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前,一襲白衣,朝著寧遠莊重行禮,笑道:“魏檗見過寧劍仙,當(dāng)年一別,多有掛念?!?/p>
寧遠同樣報以微笑,點頭道:“魏山神說掛念我,在下是信得?!?/p>
兩人相視一笑。
寧姚卻有點摸不著頭腦,不過還是與那人互相抱拳,自我介紹了一番。
魏檗暗自咂舌。
對他來說,寧遠此刻的元嬰境,很正常,畢竟當(dāng)年在小鎮(zhèn)劍斬搬山猿時候,少年就已是龍門修士。
可怎么突然冒了個上五境的妹妹出來?
寧姚的斂氣法門,極為不俗,但魏檗坐鎮(zhèn)轄境的情況下,如同儒家圣人坐鎮(zhèn)書院,看穿一個仙人以下的修士,不是問題。
那座劍氣長城,真不能以常理度之。
寧遠與魏檗并肩而行,緩緩下山,后者不動聲色的,故意落后了一個身位,以示尊重。
魏檗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寧劍仙,當(dāng)年……多謝了?!?/p>
他能有如今的地位,躋身元嬰境,擔(dān)任大驪的北岳山神,除了落魄山那邊,更多的,還是因為寧遠。
當(dāng)年寧遠在披云山劍斬那頭搬山猿,完事之后,就隨手贈予了他些許機緣,還將一壺酒,托魏檗之手,轉(zhuǎn)贈給了阿良。
阿良又曾大鬧過大驪京城。
所以種種因果之下,大驪對于他這位亡國土地,就愿意伸出橄欖枝,最終由皇帝陛下親自鈐印,魏檗得以占據(jù)北岳。
陳年舊事。
寧遠搖頭笑道:“魏山神無需掛懷,也不用覺得我對你有恩,沒有的事,我當(dāng)年讓你送給阿良的酒,可曾送到?”
魏檗立即點頭,“在下親自將酒送給了阿良前輩?!?/p>
寧遠嗯了一聲,“那就行了,本就是一樁買賣而已,我也不圖什么,退一步講,魏山神這幾年來,已經(jīng)幫龍泉劍宗做了不少事,非要說,也還清了?!?/p>
這話倒是真的。
山門那邊的宅子,也就是寧遠現(xiàn)在的住處,擱放有幾本厚厚的冊子,都是劍宗這幾年來的檔案秘錄,昨晚他也翻看過。
阮邛建立山門之時,身為北岳山神的魏檗,就負責(zé)了修建事宜,帶著一大撥大驪雇來的墨家修士,開路引水。
山腰那塊兒的竹林,就是他送來,并且親手栽種。
不是凡品,那些竹子,韌性極好,其實是竹海洞天享譽九洲的十德竹,十棵仙竹之一,奮勇竹的子孫竹。
雖然是“子孫”,可也極為珍貴,要知道竹海洞天的竹子,萬年以來,唯一的銷路在哪?
