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山眉毛微微一挑,沒有說話,等著陳捷下文。
“大家說你思路清晰,作風務實,是咱們安宜鎮(zhèn)經濟發(fā)展的總設計師和主心骨?!标惤菡Z氣真誠,“我來之前,也做過一些功課,安宜鎮(zhèn)這幾年的經濟能有如此迅猛的發(fā)展,幾個關鍵的工業(yè)項目能順利落地,都和你在前面沖鋒陷陣、攻堅克難密不可分,說實話,我非常佩服。”
這番話,不是空洞的吹捧,而是基于事實的肯定。
蔣海山為安宜鎮(zhèn)付出的心血,全鎮(zhèn)干部有目共睹。
陳捷的話,精準說到了他的內心深處,讓他心中那股因被截胡而產生的怨氣,不由自主地消散了幾分。
“陳鎮(zhèn)長過獎了,我也就是做了點分內的工作,主要還是靠馬書記的領導和同志們的支持。”蔣海山謙虛了一句。
陳捷笑了笑,繼續(xù)說道:
“蔣鎮(zhèn)長,我今天來找你,不為別的,就是想跟你交個底,探討一下我們倆接下來的工作分工。”
“我的個人情況,你也清楚,我是理論研究出身的,在辦公室里寫過一些材料,但對于基層一線,特別是經濟工作,都不是很有經驗,這是我的短板,也是我這次下來最需要學習和補齊的一課?!?/p>
“而你,恰恰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所以我在想,我們鎮(zhèn)政府的工作,是不是可以有所側重,經濟發(fā)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這些推動安宜鎮(zhèn)發(fā)展的核心引擎,我希望還是能由你來繼續(xù)主抓、繼續(xù)掌舵,這是你的長項,也是安宜鎮(zhèn)最需要的。”
“而我,則可以利用我在政策研究和宏觀協(xié)調方面的一點經驗,多花些精力去處理一些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方面的難題,為你和我們經濟發(fā)展的主戰(zhàn)場,掃清障礙,鞏固后方,我們一個主攻,一個主守,形成合力,你看怎么樣?”
蔣海山驚愕地看著陳捷。
陳捷沒有說“你給我當副手”,而是提出了“一個主攻,一個主守”的搭檔模式。
他主動將最能出政績、最引人注目的經濟工作交給自已,自已則去啃那些費力不討好、矛盾尖銳的社會治理硬骨頭。
這是什么意思?
是真的胸懷坦蕩,還是以退為進?
蔣海山一瞬間想了很多,但他完全看不透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心思。
對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顯得那么真誠,無懈可擊。
但無論如何,陳捷拋出的這個橄欖枝,他無法拒絕,也不想拒絕。
拒絕,顯得自已心胸狹隘,容不下新領導。
接受,則意味著自已可以繼續(xù)大展拳腳,去實現(xiàn)自已的政治抱負,積累更雄厚的政績。
短暫沉默后,蔣海山站起身,對著陳捷,鄭重地伸出了手:
“陳鎮(zhèn)長,你這番話,讓我很意外,也很佩服你的胸襟,你放心,我蔣海山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p>
“既然組織上讓你來當這個鎮(zhèn)長,我堅決擁護,工作上,我們就是搭檔,今后我一定全力配合你,我們一起,把安宜鎮(zhèn)建設得更好!”
陳捷也站起身,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
“蔣鎮(zhèn)長,不是配合,是我們并肩作戰(zhàn)?!?/p>
陳捷自然清楚,蔣海山內心深處的芥蒂,不可能因為這一席話就完全消除。
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先穩(wěn)住蔣海山,讓他從一個潛在的抵抗者,甚至是可能使絆子的人,變成一個至少在工作層面愿意合作的隊友。
這就夠了。
真正的信任,需要在未來一點一滴地去建立。
穩(wěn)住了政府這邊的蔣海山,陳捷的下一個目標,是拜訪鎮(zhèn)黨委書記馬東城。
與蔣海山這位實力派不同,馬東城是安宜鎮(zhèn)真正的掌舵人,是黨委核心。
處理好與他的關系,是陳捷能否在這里順利開展工作的根本前提。
陳捷選擇在下班前十分鐘,一個人,提著一個普通公文包,敲響了馬東城辦公室的門。
“馬書記,沒打擾您工作吧?”
“哎呀,是小陳同志啊,快進來,快進來。”馬東城熱情地招呼著,親自給他泡上一杯自已珍藏的龍井。
他的稱呼很講究,既不叫官職顯得生分,也不叫名字顯得太親近,一個小陳同志,恰到好處。
“書記,您太客氣了。”
“應該的,應該的?!瘪R東城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
兩人寒暄了幾句,陳捷便主動匯報起自已這幾天的工作思路。
他將自已走訪各部門的所見所聞,以及與蔣海山達成的分工默契,都原原本本地,向馬東城做了匯報。
在匯報過程中,他始終將自已擺在一個堅決執(zhí)行黨委決策的執(zhí)行者位置上。
“……總的來說,我感覺咱們鎮(zhèn)的干部隊伍,精神面貌非常好,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勁頭很足,這都是在您這位班長的帶領下,打下的好基礎。”
“政府這邊,我跟海山同志也做了初步溝通,他的長處在經濟,我的長處可能在政策協(xié)調,我們準備分工協(xié)作,他主抓經濟項目,我多關注一些社會民生問題。”
“當然,這只是我們初步的想法,所有工作,都必須在鎮(zhèn)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進行,任何重大事項,我都會第一時間向您請示匯報,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委的最終決策?!?/p>
馬東城靜靜地聽著,臉上那彌勒佛般的笑容始終不變,但心里,卻對陳捷的評價,又高了一個層次。
這個年輕人,懂規(guī)矩。
他不僅沒有跟蔣海山搞內斗,反而還主動分工,形成了合力。
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時間就向自已這個黨委書記,表明了黨領導一切的政治站位。
馬東城了解過陳捷的背景。
高考狀元,燕大高材生,又以第一名的筆試和面試成績通過中央選調生考試,繼而進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如今被下派基層歷練。
這種天之驕子般的人物,前途無量,他一個鎮(zhèn)黨委書記,是萬萬不敢去打壓和針對的。
他最怕的,就是這種年輕人恃才傲物,不守規(guī)矩,一來就想另搞一套,那會讓他的工作非常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