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拿兩壺,不,掌柜的全拿過來,我拿回去給兄弟們也嘗嘗!”
“得嘞!”
掌柜的美滋滋的派伙計去拿酒。
伙計端著一個精美的白色玻璃瓶走來。
“這是華記釀?”
王老倌兒印象里的華記釀,全是陶瓷罐子,封上紅色的封泥。
這玻璃瓶是什么?
掌柜的笑著說道:“這是最新的包裝,現(xiàn)在的酒,都是用玻璃瓶來裝了。”
“這玻璃瓶很方便運輸,現(xiàn)在我們荊州的酒廠,全是用這種瓶子了?!?/p>
“二位慢用。”
王錘和王老倌兒看向窗外。
時代飛速進步,這是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
李天并不知道京陽鐵路的分段施工之法,馬上就快竣工了。
他還不知道張暃柴的背刺來的這么得快。
此時,他正在面見吐魯?shù)氖拐摺?/p>
老普贊升天,按照楊振當時的條件,新普贊是長子尼牟,次子格尼被送到京都做人質(zhì)。
格尼的使節(jié)團剛剛抵達京都,就傳來吐魯國內(nèi)兵變,新普贊尼牟被殺的消息。
格尼是個十六歲的年輕人,聽聞這個消息后震驚不已。
自已的父親與哥哥接連被殺。
哥哥尼牟還沒有繼承人。
果然,吐魯派來使者,請求大周把格尼王子送回吐魯,繼承普贊的位置。
但是這次格尼王子拒絕了。
大周京都繁榮,李天并沒有難為這個小王子。
反倒讓內(nèi)務(wù)府每月按親王的標準,給格尼發(fā)錢。
大周這么好,干嘛要回吐魯做個藩王?
而且還是被貴族和僧王架空的藩王。
格尼立馬向大周朝廷上書,請求大周作為宗主國,替自已家族主持公道。
格尼堅持覺得,自已的哥哥身強體壯,一定不會突然死亡。
絕對是被人害了。
格尼堅決不肯返回吐魯,又要求大周派人肅查哥哥的死因。
此事牽扯到藩屬國的事務(wù),只好送去李天面前決斷。
過了正旦休沐,李天召開了第一次殿前會議。
內(nèi)閣首輔錢多明率先說道:“陛下,中原與吐魯有高原相隔,想要徹底掌控吐魯不容易?!?/p>
“朝廷還是羈縻為主吧!”
羈縻,就是保持藩屬國的朝貢體系,只要可以維持對吐魯?shù)挠绊懥?,讓他稱臣即可。
內(nèi)閣次輔齊順義也是這樣的態(tài)度。
齊順義說道:“上次楊振擊敗吐魯,是因為吐魯行不義之師,主動招惹我們。”
“我大周士兵不適應(yīng)吐魯?shù)母咴瓪夂??!?/p>
“這次吐魯內(nèi)部不和,我們大周若是發(fā)兵,反倒會促進他們團結(jié)起來?!?/p>
“那樣可就麻煩了。”
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也連連點頭。
李天看著沉默不語的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杜宇,剛從國子監(jiān)調(diào)任上來。
杜宇之前是國子監(jiān)祭酒,在齊順義擔任內(nèi)閣次輔后,被選舉為禮部尚書。
【國事系統(tǒng)啟動中!】
【吐魯內(nèi)亂,格尼王子請求大周幫助!】
【選項一:拒絕格尼的請求,將格尼送回吐魯!與吐魯關(guān)系+30,吐魯繼續(xù)內(nèi)亂,大周國運+5000點!】
【選項二:拒絕格尼的請求,把格尼留在京都!與吐魯關(guān)系-20,吐魯繼續(xù)內(nèi)亂,大周國運+5000點!】
不行!
這倆選項都不行!
李天看著杜宇,問道:“杜尚書,你有別的想法嗎?”
杜宇行禮說道:“陛下,臣覺得格尼王子為哥哥鳴冤,此乃義舉,應(yīng)該受到支持。”
李天問道:“那該如何支持?”
杜宇說道:“朝廷派遣得力官員,去吐魯調(diào)查尼牟普贊之死!”
“尼牟普贊若是正常死亡,那么格尼王子就沒有滯留京都的理由了。”
“尼牟普贊若是被害的,那么吐魯是大周的藩屬國,大周理應(yīng)為他主持公道。”
這家伙別是個傻子吧?
群臣全用疑惑的眼神看向杜宇。
大周調(diào)查吐魯藩王的死。
這事要不要這么滑稽。
【選項三:書生之見,調(diào)查尼牟普贊之死!吐魯關(guān)系-50,大周國運不變!】
只聽李天立馬說道:“杜愛卿這個辦法不錯!”
“杜愛卿可有引薦的人選?”
杜宇搖了搖頭:“那還是得刑部來擬定名單。”
陛下居然真的同意杜宇的建議?
群臣瞠目結(jié)舌,這個離譜的方案居然得到了天子的支持?
刑部尚書立馬說道:“臣這就回去擬定名單,推薦幾位能吏上來。”
李天說道:“去吐魯查案子,能力怎樣不重要?!?/p>
“最重要的是拿捏分寸!”
“若是整出來兩國的糾紛,可就不好了?!?/p>
“找些機靈點的,查案子厲害的不要!”
廢話,若是真找個能吏把案子查清了,豈不是又要漲國運?
不如派過去一個滑頭的,然后含含糊糊的完成下任務(wù)。
此事就糊弄過去了。
那樣國運就不用漲了。
李天打著算盤,這次吐魯內(nèi)亂。
只要國運不漲就算幸運的了。
只求別再出什么幺蛾子!
刑部尚書拱手稱是,立馬回去敲定名單。
其實大周的君臣沒猜錯,新普贊尼牟的確是被毒死的。
老普贊兵敗,心腹力量消亡殆盡。
普贊沒有了根基,當然成了四大論的提線木偶。
可是尼牟野心勃勃,當然不愿意做什么木偶。
為了反抗,尼牟決定與僧王結(jié)盟。
僧王當然也愿意與普贊結(jié)盟。
普贊和僧王聯(lián)盟,掌握了吐魯最高的權(quán)力。
四大論當然不愿意看見這種情況。
他們不敢動僧王,可是剛繼位的普贊勢單力薄。
大論聯(lián)合毒死了新普贊,然后派人去京都請回格尼王子。
但沒想到格尼王子居然不愿意回國繼位!
還跟大周哭訴,自已的長兄是被害死的!
離譜!
居然有人不愿意做普贊?
更離譜的是,大周居然答應(yīng)了格尼王子,派刑部專員來吐魯查案。
太離譜了!
四大論坐下來,商討該如何糊弄大周。
大周這個為藩屬國做主的樣子,讓四大論難以拒絕。
吐魯內(nèi)部現(xiàn)在也是矛盾重重。
新老普贊接連死亡,僧王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不滿。
普贊宮廷的人也十分不滿。
若是拒絕大周的調(diào)查,那相當于承認自已有鬼。
但若是接受了,讓大周來調(diào)查吐魯藩王的死,那吐魯不是完全成為大周的屬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