中土文廟的功德林。
以奮勇竹圍繞修道之地,無比契合兵家修士,山上那句讖語,“兵威一振,譬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迎刃而解”,不是沒有道理的。
下了山后,迎面是一條龍須河支流,據(jù)魏檗所說,是龍泉劍宗開山之初,阮邛親自出劍,從小鎮(zhèn)接引而來。
促成依山傍水的格局。
魏檗忽然停下腳步,邀請道:“寧劍仙,若是有空,不如去我披云山坐坐?實不相瞞,成為山神的那天,我就在自家府邸后院,埋了十幾壇酒水,
算不得仙酒,只是從小鎮(zhèn)騎龍巷買來,口感尚可。”
寧遠搖頭道:“還是算了,我這會兒還要走一趟小鎮(zhèn)那邊,下次,下次再去披云山叨擾魏山君?!?/p>
魏檗大感遺憾,想了想,又說要多送送寧遠,期間開始說一些驪珠洞天破碎之后的事。
在聽完過后,寧遠方才知道,如今的小鎮(zhèn),已經(jīng)躍升兩級,當(dāng)年洞天下墜,不到一年時間,小鎮(zhèn)就被大驪改成了縣。
此后數(shù)年,大驪轄境第一個宗字頭仙家成立,也就是因為阮邛的龍泉劍宗,那位皇帝陛下,又力排眾議,將縣升為了郡。
方圓千余里,四條大江,沖澹、繡花、鐵符、玉液,更遠處的紅燭鎮(zhèn),都被劃入了龍泉郡范圍。
大驪還在更北邊,差人修建了一座龍泉新城,地皮買賣一事,對外極其昂貴,可若是小鎮(zhèn)原住民,這個價格,就會大打折扣。
也因此,現(xiàn)在的小鎮(zhèn),幾乎沒多少人了,凡是家里有點錢的,差不多都搬去了龍泉新城,多是無依無靠的老人留守舊屋。
說到這,魏檗突然停頓片刻,而后以心聲開口道:“寧劍仙,有件事,不知該不該講,前不久,陳平安返回家鄉(xiāng)時候,帶了一位婦人回來?!?/p>
“那婦人此刻,就住在龍泉郡城那邊。”
寧遠側(cè)身看了他一眼。
他問道:“魏山神難道與陳平安關(guān)系不睦?不應(yīng)該啊,你既然能提到顧璨娘親,說明陳平安那邊,肯定把書簡湖那些事,都告訴了你……”
寧遠似笑非笑道:“魏山神是想要站隊?為此,不惜與陳平安反目成仇?”
魏檗趕忙搖頭,解釋道:“非也,我魏檗,雖然算不得什么正人君子,可背叛朋友這種事,還是做不來的。”
“我只是想提醒劍仙,自從那婦人來了之后,我北岳轄境,就突然多了個元嬰境的鬼物,日夜游蕩?!?/p>
魏檗說道:“據(jù)我推測,那頭鬼物,就是顧璨的爹,之前一直為大驪做事,不知怎的……就返回了龍泉郡?!?/p>
寧遠嗯了一聲,“還能怎的,找我報仇罷了,不是大事,他要敢來,我不介意讓他下去跟顧璨團聚?!?/p>
魏檗此舉,如他所說,確實只是為了提醒寧遠而已,畢竟無論怎么看,寧遠對他都是有恩。
而他這個北岳山神,夾在寧遠和陳平安之間,就跟鄭大風(fēng)一樣,有些里外不是人。
聊完了正事,也走出了一段距離,兩人最后在小鎮(zhèn)外分別,魏檗笑著說,等劍仙處理完手頭急事,有空的話,可以去披云山坐坐。
雖然披云山早就被寧遠砍成了兩截,可山根靈脈未曾毀壞,依舊是風(fēng)景名勝,還是龍泉郡最高的山頭。
寧遠應(yīng)下此事。
日上三竿,兩兄妹進入小鎮(zhèn),與幾年前相比,此地變化極大,最初的木柵欄大門,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排石頭城墻。
門口那邊沒有武卒把守,任人出入,寧遠過了門,發(fā)現(xiàn)鄭大風(fēng)的那座茅屋,已經(jīng)被高門府邸所取代,這也難怪漢子跑去了神秀山看門。
寧遠沒有直接去往楊家藥鋪,過了石橋后,轉(zhuǎn)而去了學(xué)塾那邊。
這一路上走來,多是陌生面孔。
當(dāng)然,寧遠也不認識幾個人。
因為驪珠洞天的鼎鼎大名,現(xiàn)在的小鎮(zhèn),原住民極少,外鄉(xiāng)人極多,基本都是抱著尋覓寶物的心思而來。
瘦死駱駝比馬大。
