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部分官員對魏廣德派人為馮保送行很理解,心里多少還暗自欽佩,但卻是不會宣之于口的。
畢竟,馮保是太監(jiān),可不是他們這些進(jìn)士及第的文官。
如果是文官,那肯定是被奸佞陷害的。
至于太監(jiān)被發(fā)配,那就是活該,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對他們來說,也就是私底下議論兩句,卻沒人會想到以此做文章,彈劾首輔。
就算是那些對時事極度敏感的御史、給事中,也沒人會往這里面去想。
畢竟魏廣德給離京官員送禮物其實已經(jīng)是慣例,所有人都知道。
現(xiàn)在京城人參價格奇高,對于能滋補元氣的藥材,高年份的人參更是有價無市,所以大家其實都很期待,等自己年老體衰,被迫致仕還鄉(xiāng)時,能夠收到一株上年份的人參,拿回去好好調(diào)理身體,再多活上幾年。
第二日,朝中依舊平靜。
張四維已經(jīng)安排好人,他們也會在這兩天里草擬彈劾奏章,然后反復(fù)潤色,力求突出此事的嚴(yán)重性。
當(dāng)然,他們其實也知道,這種事兒不能拖。
拖久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作為次輔的張四維自然更清楚,所以這日上午在值房里處理了一些奏疏后,他就讓手下去詢問內(nèi)閣里關(guān)于吏部尚書那份奏疏,從宮里轉(zhuǎn)回來后是怎么處理的。
不多時,手下書吏就進(jìn)來稟報道:“老爺,魏閣老那邊已經(jīng)派人和各部聯(lián)系,詢問九卿會議的時間?!?/p>
推舉吏部尚書,當(dāng)然不是內(nèi)閣三個人坐一塊能決定的,不過往常都還是會事先大家碰個頭,商議下內(nèi)閣是否有人選。
畢竟,名為九卿,誰不知道他們和里面那些人大多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甚至可以說,內(nèi)閣閣老之間的會議,其實就可以決定九卿會議的基調(diào)。
此次,魏廣德的決定可謂一反常態(tài),并沒有先召集他們商議人選,而是直接準(zhǔn)備九卿會議,這就很不尋常了。
今天他可還沒做好準(zhǔn)備,奏疏晚些時候他還要再看看。
雖然知道是徒勞,可也必須把握萬分之一的機會,萬一宮里的陛下也對此不滿呢。
想到這里,張四維不動聲色讓人出去,他則繼續(xù)翻閱永遠(yuǎn)都看不完的奏疏。
晚些時候,魏廣德那邊終于派人過來詢問時間。
“張閣老,我家老爺差我來詢問下,這兩日你可有要務(wù),沒有的話,今日下午就召集九卿商議吏部尚書人選,也好早些給宮里回話?!?/p>
來人自然是魏廣德值房的蘆布,他在張四維面前行禮畢后,才恭敬的說明來意。
不要覺得閣臣都是一天到晚就在值房里處理奏疏,魏廣德偶爾都要出去,到各部去走走,張四維、申時行自然也是。
當(dāng)初剛?cè)腴w的時候,申時行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外面跑,那時候正是清丈京城勛貴田莊的時間,沒有他閣老出面,順天府的差人是真不敢做事的。
那幫子勛貴,就算落魄,品級都甩順天府尹幾條街,根本就不是他們能惹得起的。
“今日下午我有事兒要外出,明日下午吧,上午時間未必來得及。”
張四維心中早有盤算,明日一早就爆出彈劾魏廣德的奏疏,到時候魏廣德必然回府等候,九卿會議的主導(dǎo)權(quán)必然就落到他手里。
“哦,這樣啊,那好的,小人這就回去復(fù)命。”
蘆布只是一愣,沒想到張四維居然直接把時間推到明日下午。
不過這也不關(guān)他的事兒,反正是自家老爺定奪。
其實,按照早前的習(xí)慣,直接下條子把人召集到一塊就好了,一次推舉會議,又不費多少時間。
蘆布回到值房,把張四維和申時行的話都復(fù)述一遍。
申時行自然是無事,隨時都可以,只是張四維把大致時間定到明日下午,讓魏廣德稍微愣了愣。
本來魏廣德想到是下午就召集人手,到時候大家都沒個主見,畢竟是突然襲擊。
