險峻少,往北走,可就不是很行得通了。
在這西南地區(qū)也一樣,車營并不適合這里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
不過西南地區(qū)的兵,和遼東比起來,可就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段時間,父子幾人都在拼命練兵,讓他們熟悉火器的用法。
是的,李家父子不止會用騎兵,也會用火器。
這次到了西南,發(fā)現(xiàn)這里衛(wèi)所火器極少,第一步就是向南京要了不少火器支援。
而這段時間里,永寧州城外都是槍炮聲隆隆的,西南的兵馬都在熟悉火器的使用。
得益于魏廣德入閣合縱,又有朱衡把持工部,譚綸掌管兵部,兵部舍得砸銀子制造火器,工部嚴把火器質(zhì)量驗收,現(xiàn)在明軍使用的火器雖然不敢說百分百合格,但質(zhì)量也算馬馬虎虎過得去。
至少,士卒不會因為使用火器擔(dān)心炸膛,危及自己的性命。
現(xiàn)在西南的明軍,雖然因為操練的時間尚短,還不敢說什么精兵悍卒,但也遠超過當(dāng)初召來時的樣子。
這樣的兵帶去云南,李成梁可不知道自己如何會敗。
只要穩(wěn)扎穩(wěn)打,還真不怕和緬軍交手。
即便對方有大象又如何,一通佛朗機炮打過去,還不信那些大家伙不知道疼,還能悍不畏死往前沖。
是的,李成梁到了廣西以后,也打聽了緬甸那邊的人是怎么打仗的。
那邊騎兵用的很少,雖然也有戰(zhàn)馬,但那馬是真不頂事兒。
和李成梁從四川看到的川馬一樣,雖然也能馱著騎兵沖鋒,但那速度就別說了。
川馬擅長長途馱運貨物而不善戰(zhàn)場沖殺,這點李成梁明白的很。
但是,西南地區(qū)打仗雖然不怎么使用騎兵,或者說使用很少,但他們卻有另一個大殺器,那就是象兵。
幾個人坐在大象北上,指揮大象沖擊地方防線,威力還是蠻大的。
不過李成梁也是熟讀三國的,知道諸葛亮怎么對付象兵,也問過當(dāng)年沐王爺用火器擊敗象兵的故事,所以他絲毫不擔(dān)心遭遇他們。
現(xiàn)在明軍使用的火器,可比沐王爺當(dāng)初還要強。
至于兒子李如松的問題,李成梁沒有馬上回答,思索片刻后才說道:“雖然有御史彈劾,但是關(guān)鍵還是看陛下對你的態(tài)度。
如果陛下認為你可用,有用,那彈劾就不會有效果,就如同廢紙一樣,會被陛下丟在一邊置之不顧。
可若是陛下認為有你無你其實不影響大局,那可能就危險了。
或許,會念在你多年的功勞份上,讓你回家養(yǎng)老,也可能因此就治罪于你?!?/p>
李成梁說出了他的猜測。
雖然,這個猜測是站在皇帝的角度進行的分析,已經(jīng)有揣摩圣意之嫌,但是現(xiàn)在軍帳里就他們父子幾人,并沒有外人,自然是不怕的。
“只要朝廷認為你還有用,就不會有危險?”
李如松重復(fù)了一遍李成梁話里的意思。
李成梁也是微微點頭,算是認可。
“父親當(dāng)初在剿滅王杲部后,即便知道王杲之子阿臺和阿海的下落,也沒有發(fā)兵去捉拿,就是因此?”
只是不想,李如松居然舉一反三問起之前的事兒。
李成梁看了眼李如松,最后還是微微點頭,隨即臉上浮現(xiàn)出苦澀笑容說道:‘只是沒想到,朝廷最終還是沒有要我留在遼東,而是派到這里?!?/p>
“那父親認為,在朝廷眼里,你我父子對朝廷還有用嗎?”
李如松忽然開口,繼續(xù)追問道。
“這次征討緬軍,就是證明我們的機會。
如果戰(zhàn)事不利,我們就會失去一切,成為空有品級卻無實權(quán)的官員?!?/p>
李成梁看的很明白,雖然魏廣德說很器重他,所以才專門把他從遼東調(diào)到西南,那不過是委婉的說辭。
真實目的,其實就是看他們李家父子的成色。
在那位眼里,馬芳是在和俺答汗的作戰(zhàn)中證明了自己,而俞大猷和戚繼光則是在南方剿倭戰(zhàn)爭和北方都證明過自己的實力。
唯有他這個遼東李總兵,只是對土蠻和女真人動武。
好吧,土蠻和女真部,說起來貌似說最弱的,當(dāng)然不是俺答汗的對手。
雖然在邊軍將官眼中,其實倭寇才是最弱的。
“所以,此次征討緬甸,只許勝不許敗,我們要把緬甸東吁王朝的土地納入大明版圖,真正的大明版圖。
這,也是魏閣老在我離京時說的。
不止于此,一旦戰(zhàn)事爆發(fā),我們不僅不能冒進,要穩(wěn)步推進,徹底控制我們占領(lǐng)的區(qū)域,這才是我們此戰(zhàn)的目的。
而在緬甸南面,俞大猷的水師也會過來,在緬甸沿海開辟戰(zhàn)場,分散緬軍兵力?!?/p>
李成梁說出這話的時候,不止李如松瞪大眼睛,李如柏、李如楨、李如樟和李如梅四兄弟也都抬頭,驚訝的看過來。
“朝廷的目的是要治理緬甸,那里將是大明西海的出??凇!?/p>
李成梁說完最后一句話,這才長長吐出一口氣。
“那就殺光那些土司,否則,根本無法治理緬甸?!?/p>
只是在下一刻,李如松嘴里已經(jīng)說出一句讓所有人都驚恐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