洞天下墜的這幾年,山上不斷有消息傳出,說某某仙家子弟,在這邊用極少的神仙錢,換來了一樁大機緣,得以一飛沖天,躋身地仙之境。
是真是假,沒人知道。
但就算如此,也吸引了一大撥外鄉(xiāng)修士前來,能找到寶物是好,找不到,就當(dāng)是歷練一場。
還有一些大勢力,諸如老龍城的幾大家族、清風(fēng)城許氏、正陽山等等,這幾年陸續(xù)都派了人過來,想要在大驪手上,買下一兩座靈氣氤氳的山頭。
寶瓶洲第一寶地,不是亂說的。
寧遠就這么回到了小鎮(zhèn),從神秀山開始,沒有動用修為御劍,只以雙腳趕路,最終來到了那間學(xué)塾。
眼前所見,幾成廢墟。
那片竹林,早就被人砍得點滴不剩,就連底下的根須,也不見蹤跡。
那張棋盤石桌,沒了。
就連學(xué)塾內(nèi),原先被蒙童坐過的一條條書桌板凳,都給人搬了一空,抬眼望去,空蕩蕩的。
都是些不值錢的物件。
但也很好理解。
畢竟在洞天破碎之后,與外界相互接壤之下,小鎮(zhèn)本地人,也都知道了天地的廣袤,知道書上所說的神仙,不是虛構(gòu)。
還知道自家這一畝三分地,擱在外鄉(xiāng)人眼中,是那傳說中的洞天福地。
家里的一些祖?zhèn)骼衔锛?,說不定就是仙家寶物,所以不斷有人與外界做交易,發(fā)了一筆又一筆的橫財。
還知道教書先生,是真正的儒家圣人。
那么齊先生的學(xué)塾,自然也就保不住了,被人連夜搬空,管他是不是寶物,掘地三尺,拿走再說。
這才是最為真實的人心。
寧遠里里外外走了一遍,沒找到一條可以休歇的板凳,只好在學(xué)塾門口,席地而坐。
摘下養(yǎng)劍葫,開始飲酒。
寧姚陪著兄長,伸出手來,也要了一壺忘憂酒,默默喝著。
寧遠微微瞇眼。
好像對自已來說,一切的起點,不是家鄉(xiāng)劍氣長城,而是眼前的這間學(xué)塾。
更是一切的轉(zhuǎn)折點。
就是因為當(dāng)年與齊先生對弈過后,那個孤零零的少年,方才下定了決心,要替先生出劍一次。
時至今日。
其實寧遠自已,也不太清楚,當(dāng)年到底是因為什么,才選擇祭劍了。
是替讀書人打抱不平?
還是想在三教眼皮子底下,以死求活?
善惡難分。
恍若一夢。
良久。
收起養(yǎng)劍葫,掛在腰間,再站起身,寧遠伸了個懶腰,正要招呼小妹去往小鎮(zhèn),心湖之中,驀然悸動。
如有一串春雷炸響,年輕人一個踉蹌,差點站立不穩(wěn),人身天地的山河萬里,那座金色長橋,道鐘齊鳴。
溪水之下,漣漪陣陣,出現(xiàn)一名蟄伏此地的白衣女子,猛然抬頭望去,饒是她,也是震驚之色浮于言表。
整座金色長橋,開始劇烈搖晃,那些刻在橋身的金色文字,金光大盛,脫離而去,最終全數(shù)歸攏。
就像一封從光陰長河遞交而來的書信。
其實是兩封。
一封落入劍靈之手,一封扶搖直上,隱匿于這座天地的蒼穹。
寧遠閉上眼睛,心相里的那封信,自行打開。
在齊先生的話語傳入耳畔之前。
寧遠又突然睜開雙眼,雙袖一震,循著某個老人的沙啞嗓音,直接化虹來到楊家鋪子的后院。
老人還在吧嗒吧嗒的抽著旱煙。
年輕人皺了皺眉,雖有許多疑問,可還是拱了拱手,輕聲道:“劍客寧遠,見過楊老神君?!?/p>
老人笑著點頭,“終于見面了。”
楊老頭用煙桿指了指對面的一條長凳,“坐吧?!?/p>
寧遠不疑有他,以心聲開口,讓后腳趕來的小姚留在門外后,坐在老人對面。
楊老頭沒再抽煙,擱下煙桿子,開口道:“是想問問我,為何攔著你,打開齊靜春的那封信?”
寧遠搖搖頭,“不是,老神君攔著我,肯定是有用意,晚輩腦子也還湊合,知道這一路上,前輩多次為我護道,那么這樣一看,我就更加沒理由去懷疑前輩了。”
老人眼中滿是贊賞,索性又將剛剛擱置在地的老煙桿拿了起來,點燃過后,猛吸一大口,隨之吐出一團濃郁煙霧。
楊老頭咳嗽兩聲,笑道:“崔瀺說你很聰明,如今一見,果然如此?!?/p>
寧遠問道:“老前輩,既然我終于到了神秀山,來了龍泉郡,有些事,是否可以說說了?”