借此,就以第一次九卿會議,諸公尚未有定論,把宮里那道旨意就可以放一放,等上十天半個月,啥時候?qū)m里問起再召集第二次。
他的奏疏已經(jīng)遞上去了,相信今明兩日關(guān)于楊巍的詔書就應(yīng)該下來。
楊巍去南京任戶部尚書,至少給他半年以上的時間,反正先讓勞堪把吏部的事兒挑起來。
只要王篆知道自己晉升無望,肯定也會愿意和勞堪配合,一起先把吏部的事兒做好,給自己準(zhǔn)備一些退路。
如此,吏部在此期間肯定就不會鬧幺蛾子,主動上疏詢問了。
誰愿意頭上頂個大老爺,沒有吏部尚書,他們兩個侍郎就能決定吏部事務(wù),多好。
“明日么,那好,你給各位大人遞個話,就定在明日下午好了?!?/p>
魏廣德此時也不好奪了張四維的意思,只好對蘆布說道。
安排個行人過去傳話,再簡單不過,魏廣德相信他能做好。
不過等蘆布出去了,魏廣德心里也在盤算這事兒。
總感覺張四維定下的這個時間,似乎有些蹊蹺。
不過他不知道,張四維打算借助送馮保這件事兒讓人彈劾他,暫時奪了他的權(quán)。
至于最后,就看宮里那位,是否還存著這樣的心思。
有,自然就會順勢將其拿下。
沒有,自然幾天后魏閣老就會回閣辦差。
在外人看來,這些也不過是一些御史言官在察言觀色,揣摩上意的行為。
后世倒張居正時,其實就是經(jīng)過科道言官不斷的試探,終于發(fā)覺了萬歷皇帝的態(tài)度,進(jìn)而發(fā)動一波又一波對張居正勢力的清算。
他們未必是真認(rèn)為張居正政策有問題,而是純粹為了朝堂上能夠空出來的官職。
或許,這也是之后萬歷皇帝完全放任外朝的原因,對他們想要舉薦官員的奏疏一概留中,就是不發(fā),讓各衙門官員缺額嚴(yán)重。
許多他們甚至出現(xiàn)一二把手都致仕離京數(shù)年,卻沒有官員接任的奇怪現(xiàn)象,而是下面官員按品級暫攝部衙權(quán)利。
很快,一日的時間匆匆而過,魏廣德回府就收到消息,勞堪、江治和張科等人都遞了帖子,晚點要過來。
魏廣德想不到的,他們可未必,特別是勞堪。
雖然他留在都察院的線人沒有傳遞來消息,可在關(guān)系吏部尚書官職的情況下,張四維突然把九卿會議推后一天,還是引起他的注意。
雖然是九卿會議,但因為吏部尚書空懸,所以吏部兩位侍郎都要列席會議。
沒有發(fā)言權(quán),只能是聽著,看看他們以后可能的上官是誰。
勞堪和王篆不是一路人,自然說不到一塊去,今日王篆掌印,所以他也有時間思考此事的蹊蹺。
隨著這些人的到來,魏廣德自然也聽到了他們的猜測。
一些人認(rèn)為是張四維在找人商議吏部尚書人選,雖然他在九卿會議上不占優(yōu)勢,可肯定會胡攪蠻纏,想辦法把推舉會議擴大的部議甚至是廷議,這樣他的人馬才有發(fā)揮空間。
而勞堪則是猜測張四維會在明日發(fā)動對魏廣德的彈劾,暫時把他逐回府中,利用九卿會議主事人的身份推動他推舉的人上位。
退一步,就算他的打算失敗,也可以把推舉會議擴大的廷議上。
沒人知道這些年張四維利用銀彈攻勢,轟下朝中多少人。
想當(dāng)初剛?cè)腴w時,可就利用手下掌握的御史力量,在外朝狠狠的展現(xiàn)了一波自己的實力。
“善貸,此事可不能掉以輕心。”
勞堪把自己的想法說完,就盯著魏廣德。
魏廣德只是思考片刻,就微微點頭,說道:“任之的話很有道理,他或許還真就這么想的。
九卿里,至少禮部尚書會和他站在一起,還有大理寺那位?!?/p>
過去,魏廣德對五寺不大重視,畢竟實權(quán)不大,包括通政使也是一樣。
所以,現(xiàn)在想起來,怕是張四維早就對五寺出手,拉攏其中的官員。
畢竟,在朝堂真正的掌權(quán)者眼里,五寺就是個給人過度的衙門,是從翰林院步入朝堂的一個階梯而已。
論權(quán)力,自然還是六部最大,掌握朝堂方方面面的事兒。
“那我們要不要找人連夜準(zhǔn)備奏疏,明日一早就送進(jìn)去,彈劾張四維?!?/p>
張科開口說道。
他是屋里人中,被彈劾傷的最厲害的一個人。
想當(dāng)初好不容易謀的浙江巡按一職,在胡宗憲被拿下后,他順勢暫攝東南剿倭大權(quán)。
可都還沒捂熱乎,就因一場兵變被人彈劾。
妮瑪,還是福建兵變,他雖然暫攝權(quán)利,可根本手伸不到福建去,只能名義上的指揮權(quán)。
