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臣竊以為,涼州之變,非獨一地之興,乃系我大盛百年國運之轉折?!?/p>
“涼州王趙軒,看似離經(jīng)叛道,實則刀刀見血,破的是世家沉疴,立的是萬世之基?!?/p>
“陛下若想天下大治,可遣重臣再赴涼州,學其法,而非罪其人。”
“若不信,臣愿以項上人頭作保,只求陛下,給涼州三年,也給我大盛,一個浴火重生的機會!”
寫完最后一個字,陳玄擱下筆,閉上眼,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他知道,這份奏折遞上去,他將面對的,是整個朝堂的口誅筆伐,是世家門閥的瘋狂反撲。
自己的官宦生涯,乃至身家性命,都將系于此。
可當他睜開眼,腦海中浮現(xiàn)的,卻是涼州田埂上老農(nóng)那張樸實的笑臉,是冶鐵工坊里沖天的爐火,是趙軒在鐘樓上那句振聾發(fā)聵的問話。
“國本是什么?”
是啊,國本是什么?
陳玄看著自己這份奏折,忽然笑了。
這,就是國本。
……
涼州王府,議事廳。
氣氛凝重如鐵。
趙軒端坐主位,諸葛明、宋濂、顧清流、孟虎、傅青山等一眾文武核心皆在座。
聽完趙軒對兩位欽差之行的簡述,以及對朝堂風暴的預判,饒是孟虎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漢,也感到了一陣寒意。
“他娘的!”孟虎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亂跳。
“那姓李的小白臉回去一告狀,陛下要是萬一真信了,派大軍來打咱們,可咋辦?”
諸葛明輕搖羽扇,神色依舊從容:“孟將軍稍安勿躁?!?/p>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真正的威脅,從來不是來自正面?!?/p>
他看向趙軒,眼中閃著智慧的光芒:“殿下,朝堂之爭,非一日之功?!?/p>
“我等遠在涼州,鞭長莫及,唯有將自身做得更強,方能立于不敗之地?!?/p>
“當務之急,是‘提速’二字。”
趙軒點了點頭,這正是他心中所想。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盤前,目光如炬。
“諸位,一場決定涼州,乃至決定大盛未來命運的賽跑,已經(jīng)開始了?!?/p>
“軍器監(jiān)!”
主事李崇立刻出列:“在!”
“本王要你在三個月內,將火槍的月產(chǎn)量,提升到一百桿!”
“火炮,至少要再給我鑄出十尊!”
“需要多少人,多少錢,多少鐵,直接找顧長史批,本王只要結果!”
“是!”李崇的眼中冒出狂熱的火焰。
“神機營!”
羅成上前一步,聲如洪鐘:“末將在!”
“全營將士,槍歇,人不歇!”
“本王要你們在一個月之內,熟練掌握三段射擊戰(zhàn)術!”
“讓神機營,成為一柄隨時可以出鞘的利劍!”
“遵命!”
“王珪!”
王珪起身:“臣在!”
“水泥路,要從城內,一直鋪到北山礦場!要讓運送礦石的馬車,日夜不息!”
“同時,聯(lián)絡錢萬里等商賈,我們的雪鹽,要以最快的速度,鋪滿整個北方,換回我們急需的糧食和物資!”
“是!”
“醫(yī)署!”
蘇婉盈盈起身,向趙軒福了一禮。
“從今日起,嚴密監(jiān)控城中及各處礦場、工坊的衛(wèi)生情況?!?/p>
“任何可疑的病癥,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
“本王收到風聲,我們的敵人,可能很快就要用上比刀劍更歹毒的武器了?!?/p>
趙軒的語氣變得冰冷。
眾人心中一凜,都想到了某種可能。
安排完一切,趙軒的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我們沒有退路。”
“我們身后,是剛剛分到田地,挺起腰桿的涼州百姓?!?/p>
“我們腳下,是一片正在重獲新生的土地。”
“你們告訴本王,我們能不能贏?”
“能!”
震天的回應,幾乎要掀翻議事廳的屋頂。
趙軒看著這股氣勢,滿意點頭。
他知道,新的時代齒輪,已經(jīng)由他親手,在涼州這片土地上,轟然推動。
而長安城里那兩份截然不同的奏折,不過是這巨大齒輪轉動時,濺起的第一片火花罷了。
第238章龍椅上的天平
半月之后,長安。
巍峨的城門,吞吐著南來北往的客商。
當懸掛著欽差儀仗的馬車,駛入朱雀大街時,并未引起太多尋常百姓的注意。
卻很快讓無數(shù)府邸的門房,像受驚的兔子般,飛速奔回內院。
前往涼州的天使,回京了!
消息如風,刮遍了城內每一個角落,最終匯聚于皇城深處。
李思的府邸,門庭若市。
太原王氏、范陽盧氏……凡是能排得上號的世家,都派來了心腹,送上了最名貴的帖子和最誠摯的問候。
李思一身緋袍,在廳中談笑風生,將涼州的見聞添油加醋,描繪成一幅人間地獄、魔王降世的恐怖畫卷。
“那趙軒,早已不是皇子,而是個妖人!妖人??!”
李思痛心疾首,唾沫橫飛。
“他竟妖言惑眾,說天不是天,地不是地,還說人是猴子變的!”
“滿城的百姓,不跪君父,不敬官吏,竟圍著一堆黑乎乎的鐵疙瘩高呼萬歲!”
“此等亂象,放眼中原上千年,何曾有過?”
滿堂賓客,無不義憤填膺,紛紛附和。
“此獠不除,國無寧日!”
“李大人放心,明日早朝,我等必為大人助陣,請陛下發(fā)天兵,蕩平此獠!”
聽著耳邊的聲援,李思飄飄然,仿佛已經(jīng)看到自己被封為定國安邦的社稷之臣,名垂青史。
與之相比,御史中丞陳玄的府邸,則門可羅雀,冷清得能聽見落葉的聲音。
他誰也沒見,只是一遍遍擦拭著自己的官帽,將那份《涼州策》工工整整地放在案頭,而后,安然入睡。
次日,太極殿。
慶帝高坐龍椅,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殿下文武百官,鴉雀無聲,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宣,出使涼州欽差,陳玄、李思,上殿!”太監(jiān)總管李全的尖細嗓音,高聲響起。
李思整理了一下衣冠,昂首挺胸,邁著方步,竟搶在上官陳玄前半個身位,率先走入殿中。
他手捧早已準備好的奏章,高高舉過頭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
“陛下!臣,有罪?。 ?/p>
這一嗓子,中氣十足,飽含悲憤,極具感染力。
龍椅上的慶帝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淡淡道:“哦?你何罪之有?”
“臣未能勸阻涼州王懸崖勒馬,致使涼州百萬生民,被其妖術所惑,淪為不敬天地、不忠君父之叛逆!”
“此乃臣之失職,請陛下降罪!”
李思磕了一個響頭,隨即話鋒一轉,聲調陡然拔高。
“然,涼州王趙軒之罪,罄竹難書!”
“臣有本奏,請陛下圣裁!”
他雙手顫抖著,將那份凝聚了他畢生心血的“十大罪狀”呈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