楊老頭沒著急回答,而是反問道:“就不問問我,當(dāng)年為什么要讓阮秀去劍氣長城?”
寧遠不假思索道:“想請我上桌?”
老人搖頭又點頭,“猜對了一半?!?/p>
寧遠無奈道:“前輩就別打馬虎眼了,都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還扯這些彎彎繞繞……有意思嗎?”
楊老頭笑瞇瞇道:“你直接說我倚老賣老,故弄玄虛得了?!?/p>
年輕人眼觀鼻鼻觀心。
老人接上自已的那個問題,緩緩道:“當(dāng)年阮秀之所以能去劍氣長城找你,是我的主意,不過歸根結(jié)底,其實還是因為一個讀書人?!?/p>
寧遠脫口而出道:“齊先生?”
豈料楊老頭果斷搖頭。
青衫客深吸一口氣,對于那個答案,顯然有些難以置信,喃喃自語道:“崔瀺?”
楊老頭笑望向他,“怎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那個來求我的人,無論怎么看,都應(yīng)該是被你救了一命的齊靜春?”
“關(guān)他崔瀺什么事?”
“嗯,老夫其實也能理解,畢竟驪珠洞天之時,你與那文圣首徒,可從未見過,于情于理,都不應(yīng)該是他?!?/p>
寧遠只是問道:“為什么?”
楊老頭敲了敲煙桿子,“此前還說你聰明,這么快腦子就轉(zhuǎn)不過彎了?”
年輕人眉頭緊鎖,開始低頭沉思。
許久后。
寧遠抬起頭來,看向那個吞云吐霧的老人,道出兩字,“親疏?”
老人笑道:“對咯?!?/p>
楊老頭吐了口煙霧,終于道明真相,慢條斯理道:“當(dāng)年你返回劍氣長城,其實在齊靜春找我之前,崔瀺就來了一趟?!?/p>
“他求了我一件事,也帶了一樣?xùn)|西給我,這個東西,是他的師弟齊靜春,暗中對你截取的一段光陰流水?!?/p>
“而求我的那件事,很簡單,就是讓我睜開眼睛,好好看看你,就像……”
說到這,老人停頓了一下,隨后補充道:“就像很多年前,齊靜春去那小鎮(zhèn)廊橋,求那劍靈睜眼,看一看陳平安一樣?!?/p>
“實不相瞞,在你抵達驪珠洞天,尚未祭劍之時,老夫從沒正眼瞧過你,可借道十四過后,好奇就是難免的了?!?/p>
“所以老夫就接過了那截光陰,看了你從劍氣長城開始,一路走過的千山萬水?!?/p>
“所以老夫就破例出手,答應(yīng)了崔瀺,將我手里最為關(guān)鍵的兩枚棋子之一,火神阮秀,送去了劍氣長城?!?/p>
寧遠雙手攏袖,“齊先生呢?”
老人笑道:“你不是已經(jīng)有答案了?”
年輕人誠懇道:“還是想聽前輩親自說明真相?!?/p>
楊老頭也不惱,解釋道:“齊靜春是想救你,按照他的最初想法,是在強行合道三教根祗,躋身偽十五后,便去劍氣長城,
八九不離十,會在你被共斬之前,豁出所有的身家性命,外加大道修為,助你留下第一世,并且保留十四境?!?/p>
“然后呢?”寧遠問。
老人說道:“然后崔瀺就與他論道了一場,具體論了什么,結(jié)果如何,我也不甚清楚,總之,齊靜春打消了這個念頭,任由你去赴死,被天下共斬,最后兵解轉(zhuǎn)世?!?/p>
“齊靜春認同你的俠義,但并不認同你的部分道理?!?/p>
寧遠忽然想起了前不久的書簡湖。
因為陳平安,為了小師弟的性命,齊先生算計了他一回。
在這方面,圣人又如何。
總歸還是要論一個親疏。
他面無表情,點頭道:“所以真正看好我的人,不是齊先生,而是繡虎崔瀺?!?/p>
“齊先生,很早之前,去過許多次小鎮(zhèn)廊橋,費盡心思,想讓那位持劍者,認主陳平安?!?/p>
楊老頭笑著補上第二句,“而國師崔瀺,則是來找我,極力勸說,想要我這個老不死的,搬你上神壇。”
老人感慨道:“這對師兄弟,真是教人難以評價,最初我以為他倆是互相制衡,后來發(fā)現(xiàn)不是,結(jié)果現(xiàn)在來看,又成了一片渾濁。”
“想不通,猜不透,崔瀺與齊靜春,到底是在欺天,還是欺人?”
