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騎,在月輪的疆土上馳騁著。
他們的速度很快,跨著在這片土地上極為罕見的高頭大馬,向南方那座大湖狂奔。
為首的是一名銀甲將軍,坐騎白馬上,懸著一柄長槍。
蒼鷹依舊在他們上空巡視著,不斷發(fā)出鳴叫。
兩千騎的前方,是一道山谷,山谷前,矗立著一座軍寨。
這是霜戎北三寨正中的寨子,此時駐守著近七千兵馬。
此時此刻,在蒼鷹的不斷示警下,寨中已不斷有士卒列陣而出,試圖阻截這支氣勢洶洶的騎兵。
“寧人援兵……真的來了?!?/p>
霜戎將領咽了一口唾沫,環(huán)顧四周,看著已然陸續(xù)從寨中列陣出的三千人,心里有些沒底。
“快、快出來,結陣!”
他不斷催促著守軍出寨,于山谷口快速布防。
兩千兵馬越來越近,速度也越來越快,面對霜戎匆忙結下的盾陣,完全沒有絲毫減速的意思。
“將、將軍,大帥不是說,大寧來的援軍,是蜀地各地拼湊而成的州軍嗎?”
有親兵哆嗦著道:
“可為什么,他們舉的,是雪滿關的軍旗?”
以譚塵為首,兩千騎兵如同一條呼嘯而來的雪龍,直沖霜戎步陣而來,猙獰而兇猛,一往無前。
寨中大門依舊敞開著,士卒們還在不斷向外涌出,略顯雜亂臃腫,而雪滿鐵騎,此時卻即將沖到陣前。
“停下,關寨門,別再出來了!”
霜戎將領匆匆下令,抓緊時間規(guī)整出來的隊伍。
四千人。
匆忙結陣的四千步卒。
那么短的距離,已經沒有再讓已方騎兵提速的空間了,只能憑步卒結陣硬扛。
譚塵看著對面,那匆忙中錯漏百出的盾陣,不屑地勾起了嘴角。
他高高舉起手,隨后揮下。
“放箭!”
被抽調而來的這兩千騎,七百為王府親軍,一千三為雪滿精銳鐵騎,騎射能力俱為一流。
盡管是在沖鋒的過程中,依舊能弓如滿月。
“咻——”
百道箭矢如流星,射中了前排的霜戎士卒,令其紛紛倒地。
“頂上!”
霜戎將領高聲喊道。
又有百人舉著大盾上前,補上了盾陣的缺口。
大盾后,正是矛陣,以前排大盾為阻隔,以長矛為殺傷,這是短時間內對抗騎兵最好的辦法。
四千步卒硬生生以血肉之軀堵死在這山谷口,妄圖阻攔雪滿鐵騎的步伐。
然而……
譚塵緊握住了照膽,以自身為戰(zhàn)陣之矛,提速來到了最前方,郭卓護衛(wèi)其后。
兩千騎開始了變陣,成為了錐型。
在這個單兵實力極強,將領個體實力強悍的時代,騎兵主將,往往會選擇以自身為鑿陣矛尖。
這樣做的好處是,他自身實力足以將對方軍陣鑿開口子,打開空間,由身后騎兵將突破口撕開,以點及面,將敵陣一沖而散。
主將親自以矛頭陷陣,對這支隊伍士氣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真正的精銳軍隊,自上而下,自主帥而至小卒,無一懼死,皆以死戰(zhàn)為榮。
譚塵輕呼一口氣,眼神沉靜下來,無喜無悲。
“隨本將,沖陣!”
“喏!”
兩千鐵騎緊跟銀甲之后,各自握緊了馬槊,目光堅毅。
四千霜戎士卒持盾于谷前,緊握著武器的手,在輕輕顫抖。
這就是威懾力,長年駐守于雪滿關的這支軍隊,對霜戎人來說,比那定北軍更為恐怖。
近了,近了。
終于,譚塵沖鋒到了盾陣之前。
身后有風刃劃過,前方大盾如紙片般破碎,又將其后的三名士卒切成粉碎。
譚塵手持照膽,沖進了戰(zhàn)陣,長槍所過之處,無一擊之敵。
其后,郭卓風刃纏繞刀柄之上,繼續(xù)擴大著這道突破口,隨著譚塵的身影繼續(xù)突進。
再之后,兩千鐵騎的戰(zhàn)馬跨過了霜戎的大盾,馬槊揮舞之下,踏破了目光所及的所有敵軍。
馬蹄踩碎了霜戎士卒的胸膛,馬槊砸裂了他們的腦袋,哀嚎哭喊聲,不絕于耳。
雪滿鐵騎緊跟著前方那道銀甲背影,不斷沖鋒著,掃平眼前的一切。
不到半刻鐘,這兩千鐵騎就已然完成了突圍,如海浪般將霜戎戰(zhàn)陣傾覆。
譚塵勒馬停下,回過頭,望向那道被自已踏破的防線,以及慘叫聲四起的戰(zhàn)場,輕輕一笑。
對他們來說,所謂的霜戎精銳,與普通士卒,無甚區(qū)別。
“烏合之眾罷了?!?/p>
“將軍,不如我們掉頭回去,再沖他們一陣,只需再沖一下,他們就垮了!”