可就算如此,他也在兵變后及時處理,快速平息此次事件,可以說他自認(rèn)為完美履行職務(wù)。
可就這樣,還是被人彈劾,奪官閑住,于是心中一恨,直接寫了致仕奏疏,奪回老家十年不出來。
即便隆慶朝給他發(fā)復(fù)出文書,他也直接頂了回去。
這次,要不是看到魏廣德、勞堪逐漸混的風(fēng)生水起,他都興不起回來的打算。
朝廷里面太黑了。
他來了,也終于見識到朝廷的黑暗,知道當(dāng)初自己沒背景,所以就算暫時得到權(quán)利,也因此很快就會失去。
在掌權(quán)者看來,能干的官員其實很多,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影響什么。
這或許就是嘉靖皇帝那時的選擇,誰叫你沒靠山,如同小兒懷金過鬧市,肯定有人覬覦的。
只是閑住其實都算好,許多人是被羅織罪名,直接辦了。
好吧,對于大明朝官員來說,羅織罪名其實多少感覺言過其實,畢竟大部分官員其實都是罪有應(yīng)得,因為干干凈凈的官兒其實沒幾個。
這會兒,他能想到的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張四維彈劾,他們也有的是御史,發(fā)動對張四維的彈劾。
大不了,兩敗俱傷。
只是沒想到,魏廣德笑著搖搖頭說道:“不必,讓他出招。
我倒是想看看,他彈劾我什么,也算是善貸三省吾身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
看看旁人眼里我到底有那些方面做得不好,以后改過就好了。”
魏廣德確實笑的坦然。
因為他猜測,或者說他自認(rèn)為在朝中不算貪官,他貪過錢,不過最后惠及的其實不是自己,因為他根本就看不上那仨瓜倆棗。
這些銀子,都是潛規(guī)則,他不能打破,所以收了。
可朝中也確實有寒門子弟,所以他幫扶了。
有人就算拿此說事兒,他也有充足理由駁回去,最多就是德性有虧。
至于其他的,魏廣德還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大罪。
“那怎么行,誰知道會如何潑臟水?!?/p>
張科看魏廣德不以為然卻是有些急了,開口說道。
“其實,他多半就是羅織罪名,不過關(guān)系不大,只要還是看宮里。
我覺得,他此番或許是為了吏部那個位置,但也是在試探今上的態(tài)度。
到我這個位置,其實根本還是看宮里那位的意思,若是真不愿我繼續(xù)做首輔,這次斗下去對我也不會有好處。
不過我覺得,不妨讓他試探下也好,至少我心里有底。”
魏廣德開口說道。
讓他自己找機會試探,萬一被皇帝看出來,那可就不妙了。
揣測帝心,這是很犯忌諱的。
讓張四維幫忙試探,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
“以不動應(yīng)萬變吧?!?/p>
魏廣德最后一錘定音,讓他們都不要有所行動。
只不過,若是明日真有彈劾他的奏疏,九卿會議上,自然知道該如何做。
魏廣德沒有推舉的人選,人還在山東,都沒入朝,所以他也沒說。
“只要不能遂了他的心意就好?!?/p>
魏廣德送人出府的時候,才又補了一句。
人走后,魏廣德回后院路上,也在盤算他的布置。
現(xiàn)在就讓那邊行動的話,幾日后張四維就會收到消息,到時候難保不會對此有所懷疑。
想想,魏廣德還是搖搖頭,這會兒還是不要多生事端為好。
等年底的時候發(fā)動,讓他張四維直接滾回老家去,順勢就拉余有丁入閣。
不過到時候要面對曾經(jīng)的盟友申時行,還有名義上靠向他的余有丁,魏廣德心里沒底,他們就真會聽自己的。
畢竟,這兩位是同科,都是一鼎甲。
一個狀元,一個探花,還有個榜眼是誰來著?
哦,對了,是王錫爵,還跟著自己修過書,當(dāng)初也是張居正的支持者。
只不過奪情事件時態(tài)度過于強硬,被張居正不喜而被排斥,致仕回鄉(xiāng)。
這種人,早晚都要復(fù)起。
魏廣德看的很明白,只是他不打算用。
畢竟人來了,說不好會和申時行走到一起。
現(xiàn)在魏廣德對申時行也是不夠放心,也是處處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