“亦或是欺已?”
楊老頭開始玩命抽著旱煙。
寧遠開始玩命喝起了酒水。
一老一少,就這么不再言語,只不過是第一次見面,卻好似極有默契。
半晌。
寧遠看了看老人,心有意動,晃了晃手中酒壺,“前輩?”
楊老頭剛要拒絕,瞥了眼那枚養(yǎng)劍葫,想了想后,笑著點頭,“東海老道人的斗量,罕見的寶貝?!?/p>
寧遠隨手丟了過去。
老人伸手接過,出乎意料,他竟是把那根從不離手的旱煙桿,隔空拋給了年輕人。
場景互換。
楊老頭喝起了酒。
寧遠有些猶豫,最后還是點燃旱煙,擱在嘴邊,嘬了一口。
不得不說,年輕人很有當(dāng)煙鬼的潛質(zhì)。
第一回抽,不僅沒被嗆到,反而水到渠成,嘴吐煙霧,吸進鼻腔,有模有樣的來個大回籠。
雙眼渾濁,飄飄欲仙。
后院一時間煙霧繚繞。
楊老頭說道:“崔瀺找我,求我的真正目的,你這么聰明,想必也猜得出來,就是要我交出手上的半個一?!?/p>
“他甚至在很早時候,就做好了一系列謀劃,比如在我給出半個一之前,暗中布局,讓你一步一步,將所有流落人間的遠古神靈,吃干抹凈?!?/p>
“阮秀是第一個,不過你沒吃,范峻茂第二,你吃了,第三位,如今就住在你的人身天地……”
“之后還有第四位,第五位,整個天下的神靈,都在其中,都被崔瀺算計,作為你的大道養(yǎng)分?!?/p>
“你得了這些機緣,成就十四境,不是問題,在此之后,按照繡虎的意思,在將來的某個關(guān)鍵節(jié)點上,老夫也會為你赴死?!?/p>
“重啟飛升臺,將你送往遠古天庭遺址,占據(jù)那座至高神位,成為萬年之后,天上天下,嶄新的大道共主?!?/p>
寧遠抖了抖手上的老煙桿,瞇眼問道:“所以老神君,今日將本命神物交給我,就已經(jīng)是對我有了認可?”
楊老頭沒有回答。
他注視對面的一襲青衫,就這么看了許久,最后揉了把渾濁老眼,輕聲問道:“寧遠,我這個糟老頭子,能信你嗎?”
一襲青衫攏著袖口,緩緩道:“那就要看老神君,在此畫地為牢萬年之久,真正圖謀的,是什么了?!?/p>
沉默許久。
老人將養(yǎng)劍葫丟還給他。
寧遠同樣把老煙桿歸還。
楊老頭隨口道:“臭牛鼻子的斗量,我已經(jīng)幫你抹除了禁制,之后可以煉化,當(dāng)做五行之一的本命物使用。”
“你的那把飛劍,屬性為金,斗量為水,還缺木火土三種,我給你一個建議,阮秀的火龍鐲子,北岳披云山之土,最后的五行之木,你看著辦。”
“煉化所有五行之屬,再來找我,老夫會親自為你護道,助你煉化鎮(zhèn)劍樓,初步合道寶瓶洲的天時地利?!?/p>
寧遠恬不知恥道:“人和呢?”
老人報以冷笑,“你需要嗎?”
“你的那把古怪劍魂,不就是天生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