有士卒高聲道。
譚塵搖搖頭,道:“不必,抓緊時間南下才是。”
“是。”
士卒拱手領命。
一千余騎,繼續(xù)南下。
死傷,自然是有的,可在此時異國他鄉(xiāng)的戰(zhàn)場上,一條生命的逝去,又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過了北三寨,再往南走半日,便是月輪海。
然而,就在他們剛剛走出山谷,想要再度狂奔時,前方,似乎出現(xiàn)了一片烏云。
譚塵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
“三千人?!?/p>
郭卓輕聲道。
譚塵點了點腦袋。
遠處,三千身披甲胄的霜戎騎兵,正是波運部清早派來北三寨的戰(zhàn)士。
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對面這支裝備精良的騎兵,看到了那明顯迥異于雪原的鎧甲。
騎兵,對騎兵。
霜戎軍已經展開了行動,約一千騎出陣,繞向側面。
另外兩千騎已然蹬起了馬蹄,準備提速。
這是想把譚塵這支大軍一口吞下。
“呵呵……”
譚塵笑了笑,回頭,望向身后的戰(zhàn)士們。
雪滿鐵騎們也笑了,聲音很大,很是肆意。
“碾碎他們?!?/p>
譚塵的聲音傳到了每一位戰(zhàn)士的耳朵里。
“喏!”
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他們這一千余騎,是孤軍,也是死士。
自從他們作為先鋒,踏入這片土地上時,他們的生命,早已不屬于自已。
當然,僅憑眼前這三千騎,想要拿下他們,也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雪滿鐵騎,開始了沖鋒。
沒有振奮人心的口號,他們每個人都沉默著,握著武器,肅殺向前。
不過三千蠻夷爾。
……
“殺——”
五百甲士沖向了葉榆寨北寨墻,攀附云梯,登上了這道寨墻。
他們撕開了一道又一道缺口,屠戮著山民守軍的生命。
東面寨墻,同樣如此。
西面南面兩道寨墻,波運也派出了他的親兵,發(fā)起了一錘定音的奪門之戰(zhàn)。
西匍說的沒錯,寨墻很寬,五百甲士舍命登墻,多線進攻,李澤岳總有力所不及之處。
讓山民們跟這支百戰(zhàn)老卒對戰(zhàn),實在是太過困難。
寨墻已有很多處被突破了,口子破了好些,山民們已經有些堵不住了。
劍光不斷在寨墻上閃爍著,每一次出劍,必奪去一名霜戎甲士的生命。
可他出劍的速度,還是比不上防線被撕開的速度。
“嗚——”
而旁邊那西寨墻,是唯一一道沒有九品高手坐鎮(zhèn)的寨墻,也是波運坐鎮(zhèn)進攻的寨墻。
李澤岳遠遠望去,那里,防線已然岌岌可危,口子越裂越大,不斷有甲士攻上寨頭,山民們簇擁而上,卻擋不住兇惡的敵軍。
可忽然間,似乎有風刃作響。
一道白袍不知何登上了西寨墻,金環(huán)相擊,玲玲作響。
袖袍舞動間,鎧甲破裂,血液噴涌,頭顱四飛。
嬌艷的臉龐上沾染幾絲血跡,更顯妖嬈。
圣女的手白嫩而柔軟,為師兄洗拭長發(fā)時,輕柔細膩。
她說她不過只是有著自保之力,可那只手拂過鎧甲,敵人那瞬間凹陷下去的胸膛,卻不會說謊。
“圣女……”
寨墻上,山民們的眼紅了,那不是眼淚,而是憤怒。
他們認為,是自已的無能,才讓圣女那潔凈的白袍上,沾上血腥。
“殺——”
沐素只不過是個八品,憑一人之力,又如何能真正阻攔已然登上寨墻的上百甲士?
在她如神女下凡,抹去二十人生命之后,在真氣轉換的間隙,霜戎甲士終于靠近了她的身子,高高舉起了戰(zhàn)刀。
有山民上前,擋下了這一刀,胸膛破碎,血液噴涌而出。
那是熱血,染紅了沐素的半邊白袍。
沐素看見了那死去山民的眼神,似乎是滿足。
仿佛在說,他這被神山護佑的一生,終于為圣女做了些事情,值得了。
沐素一掌轟碎了那霜戎甲士的胸甲,身體直接爆裂開來。
風刃揮舞間,似有眼淚裹挾其中,轉瞬即逝。
下一刻,沐素的身后,有十數山民上前,將圣女擋在了他們身后。
在他們眼中,自已才是戰(zhàn)士,圣女本就該高座于神座之上,圣潔而偉大,不應落于人間。
李澤岳咬緊牙關,身形騰空而起,劍光于手中大亮,向西寨墻揮去。
又是一記斷云,劃破了將登上寨墻的五十霜戎甲士脖頸。
西寨墻壓力大減,眾山民重新開始挽回頹勢,建起防線。
沐素回望一眼,只見師兄臉色煞白,已有真氣不足之兆。
然而,李澤岳收劍入鞘,從寨墻上撿起不知誰丟下的一柄戰(zhàn)錘,高舉著撞入剛爬上寨墻的甲士身上。
一錘之下,三人直接倒飛而出,掉下寨墻。
李澤岳狠狠拽下頭盔,披頭散發(fā),渾身浴血,揮著戰(zhàn)錘,沖向敵軍,如入無人之境。
他終于舍得放棄他那劍仙人設了。
遠處,西匍緊緊皺起了眉頭。
這又是啥?
正觀察著,西匍好像聽見了什么,回頭向北方望去。
千余騎兵的馬蹄聲,越來越近。
那是身著雪亮鎧甲的一千余騎兵。
一千余,此時看來,約莫著一千人剛剛出頭。
他們的甲胄有些破碎,鮮血干涸其上,明顯是剛經歷一場慘烈的廝殺。
可他們戰(zhàn)意依舊昂然,每個人的戰(zhàn)馬側,都懸掛著幾顆黑不隆的東西。
一千余騎自北方而來,勢如雷震。
李澤岳看見他們了,看見那道沖鋒在最前的銀甲身影。
他心中沒有振奮,沒有喜悅,只有……淡淡的悲哀。
一千余騎。
經歷惡戰(zhàn)之后,僅剩了一千余騎吧。
李澤岳舉起戰(zhàn)錘,向西指去。
譚塵遠遠地望見了佇立在城墻上的那道身影,也得到了他的指揮。
一千一百騎,開始向西沖鋒。
山民守軍看見了,霜戎戰(zhàn)士看見了。
那一千余騎都從馬背上解下那懸掛著的黑色東西,向霜戎大軍扔去。
一個又一個,人人都有。
那是霜戎騎兵的人頭。
人頭滾滾,大好頭顱,如流星般劃過上空。
波運已經看見了許多熟悉的面孔,那都是他麾下的兒郎。
兩千雪滿鐵騎出十萬大山,先破四千步卒軍陣,再破三千騎兵,以斬獲兩千大好頭顱,為戰(zhàn)死的兄弟們送行。
如今,他們又收到了軍令。
他們看到了西寨門前,那桿霜戎將旗。
將旗之下,是波運。
他以五千兵馬攻西、南兩座寨門,在連番消耗與分兵之后,如今他身旁的,只有兩千。
譚塵率麾下已然奔襲了一天,經過兩次苦戰(zhàn)的戰(zhàn)士,再度發(fā)起了沖鋒。
“攔住他們!”
西匍連忙下令。
然而,身旁的副將連連搖頭:
“大帥,您才是大帥啊。您身邊,除了奴隸兵,也就只剩兩千親軍了。
現(xiàn)在分兵,你猜那蜀王要你的頭顱,還是要波運的?”
西匍沉默片刻后,還是道:
“不能由這寧人一千騎在此耀武揚威!”
“大帥,您看清楚,這他娘是一千雪滿鐵騎!”
副將指著那支奇兵,高聲道。
此時此刻,譚塵已率騎兵,攻入了波運的中軍之內。
波運這支號稱精銳的霜戎軍隊,在遇到譚塵這一千騎兵之后,堅持了……差不多十息。
他們,甚至都沒來得及結陣,那桿照膽便已然刺到了他們面前。
“大帥,鳴金,撤吧!”
副將苦苦勸著西匍。
西匍咬著牙關,道:“不能鳴金,來不及了。
直接撤?!?/p>
“直接……”
副將一陣啞然。
“波運完了,葉榆寨士氣大振,天知道那蜀王會不會帶大軍出寨反攻。
你還沒看清楚嗎,這一千騎兵現(xiàn)在都他娘無敵了!”
于是乎,在譚塵一千騎出現(xiàn)之后的詭異戰(zhàn)場上,不明白情況的霜戎軍依舊在攻寨爬云梯,波運的中軍被譚塵插入,而西匍……已然開始了悄悄撤軍。
亂成一團的戰(zhàn)場上,一千騎踏碎了西寨門中軍,如銀浪般,直奔那桿帥旗而去。
波運被親兵送上了大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抗,只能攜數十親軍逃竄。
一桿照膽,一匹白馬,一襲銀甲,出現(xiàn)在他的身后。
只是一槍,便洞穿了他的胸膛,譚驃騎再擒敵將。
承和二十年十二月中,雪滿關驃騎校尉譚塵,率兩千精騎入月輪,過三關,斬雙將,解葉榆寨之圍,救蜀王于危難之間。
后,月旦閣有評,
渝州譚家麒麟子,照膽飛將榜眼郎。
古之忠義,莫過于勤王護駕。
承和二十年,大戰(zhàn)四起,譚校尉屢立戰(zhàn)功,數擒敵將,年輕一代將領,無人再出其右。
——————————
四千二,晚上還有